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09-25
控股股东质押率已达100% 金浦钛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后股价跌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9 月 23 日晚间,金浦钛业发布公告称,综合近期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现阶段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确定性较大,决定终止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

这一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9 月 24 日开盘,金浦钛业股价迅速触及 " 一字 " 跌停,截至收盘报 2.84 元 / 股,跌幅达 9.84%。

重组终止,市场用脚投票

此次终止的重组方案被视为金浦钛业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根据 7 月 14 日公布的预案,金浦钛业计划以持有的南京钛白、徐州钛白、金浦供应链对应的部分资产及全部负债与金浦东裕持有的利德东方 91% 股权进行等值置换。同时,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及利德东方剩余 9% 股权。发行价格确定为 1.91 元 / 股。

这一重组方案曾受到市场欢迎。7 月 15 日复牌后,金浦钛业股价一度涨停。然而,随着重组终止,市场信心迅速崩塌。9 月 24 日跌停后,金浦钛业总市值蒸发约 3.06 亿元,降至 28.03 亿元,跌停板封单超 63 万手。

公开资料显示,金浦钛业主要从事钛白粉的生产与销售,是国内最早生产硫酸法钛白粉的企业之一。然而,受钛白粉市场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波动、能源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金浦钛业已连续三年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金浦钛业净利润分别亏损 1.45 亿元、1.75 亿元和 2.44 亿元,亏损额逐年扩大。2025 年上半年,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实现营业收入 9.21 亿元,同比减少 18.5%;归母净利润亏损 1.86 亿元,同比减少 829.71%。

金浦钛业在中报中坦言,受限于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其不具备产品价格优势;地处南京和徐州,能源以及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不具备矿产资源和规模优势,原材料成本也相对较高,导致吨产品毛利大幅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流动性危机

利德东方本是金浦钛业转型的希望所在。资料显示,利德东方系国内橡胶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研发平台型公司,技术研发覆盖全产业链,服务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国防军工等众多领域。

业绩方面,利德东方表现强劲。2023 年、2024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8.8 亿元、10.44 亿元,净利润 8381.43 万元、1.21 亿元。与连续亏损的金浦钛业形成鲜明对比。

本次交易前,金浦集团持有金浦钛业 18.82% 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郭金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利德东方的控股股东是金浦东裕,金浦东裕的实际控制人郭彦彤,正是郭金东的女儿。这意味着本次重组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金浦钛业控股股东自身也面临严重流动性危机。截至最新数据,金浦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中,100% 已被质押,62.08% 处于冻结或标记状态。金浦集团还涉及多起大额债务诉讼。控股股东的流动性危机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担忧。

退市隐忧显现

重组终止后,金浦钛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退市风险。根据规定,如果 2025 年全年继续亏损,将触发 " 连续四年亏损 " 的退市风险警示。此前金浦钛业已尝试转型新能源赛道,计划建设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但因市场变化导致磷酸铁项目暂缓。如今重组终止,金浦钛业在公告中仅表示 " 将继续寻求发展机会 ",未披露具体替代方案。

目前,徐州钛白金红石生产线仍处于停产状态,行业产能过剩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金浦钛业能否在年内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仍是未知数。

金浦钛业将于 9 月 26 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回应市场关切,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但承认终止重组预计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金浦钛业 控股股东 跌停 资产重组 徐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