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09-28
佳都科技冲刺AI交通A+H第一股,深耕“地上+地下”全场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若要寻找一个能直观体现城市智慧化进程的行业,交通无疑是最鲜明的窗口。

根据《2024 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城市客运量已达 1067.97 亿人次。在庞大出行需求背后,拥堵与安全隐患依旧突出,传统系统割裂导致的数据孤岛、运营效率低下及运维成本高企等问题,正倒逼城市管理者寻求更智慧、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AI+ 交通领军企业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佳都科技 ")依托自主研发的 AI 大模型、工业控制、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形成 " 智慧轨道交通 + 智慧城市交通 " 两大业务体系,率先构建起融合 " 地上交通 + 地下轨道 " 的城市群立体交通数字底座,成为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域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 2024 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城市车站运营管理系统中排名第一,市占率为 15.5%,并在中国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市场供应商中位列前十五名。

近日,佳都科技已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有望成为 "AI 交通 A+H" 第一股,为资本市场带来兼具智能基建与城市治理升级双重属性的稀缺标的。据悉,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及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一、 政策与需求共振,智慧立体交通赛道加速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城市交通体系正迈入数智化升级的新阶段。其中,以智慧轨道交通与智慧城市交通为核心的 " 智慧立体交通系统 ",正成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系统化转型的关键方向。

在顶层设计上,《" 十四五 "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等国家文件均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智慧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为相关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与发展动能。

在政策引领与需求增长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智慧城市群立体交通系统市场亦快速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市场规模已从 2020 年的 628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836 亿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进一步增至 1471 亿元;同期,其在市政交通建设投资中的渗透率也将从 4.7% 提升至 7.6%。

这一趋势为深耕智慧交通领域的科技企业带来了广阔机遇。作为中国领先的 AI 驱动型智慧城市立体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佳都科技深耕行业三十逾年,依托自主研发的 AI 大模型、工业控制等核心技术,专注于智慧轨道交通与智慧城市交通两大细分赛道,在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城市综合交通管理等多个场景中沉淀出丰富项目经验,并据此铸就了难以撼动的业务护城河。

二、 打通 " 地上 + 地下 ",AI 驱动立体交通全场景落地

聚焦企业自身业务看,在轨道交通领域,佳都科技起步甚早。公司自 2004 年斩获广州地铁 4 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第一张行业里程碑订单以来,成功自主研发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屏蔽门系统(PSD)、综合监控系统(ISCS)及通信系统等四大核心系统,实现全面的国产化技术突破,也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国轨道智慧化进程中的先行者地位。

此后,公司持续深耕轨交领域,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生态链,不仅提供 AFC、PSD、ISCS、通信系统等核心产品,还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涵盖智能运行、智能运维及智能乘客服务的 AI 驱动型一体化解决方案。

例如,2019 年佳都科技携手广州地铁打造全球首座 AI 智慧车站——天河智慧城示范站,率先实现无人值守、自主服务。依托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地铁平台,公司构建起全息感知、全景管控与智能分析的一体化运营生态,显著提升了车站运行效率与乘客出行体验。

凭借多年深耕,佳都科技的产品与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实现大规模落地。截至 2024 年末,公司产品已覆盖 45 个城市、110 余条地铁线路、2200 多个车站,服务里程超过 4100 公里,占全国地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在城市交通领域,佳都科技同样处于行业前列。其自主打造的 IDPS 城市交通大脑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具备为超大城市群提供全域感知、智能分析和协同管控能力。

截至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上海、广州、成都、佛山等 100 余个地区落地,覆盖 1 万余条路段、100 万辆以上车辆,实现了从核心干道到支路的全域治理。

以上海为例,公司于 2021 年在当地建立全球首个超大城市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覆盖道路总长约 1.9 万公里,通过 IDPS 交通大脑实现对车辆、交通设施、行人等多维对象的高精度建模与实时感知,成功使路网高峰通行效率提升 18%、事故总量下降 14%。

总体来看,佳都科技以 "AI+ 立体交通 " 为核心战略,依托自研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推进 "AI+ 轨道交通 " 和 "AI+ 城市交通 " 的产业化落地,并在多个重点项目中展现出突出的商业成效。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智慧城市群立体交通解决方案实现收入 23.21 亿元,同比增长 16.75%。

三、AI 大模型 + 交通鸿蒙筑牢护城河

佳都科技之所以能够持续领跑智慧交通行业,根本在于其长期坚持自主研发所积淀的深厚技术壁垒。

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公司自研构建了 " 交通佳鸿 " 操作系统与 " 佳都知行大模型 " 的双核驱动技术体系。

前者作为交通行业首个国产开源操作系统,依托鸿蒙分布式能力实现跨品牌设备的无缝协同与算力共享,从底层破解设备互联协议碎片化、数据孤岛和运维低效等行业痛点,为智慧交通治理提供稳定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

后者作为全球首个交通垂直领域大模型,凭借全栈式 AI 技术能力,弥补通用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 " 幻觉 " 缺陷,实现交通事件的毫秒级识别、路网态势的精准预测、信号控制的动态优化等关键突破,为城市交通运行提供高可靠、强实时的智能决策引擎。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及技术团队规模已超过 2700 人,累计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逾 2000 项,并参与制定二十余项国家、团体及行业标准,形成坚实的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

佳都科技的技术实力同样荣获权威认可,不仅连续入选 "2024 胡润中国人工智能 50 强企业 " 榜单,更在 2025 年第 50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斩获银奖,彰显出公司正以持续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拓宽其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结尾部分

总结来看,佳都科技凭借其在轨道与城市交通领域的长期深耕、AI 驱动的技术体系以及大规模项目落地经验,已在智慧立体交通赛道构筑起坚实护城河

在港股成功上市后,公司不仅有望率先实现 "AI 交通 A+H" 双地登陆,更能凭借其差异化战略定位与领先技术实力,在香港资本市场赢得估值溢价,进一步确立其在智慧交通行业的龙头地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佳都科技 轨道交通 智慧城市 核心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