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昨天
清华大学开发出600Wh/kg锂电池:密度提升3倍 不怕针刺、烘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快科技 9 月 27 日消息,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近日在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能量密度达 604Wh/kg 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该电池较现有商业化电池提升近 3 倍,且能耐受针刺、高温烘烤等极端测试。

这款电池的核心突破在于电解质创新。团队提出 " 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 " 设计策略,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其中引入的强吸电子含氟基团,使电解质可匹配 4.7V 高电压富锂锰基正极,同时兼容金属锂负极,构建出稳定的配位结构,大幅提升界面稳定性。

性能测试数据亮眼:8.96Ah 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 1MPa 外压下实现 604Wh/kg 能量密度,远超当前磷酸铁锂电池(150-190Wh/kg)和镍钴锰酸锂电池(240-320Wh/kg)。

更关键的是其安全性能,满充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且在 120 ℃热箱中静置 6 小时均未起火爆炸。

此外,电池循环稳定性优异,0.5C 倍率下循环 500 次后容量保持率达 72.1%。

清华大学表示,该研究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锂电池 清华大学 电解质 界面 磷酸铁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