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观察 9 月的杭州还浸着桂花的甜香,钱塘江边的大会展中心却被另一种热度裹住。
2025 蔚来日(NIO Day 2025)的舞台上,随着灯光次第亮起,由蔚来用户乐团创作的主题曲《生长》缓缓唱响,歌词刚好映照着蔚来当下的状态:黑夜中生长,淹没掌声,那又何妨。缓缓地生长,深深扎根,心之所向。我如何生长,逆流而上。
没人会忘记七年前首届 NIO Day 的沸腾,但今年的热闹里,多了份不一样的松弛感。乐道 L90 刚把纯电大三排的市场撕开缺口,全新 ES8 又带着 29.88 万起(BaaS 模式)的售价 " 炸场 "。就连李斌在聊起 " 纯电拐点 " 的时候,都藏着种 " 终于等到这一天 " 的坦然。
更关键的是,这场发布会前两周,蔚来刚连拿两笔融资,10 亿美元加 11.6 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彻底堵住了外界的悠悠之口。那些被质疑 " 烧钱 "" 不接地气 " 的日子,好像真的翻篇了。
当然,成功拿到融资只是暂时撕去了缺钱的标签,真正实现续命还是开始于乐道 L90 的热销。作为蔚来瞄准家庭用户的拳头产品,这款车最大的亮点不是 5.1 米的车长和 3.1 米的轴距,而是把纯电的优势玩出了新花样,240L 的前备舱能塞下 2 个 20 寸行李箱 +1 个儿童箱。
拒李斌透露的数据,乐道 L90 上市一个多月,用户前备舱周活率 93%,跟后备箱 96% 的使用频率几乎持平。在他看来,这就是纯电带来的习惯改变。也是得益于这一差异化的产品特性,乐道 L90 上市首月零售量就飙到 10575 台,直接刷新蔚来体系内单车型交付纪录。
更戳人的是它的定价策略,乐道 L90 租电模式下的起售价只有 17.98 万,含电池则是 26.58 万起,精准卡在 20 万级家庭用户核心价格带,改变了 " 纯电大车价格高 " 的刻板印象。
于是乎,乐道品牌 8 月的总交付量来到了 16434 台,成为蔚来月销突破 3 万大关的关键推手。这种叫好又叫座的市场表现,给资本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如果说乐道 L90 的任务是破局,那么全新 ES8 的责任就是定调。这款第三次迭代的纯电旗舰 SUV 更狠,整车售价 40.68 万起,BaaS 方案直接探到 29.88 万起,比第二代 ES8 便宜了 10 多万。
价格下来了,但配置却没缩水。
车身 5280mm 的长度、3130mm 的轴距,比同级别竞品多出 50mm;内饰 52 平米的软包覆面积,主接触面 100% 覆盖 Nappa 真皮,12 万针刺绣的双线菱格纹,质感能跟豪华 MPV 掰手腕;三把零重力座椅更是行业独一份,二排右侧座椅还能横移滑动,全家出行时老人孩子上下车都方便。
用户的反应比预期更热烈,全新 ES8 在预售阶段就攒了超 10 万个意向订单。有消息说,上市当晚一个 3000 人的意向群里,两小时就锁单 900 台。李斌为了接得住这份热度,已经连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紧急把今年的产能拉到 4 万辆。
在此前的二季度财报上,李斌曾说过,全新 ES8 会在 10 月达到 1 万辆产能,12 月达到 1.5 万辆产能。叠加 L90 也会在 10 月实现 1.5 万辆产能,公司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能够做到 5 万辆的月交付量。
显然,这样的销量规模是公司实现盈利的必要条件之一。
李斌也没藏着掖着:" 说实话,我们最初对 ES8 的月销预期更保守,现在看来,大家对纯电大三排的接受度,比我们想的快多了。"
老车主的态度更能说明问题,不少第一代 ES8 车主在 APP 上留言 " 想换新款 ",蔚来顺势推出复购权益,ES8 首任车主拿 1.2 万焕新礼金券,创始版用户还多 2 万积分红包。
很多人不解,当初价格战最激烈的时候,李斌都坚持住了,始终没有降价,为什么如今却在价格上 " 向下扎根 " 了?其实,答案就藏在李斌常说的 " 长期主义 " 里,只是以前没人相信这份坚持能落地。
过去十年,蔚来在研发上砸了超 600 亿,搞出十二全栈正向研发体系,申请了 9900 多项专利,光神玑 NX9031 芯片就研发了四年。这些投入在早期被骂烧钱,如今全成了价格下探的底气。
近期拿到的融资,给这份 " 底气 " 又加了层保障。9 月 10 日刚完成 10 亿美元股权增发,一周后的 9 月 17 日又拿下 11.6 亿美元融资,两周内狂揽超 21 亿美元,投资者名单里不乏美国、英国、瑞士等知名长线机构。
今年 3 月,蔚来刚以 29.46 港元 / 股的价格募资 40.3 亿港元,加上阿布扎比投资机构的入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等方式,蔚来的 " 钱袋子 " 早不是去年的窘迫模样。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 272 亿元,环比增长 4.6%。
有观点认为,新能源行业技术迭代快,核心研发烧钱如流水,蔚来这时候密集融资,就是为了在关键技术领域不被甩下,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据披露,这些资金主要砸向智能驾驶、新平台研发和充换电基建,正好给 ES8 产能爬坡、五代换电站落地铺路。
当然,李斌也没有回避挑战,被问到盈利问题时,他坦诚 " 现在还没实现,但每台车都有合理毛利 ",还定下了四季度盈利、全年交付 15 万辆的目标。提到换电站电池周转,直言 " 初期部分站点可能紧张,会尽快补电池 ";聊到 ES8 交付延迟,立马承诺给延期用户补购置税差额和积分。
这种 " 不装 " 的态度,比盲目画饼更圈粉。毕竟经历过 2019 年的至暗时刻,现在的蔚来更懂 " 该省省,该花花 ":研发上继续投钱搞智能驾驶(Q3 要落地 15 个无图城市的城区 NCA),但营销费用控制得更精细,就连 NIO Day 都拉到几百万赞助收入。
秦力洪调侃:" 以前总想把发布会办得‘高大上’,现在更在意投入产出比——把钱花在用户体验上,比花在排场上实在。"
接下来的日子,蔚来要做的就是沿着 " 拐点 " 快步向往走。
产能上,除了加快 ES8 爬坡,明年还要推出 ES9,把旗舰技术下放到更多车型;补能上,五代换电站明年一季度落地,兼容三个品牌电池包,换电效率再提 30%;海外市场也有新动作,萤火虫通过 " 国家合作伙伴 " 模式进欧洲,先全进口再拓本地市场。
李斌说:" 做汽车不是短跑,是泥泞里的马拉松,以前总觉得拐点很远,现在才发现,方向对了,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光。"
从 2017 年首款 ES8 上市,到如今三个品牌齐头并进,蔚来走过了八年时间。这八年里,有过被质疑 " 活不过明年 " 的窘迫,有过换电站被嘲 " 不实用 " 的委屈,有过研发投入不见回报的焦虑。
但现在,乐道 L90 首月破万的销量、全新 ES8 超 6 万的锁单、两周 21 亿的融资、8246 座充换电站的支撑,终于让这份坚持有了回响。
就像《生长》里唱的那样:别停下,风雨折断的枝桠,看似荒唐的梦想,会是我最骄傲的伤疤。正是李斌的坚持,才能让蔚来始终向着光生长。而此次全新 ES8 的 " 向下扎根 ",也终于让蔚来等来了属于自己的 " 向上时刻 "。
(图 / 文 网通社 奚筱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