《科创板日报》9 月 22 日讯(记者 陈俊清) 在 AI 赛道的崛起当下,不少企业开始探索业务边界的拓展。新相微作为国内显示芯片领域的参与者,近期也将目光投向了 AI 算力领域,试图在传统业务发展受限的困境下,寻找新的增长可能性。
由海归科学家团队创立已 20 年的新相微,早期凭借自主研发打破了海外厂商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部分垄断,2023 年登陆科创板后,一度被视为 " 国产显示驱动新星 "。不过近几年,受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面板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该公司经营节奏有所调整,虽然营收规模仍保持小幅增长,但在利润端和现金流上也面临着的挑战愈发明显,这也让管理层开始思考主业之外的拓展方向。
近日,新相微公告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拟以自有资金 1 亿元人民币向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北电数智 ")进行增资,布局 AI 算力。
标的公司上半年亏损超亿元
本次增资标的北电数智成立于 2023 年,注册资本 3.5 亿元,是一家致力于以面向未来的 AI 计算基础设施和 AI 生产力引擎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智算算力、AI 算力云,并提供智算中心私有化建设、边缘实时算力服务、传统数据中心算力化改造服务。
北电数智官网显示,该公司负责整体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的北京市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已正式落地朝阳区酒仙桥核心地带,是一个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算力科技公园。落成达产后可实现 1000PFLOPS 智能算力供给。
此外,北电数智另一名为前进 AI 异构计算平台的项目目前处于即将发布状态。
从业绩方面来看,北电数智近年来亏损幅度较大。该公司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 -1.49 亿元、-1.01 亿元。同期资产负债率上升较为明显,分别为 88.85%、94.96%。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具体来看,北电数智的控股母公司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 " 北京电控 ")持有新相微 12.30% 的股份,且新相微董事董永生为北京电控副总经理,北电数智属于新相微的关联法人。本次投资事项尚需有权国资主管部门履行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
工商信息显示,除北京电控外,北电数智的股东还包括知鱼智联、京东方、贰零四玖投资集团,以及北京金科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京国管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这类国有控股企业。
对于本次交易,新相微在公告中表示,为把握人工智能产业爆发性增长机遇,公司拟通过战略性持股 AI 领域企业,构建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生态,培育孵化出更多符合市场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承压 毛利率创历史新低
新相微的本次战略转向,始于自身显示驱动芯片业务的持续恶化。
2023 年作为新相微上市元年,受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公司产品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当年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从财务数据来看,其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74.57%,为 2753.91 万元。
这一颓势持续到 2024 年,虽营收保持小幅增长,但新相微归母净利润进一步下降,该公司在 2024 年度的归母净利润为 843.29 万元,同比下滑 69.38%。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新相微业绩压力有所回升,实现营业收入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3.48%;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实现盈利 544.73 万元;扣非净利润 434.01 万元,同比增长 72.37%。
从产品端来看,新相微产品主要分为整合型显示芯片和分离型显示芯片,整合型显示芯片包括 TFT-LCD 显示驱动芯片 ( DDIC/TDDI )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等,分离型显示芯片包括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等。
新相微整合型显示芯片和分离型显示芯片产品单价均出现下滑严重。财报显示,2024 年,上述产品单价分别为 1.53 元 / 颗、2.02 元 / 颗,分别同比下滑 35.23%、29.09%。
在产品价格下探的背景下,虽然新相微 2025 年上半年总体业绩回升明显,但其毛利率仍延续下降趋势,该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 14.64%,较去年同期的 15.89% 下降 1.25 个百分点,较 2021 年巅峰时期的 67.71% 更是大幅下滑超过 53 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低。
此外,新相微的存货规模随着营收增长而同步攀升。财报显示,该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7.03%,但同比存货增幅高达 88.68%,存货金额达 2.71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升至 18.04%,创历史新高。
当前,由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转向 OLED 领域,LCD 驱动芯片需求萎缩,根据 QYResearch 的统计及预测,2024 年全球 OLED 触控芯片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27.12 亿美元,预计 2031 年将达到 36.9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 CAGR ) 为 4.5%。
在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OLED 作为高端显示技术的代表,已成为各大显示驱动芯片厂商的战略必争之地,新相微面临着中颖电子、天德钰等同行的激烈竞争。《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新相微外,上述公司均表示其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将在 2025 年实现量产。
中颖电子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研发从 10 年前就已开始,研发历程显著长于新相微。中颖电子董事长傅启明表示,该公司 AMOLED 今年有机会进入手机品牌厂商,并在 2025 年三季度有机会可以实现量产。预期 AMOLED 今年的亏损会大幅减少,但还不能扭亏为盈。
天德钰则聚焦于中小尺寸 OLED 驱动芯片市场,其产品已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折叠屏手机等领域。该公司表示,其 AMOLED 驱动芯片已完成高端手机客户端技术验证,2025 年下半年计划量产,初期营收占比约 15%,但长期可能成为毛利率提升的关键。
此外,晶合集成董事会秘书朱才伟也曾表示,目前公司 28nm OLED 显示驱动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 2025 年年底可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从研发方面来看,新相微 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处于上述公司最低位,仅为 3668.95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12.85%。目前,新相微的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在研发状态中,但并未明确提及量产时间。此外,在该公司举办的 2025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在回答研发进展问题时,新相微并未提及 OLED 相关产品进展。
曾尝试以收购寻求新增长点但未果
事实上,在拟增资北电数智布局 AI 算力前,新相微也曾围绕主营业务通过收购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今年 3 月,新相微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现金方式收购爱协生 100% 股权。但最终因交易对价存在分歧宣告失败。
新相微董事、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秀华曾在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原计划收购爱协生的出发点是新相微和爱协生在业务领域具有较高的协同性与互补性,收购爱协生有助于加速公司在 TDDI 芯片的布局进程。
" 但收并购过程中存在多种变量因素,双方未能就交易条件等商业条款各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但本次交易终止并不会打断新相微在 TDDI 产品和技术上的布局进程。"
与此同时,新相微也在围绕显示芯片核心业务,向下游多元应用场景主动破局。
在产品布局方面,新相微应用于智能手机的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应用于车载显示和电视等领域的时序控制芯片以及应用于 AR 眼镜的微显示相关产品等新产品已陆续开发,且部分已导入市场。
在京东方 9 月 11 日举办的全球创新合作伙伴大会 • 2025(BOE IPC 2025)上,京东方 A 旗下京东方华灿的首款 AR 解决方案 Micro LED 0.13" 显示模块亮相。据了解,此前官宣入局 AR 眼镜的新相微是该产品的供应商之一。
在新相微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该公司产品在 AI/AR 眼镜应用进展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领域。
对于该类问题的回复,新相微的答案较为笼统。公司拓展显示芯片消费新场景、把握显示芯片消费新增长点。应用于智能手机的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应用于车载显示和电视等领域的时序控制芯片以及应用于 AR 眼镜的微显示相关产品等新产品已陆续开发并逐步导入市场。未来,随着前述新产品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放量,新产品线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新相微所开发出的 Micro LED 产品可应用于 AI/AR 眼镜领域,为虚拟现实交互、远程协作等场景提供显示解决方案。进度方面,新相微已于今年一季度实现首款相关产品量产出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