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电影制作副总监,W 中文版人物总监李冰清在其社交平台发文,批判反感某些艺人刻意塑造的弱智人设。比喻 " 想用平底锅当头拍下去 "。同时质疑此类人设的合理性,甚至还在评论区大胆开麦称 : 现实中五岁以上孩子若如此,家长该连夜挂专家号。据了解,李冰清此人并非娱乐圈边缘人物,作为资深影视从业者,她参与制作了《无名之辈》《除暴》等文艺作品。
论资历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业内人士。部分观众支持李冰清的发言,觉得弱智人设除了迎合粉丝,被夸 " 可爱呆萌无心机 " 外,并不会被普通网友理解并接纳。而且刻意低幼化是在侮辱观众智商,业内能够站出来发声勇气可嘉。部分网友则是觉得李冰清之所以发言毫不留情,是确实受够了一些弱智人设带来的心理冲击。不过她这样很容易被某些艺人的粉丝针对,所以近期她最好关私信以避免被打扰。
虽然该吐槽并未点名道姓,但正经演员一般都不会和这样自黑形象的人设扯上关系,因此对号入座并不难。比如新剧《赴山海》播出后口碑崩塌的成毅,他在粉丝眼里一直都是 " 可爱乖萌 " 的好宝宝形象。虽然演技套路化,台词含糊,仪表管理一塌糊涂,但粉丝们仍然会溺爱他。综艺中他整个人畏畏缩缩,一股小家子气,还会平地摔,配合上懵懂的表情,将 " 娇羞社恐小白花 " 的人设刻进了 DNA 里。
此次新剧播出被批后,参加剧宣活动的他突然露了马脚,开始教育起观众来,那是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啊。和之前的人设真是两模两样,彻底刷新了部分网友对他的认知。
比如深陷舆论漩涡,原定新剧开机受到影响的虞书欣,刚出道时她还能正常说话,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就开始夹着嗓子说话,明明是富家千金的背景,立个有学识有涵养的人设岂不美哉,还方便了以后的转型。相比于作精人设寻常观众恐怕更喜欢 " 举止有度 " 的真千金人设。
可她在参加活动时却总是装清纯扮无辜,拍戏时骑着自行车就直愣愣的的往树上撞,只是她私下的性格可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纯良无害。早期参加综艺节目时和其他人报团霸凌同为嘉宾的张昊玥,还公然评价她的妆造类 " 蜘蛛精 "。
这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不仅情绪表达出现障碍,无法再立足于演员一途,还要看着伤害过自己的人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影视剧中,立着普照众生的小太阳人设。还有参加某平台的活动时,主办方安排几个演员同框拍照时站 C 位,不懂得礼让身为前辈演员的胡歌。以及抢原本属于王鹤棣的站位,让原本安排好的整体站位全部乱套。
再比如李乃文了,明明是前辈演员,但却总做出些惹人发笑的愚蠢行径。在参加剧集连线宣传时旁若无人的掏出烟准备来一根,发现场合不对后又收了回去。在参加线下剪彩仪式时,别人一剪子下去完事儿,只有他在那儿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剪完了直接将彩头扔地上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属于严重的工作失误,偏偏他本人还嘻嘻哈哈的,没有任何歉意。
后续还是旁边的老板看不过去才将彩头捡起来递到他手里。虽然粉丝们用 " 又闯祸了?" 来娱乐化这件事情,但旁边的一个老板脸黑了是事实,他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行为也的确对不起他的出场费。
以上的三个明星就是 " 弱智人设 " 典型的代表。可他们中最大的李乃文已经 50 岁了,最小的虞书欣差三个月就 30 了,这样撒娇卖痴的人设并不符合他们的年龄,还要继续维持难免贻笑大方,让粉丝觉得面上无光,人设深入人心后也不利于演员事业的发展。
想要赢得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支持需要提升自己的演技,多合作一些好的团队,多接触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只有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所喜欢,而不是沉迷于虚假的人设,一心放在怎么笼络粉丝割韭菜上。此次李冰清的吐槽虽未点明,却精准戳中娱乐圈 " 装疯卖傻 " 的营销痛点,引发对艺人专业性和市场审美的双重反思现象,其背后折射出行业浮躁倾向。
业务能力与真诚才是立足根本,只有优秀的作品和出圈的角色才会让一个观众对演员产生长久的感情,靠着包装出来的人设获得的喜欢和支持终究不稳固,像空中楼阁一般摇摇欲坠。作为一名有担当的成年人,要学着接纳自己,回归本真方能赢得尊重。若继续依赖泡沫化人设,艺人或将遭遇更猛烈的舆论反噬。未来观众对真实感的需求或将倒逼行业回归内容本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