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9-25
从一款“红点奖”保温杯到一座研究院:产教融合如何“设计”未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一款由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设计的保温杯,一举斩获 " 红点奖 " 等多项国际大奖,也叩开了一扇产教深度融合的大门。在 9 月 25 日举行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分论坛 " 智造未来与教育革新发展峰会 " 上,杉达 & 思乐得工业设计研究院正式揭牌,4 年前由毕业生种下的种子,长成了一棵连接教育和产业的大树。

一款保温杯叩开校企合作大门

2021 年,杉达学院产品设计专业 2017 级学生印施琪加入上海本土杯壶制造龙头企业思乐得,入职不到 2 年,他设计的保温杯 " 乐悦瓶 " 接连获得中国 " 当代好设计 "、德国 " 红点奖 "、IF 设计奖、日本 G-MARK 等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 新人逆袭 " 的故事在这家深耕上海 30 年、走外销路线的企业中引起关注,思乐得的管理层带着印施琪回访母校,希望复制单个设计师的成功,形成人才培养机制。" 那次会谈,双方一拍即合,企业发现了学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则找到了将教学与实践无缝对接的宝贵平台,帮助学生快速突破从产品到图纸的壁垒。" 上海杉达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李光安告诉记者。

就这样,一款保温杯成为了杉达学院与思乐得开启深度合作的钥匙,双方加速走向系统化合作。2024 年 6 月,双方共同创立杉达 & 思乐得工业设计研究院,聚焦不锈钢制品、杯壶产业等领域的设计创新与智能制造研究,整合学院师资、科研资源与企业的生产、市场资源,打造 " 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 " 的产教融合平台,致力于 " 教学—研发—产业 " 无缝衔接。

李光安介绍,平台成立后,师生团队加入思乐得产品研发全过程,还为企业补上了产品包装设计上的短板,由杉达师生设计的升级版包装已经用于今年的新产品上。

同时,双方还发起成立了 " 思乐得杯 " 创意设计大赛,首届大赛就吸引了来自全球 130 多所高校的 2000 多件作品,成为一个连接全球创意与产业需求的枢纽。在活动现场,第二届 " 思乐得杯 " 创意设计大赛同步启动,大赛将延续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数字科技三大核心赛道,并新增 " 可持续设计 " 子方向,进一步对接国家 " 双碳 " 目标与产业绿色转型需求。

" 落地导向 " 的设计接连斩获 " 红点奖 "

令人惊喜的是,短短一年的校企合作又诞生了新的 " 红点奖 ",通过研究院平台,印施琪和学弟学妹们共同设计的茶水分离杯、真空饭盒以及一款全钢保温杯再度获得国际设计大奖认可。

" 设计不是画好看的图,而是要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 印施琪说,在杉达上学时他就参与过不少实践项目,这种 " 落地导向 " 的设计理念在加入思乐得之后进一步深化。  

" 把项目做深做透,比追求‘快时尚设计’更有价值。" 他告诉记者,就拿这几件获奖产品来说,茶水分离杯契合年轻人养生的理念,可以针对不同茶叶的冲泡时间进行调节;真空饭盒则针对都市白领带饭的健康需求,优化了保温性能、便携性;全钢保温杯突破了硅胶、塑件密封的传统模式,依靠不锈钢材料的精加工实现完全密封,不仅是设计创新,更是材料和工艺的全面革新,量产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同学、同事们逐一解决,最后拿奖时,大家都觉得值得。

在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背景下,这种 " 企业需求牵引教学、教学成果反哺产业 " 的模式,正成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典范。市经信委副主任葛东波表示,把课堂搬进车间、把工程师请进课堂,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持续的创新动能,也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的产业环境,更为上海先进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用设计连接教育与产业,让创新在城市土壤中持续生长。对于未来,李光安说:" 上海不缺飞机、轮船这些大工业设计,还应当加强时尚消费产品设计。学院正以城市时尚消费品设计为方向进行教学改革,计划申报硕士点,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让上海的时尚消费品设计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人才支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教学 上海 校企合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