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比索的命运,正成为米莱政府能否渡过危机的关键。
据彭博最新报道,华尔街分析师的共识是,阿根廷比索被严重高估,需要大幅贬值才能帮助米莱政府摆脱当前困境。
巴克莱银行表示,阿根廷的实际有效汇率需要贬值多达 30% 才能刺激经济,StoneX 和当地券商 One618 则认为比索高估约 20%。
One618 的首席经济学家 Juan Manuel Pazos 指出,为了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早些时候批准的 200 亿美元协议条款,即实现约 100 亿美元的年度经常账户盈余,比索兑美元的汇率需要达到 1650 至 1700 的水平,而周一的收盘价为 1408。StoneX 的分析师 Ramiro Blazquez 也认为,1500 至 1600 的比索兑美元汇率对阿根廷而言 " 更为合理 "。
但这对于在关键选举前面临政治压力的米莱而言,是一个极具风险的选项。
尽管经济逻辑指向贬值,但政治现实却成为米莱政府面前的一道坎。市场普遍预计,在 10 月关键的中期选举之前,米莱几乎不可能允许比索大幅走弱,尤其是在两周前的地方选举失利之后。
近日,由于米莱政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地方选举中遭遇意外惨败,投资者对米莱政府的信心动摇,引发了对阿根廷比索的抛售潮。此前华尔街见闻写道,为捍卫汇率,阿根廷央行在三天内抛售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在这一背景下,任何可能引发物价上涨的贬值举动都无异于一场政治赌博。正如 One618 的经济学家 Pazos 所说:" 选举之后,政府将需要朝那个方向前进——如果他们敢的话。"
强势比索:从抗通胀利器到经济拖累
强势比索与财政紧缩,曾是米莱用以稳定经济、驯服恶性通胀的两大支柱。这一策略在抑制通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国年化通胀率已从一年前的超过 200% 降至目前的 33.6%。
然而,分析师表示,比索高估程度日渐扩大,在这个有着长期贬值和违约历史的国家引发了不安。
强势货币的代价也正日益显现。据报道,由于本币高估,越来越多的阿根廷人选择到海外购物;甚至以出产优质牛肉闻名的阿根廷,其肉类加工商也开始进口牛肉,因为这比使用本地产品更划算。与此同时,财政紧缩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增长,使经济陷入困境。
美国的 " 援手 ":是解药还是新难题?
就在市场风雨飘摇之际,米莱政府周一从特朗普政府那里得到了有力支持。华尔街见闻写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承诺将为阿根廷提供 " 所有稳定选项 "。这一表态推动阿根廷资产连续第二天上涨,比索周二上涨 3.8%,美元债券也全线上扬。
然而,这种外部支持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 Robin Brooks 在社交平台 X 上评论称,贝森特的言论是 " 一件大事 ",其承诺本身就足以提振比索,而无需任何实际干预。
但他警告:" 问题在于,这让阿根廷的估值过高问题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美国的援助前景可能会提振市场对比索的需求,反而让实现货币重新校准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更多细节预计将在米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纽约会晤后公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