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 09-21
赵哲伦:明年机器狗市场规模超7万台,维他动力将占六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明年,国内四足机器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7 – 8 万台,我们预计会占六成市场份额。" 近日,在首届 "2025 聚合智能产业发展大会 " 举办期间,维他动力(Vita Power)联合创始人赵哲伦在被问及未来预期时,如是向盖世汽车回答道。而这一预测迅速在引发讨论。

令人惊讶的不仅是一家尚未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为何敢于对首销年定下如此高的市场目标;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年市场规模仅约 2 万台,按照业内预测今年规模也难以突破 3 万台,这意味着明年预计将实现超两倍的增长,整个四足机器狗的市场正迎来爆发性增长。

四足机器狗加速 " 落地 ",进入工程化关键阶段

相较于今年春晚才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其实早已被众人所熟悉。仅仅回溯到四年前,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从春晚舞台一路走进杭州亚运会田径赛场,担任铁饼、标枪等器材的智能搬运工;同年,小鹏汽车也首次发布旗下四足形态的智能机器马,进一步拓宽了大众对足式机器人的认知边界。而在今年九三 " 大阅兵 " 环节中,静立方队之中的四足机器狗,再次将公众的视线从炙手可热的人形机器人拉回到这一技术路线上。

从形态与运动能力上看,四足机器狗借鉴自然界四足动物的结构特征,不仅能够实现稳定自主行走,还可跨越崎岖复杂的地形。其核心能力包括高度灵活的步态控制、自动避障与多地形自适应,并借助先进的腿式运动控制器,进入人类难以抵达的特殊环境。正因为如此,它在工业巡检、军事侦察、消费娱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

赵哲伦分析,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可大致划分为 " 户外 " 与 " 室内 " 两类。户外环境对机器人的移动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在这一方面,足式结构几乎成为刚需;而室内场景则更强调机器人的上肢操作精度与人机交互能力,对移动方式的要求则相对宽松。

基于这一判断,维他动力明确以 " 四足机器狗 " 作为切入消费级机器人市场的首款产品。赵哲伦指出,四足结构在机器人本体中属于 " 最稳定的形态之一 ",凭借其全地形通过性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它能够在人类日常生活的复杂场景中自主穿行。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四足机器人正处在从 " 原理可行 " 迈向 " 工程化落地 " 的关键阶段。根据 IDC 最新数据,2024 年全球四足机器狗市场规模已超过 1.8 亿美元,出货量约 2 万台。行业预测指出,2025 年整体出货量有望攀升至 2.8 万台。从波士顿动力的 Spot 到宇树科技的 Go 系列,四足机器狗的硬件平台已历经多轮迭代,在供应链逐步成熟的推动下,整机成本也在持续下探。

在此基础之上,维他动力致力于整合来自自动驾驶领域的感知与决策算法,并引入大模型所提供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旨在打造一个不仅具备稳定运动性能、更拥有智能头脑的—— " 真正有用且有趣 " 的消费级机器狗。

机器人行业的 "iPhone 时刻 " 还未到来,深挖场景才是核心

" 真正的艺术家交付作品(Real Artists Ship)",乔布斯这句经典名言被维他动力的赵哲伦反复强调,在他看来,唯有实现产品落地,技术才能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企业也才能构建从商业回报、人才吸引到技术迭代的可持续壁垒。

尽管现阶段市场上已在四足机器狗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并成功推出相应产品,但但赵哲伦清醒地认识到,机器人行业仍处于 "Walkman 阶段 ",远未到达 "iPhone 时刻 "。

他强调,用户对新技术产品的接受通常需经历三个递进阶段:技术演示期、产品化期和商业化期。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徘徊于前两个阶段,虽可实现基本功能与可靠性,却尚未解决 " 对用户到底有何实际价值 " 这一根本问题,更未能平衡 " 实用性 " 与 " 价格 " 之间的商业等式。

因此,赵哲伦认为,当前行业的核心挑战并非追求通用型机器人,而是应深耕垂直场景,聚焦那些存在真实需求的应用。" 怎么把空间移动的技术真的好好用在一个垂直的场景里,帮助用户解决原来根本解决不了的需求,解决价格对应无法解决的需求,这是核心。"

基于这一思路,维他动力将首款机器人定位为 " 既有趣又有用 " 的家庭伙伴。它不仅能自主完成取快递、拿外卖、扔垃圾等日常任务,还可实现运动陪伴、家庭状态记录,甚至承担起 " 家庭小管家 " 的角色。

而比单一功能更值得关注的,是赵哲伦对机器人作为 " 通用移动基座 " 的战略构想。他在采访中透露,维他动力第一代产品已预留完备的硬件接口,支持扩展机械臂、相机、云台等外设,未来甚至可连接投影仪、冰箱等家电设备。

" 一旦机器人具备很好的通用移动能力,并能承载多样化硬件,开发者就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多创新。它可以成为移动的冰箱、移动的投影,甚至移动的摄影师," 他表示。而这,正是机器人操作系统(OS)诞生的先决条件。

为加速生态建设,维他动力已与京东、火山、地瓜、HESAI、亿纬等供应链伙伴达成深度合作,预计在今年 12 月实现大规模量产。

尽管前景可期,赵哲伦也并不回避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数据积累不足、成本仍然高企、用户体验存在门槛。尤其是如何降低消费者的初次尝试成本、有效控制退货率,是团队正在重点思考的问题。

从智能电动汽车到具身智能机器人,赵哲伦与维他动力团队,正在一步步跨越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业的关键鸿沟。正如他所说," 机器人是一个需要 20 年、30 年长期坚持的赛道 ",而中国在供应链与市场需求方面的双重优势,正为这一行业注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小鹏汽车 机器狗 出货量 春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