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 " 谭浩俊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人民日报报道,9 月 23 日,针对市民反映的上海市部分学校午餐中虾仁炒蛋存在问题一事,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再度发布情况通报。涉事企业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从通报的情况来看,除隐瞒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之外,其他都是正常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仔细推敲通报披露的情况,又似乎不是那么回事,还有一些疑点需要进一步推敲,也需要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追问。
首先,绿捷公司有没有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通报中说,有虫虾仁是绿捷公司派驻某小学的经理发现的,并逐级上报。那么,是哪所小学呢?是发现虾仁有臭味的学校呢,还是没有发现虾仁有臭味的学校。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是发现虾仁有臭味的学校,那就说明公司并没有将问题虾仁全部追回,仍在学校使用。如果不是发现虾仁有问题的学校,为什么其他学校没有发现呢?其他学校的派驻经理,有没有认真负责呢?绿捷公司在食品安全环节上,是全面失控呢?
其二,上海学校是否有规定,老师不能与学生在同一食堂用餐?很奇怪的一种现象,那就是有臭味的虾仁,竟然是 " 挑嘴 " 的孩子发现的,学校老师竟然没有一个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上海的学校有规定,老师与学生不能在同一个食堂用餐呢?不然,为什么老师们都没有发现问题,反而让小孩发现,而且从此前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发现该问题的学生跟家长说,自己都要吃吐了,可见,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老师们没有发现,只能是一种结果,就是老师与学生不在一个食堂用餐,老师们用的食品质量比学生好。
第三,食品进口报关、检验、检测、验收是不是走过场?按照通报,这些虾仁,都是经过正规渠道进口的,有完善的报关手续、检验检测报告,也都是经过验收的,那么,有虫虾仁是从何而来呢?检验检测报告是真的还是假的?检验检测是不是走过场,盖上一枚章就放行呢?显然,这是需要倒查的,必须把问题的症结找出来,看一看到底是进口环节有问题,还是这批虾仁在配置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压根就不是正规渠道进口的,或者进入到绿捷公司后又被加进了不合格虾仁,这个问题必须给个回应。
第四,食品安全责任应当谁来承担?通报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 " 未发现正常神力可见的杂质、霉变、虫蛀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啊,重到没有一名消费者能够扛得动。因为,作为食品,如果质量问题严重到正常视力都能清楚地发现的程度,那还叫食品安全问题吗,分明就是毒害了。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到哪里去发现呢?只有把做好的食品摆到面前,才有可能发现啊。到了主这个状态,说明此前的所有监管工作、监管工作,检查工作、管理工作都已经完全失控了,成为摆设了,必须由小学生来用眼睛和嘴舌发现了。那么,食品安全的责任,还如何落实呢?
第五,绿捷公司隐瞒真相的底气何来?我们说,隐瞒真相有时候比问题更可恶,情节也更恶劣。因为,发现问题后,能够正视问题,认真整改,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从绿捷公司的操作来看,发现问题后,层层报到实际控制人那边,得到的答复竟然是隐瞒真相,这个底气不小啊。我们不禁要问,这名实际控制人隐瞒真相的底气哪来呢?难道就不怕真相暴露后,企业要完蛋啊。但是,实际就发生了,且发生得明目张胆。而从这家公司能够承接上海 211 所学校的外包餐饮业务来看,应当是很有实力的。进一步想,也是很有能量的,是餐饮企业里面的 "211""985"。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实际控制人才敢于顶着食品安全这么大的帽子,要求下属隐瞒真相。到底是法盲呢,还是胆子太大,或者是背景太硬。不然,在食品安全面前,应当有起码的敬畏之心的。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 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视频号 I 坦然如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