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以来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9 月 25 日,奇瑞汽车(9973.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格为 30.75 港元 / 股,募集资金总额约 91.45 亿港元。
此次奇瑞发行股份中,13 家基石投资者认购了 5.87 亿美元,占比近 50%,高瓴旗下 HHLR、景林资产、大家人寿、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以及国资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等均在列。
此次上市,标志着奇瑞汽车迈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新阶段。截至 9 月 26 日收盘,公司最新市值 1891 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位居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城汽车之后。
21 年圆梦港股
从 " 茅草房 " 起步到国内第二,从混改到突破机制,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波折。
公开资料显示,奇瑞汽车成立于 1997 年,自 2004 年希望借壳安徽巢东股份实现 IPO 未果之后,21 年时间里,总计七次冲击上市,但最终都未能成行。
此次港股上市,既水到渠成,也势在必行。
业绩方面,正值公司快速增长期。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926.18 亿元增长至 2698.97 亿元,净利润从 58.06 亿元提升至 143.34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2.23 亿元;净利润 47.2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90.9%。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奇瑞汽车的全球化优势。自 2003 年起,奇瑞汽车连续 22 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2024 年,奇瑞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二。
目前,奇瑞已在全球建立了超过 10 个生产基地,覆盖巴西、墨西哥、俄罗斯、泰国等关键市场,形成了研产销服闭环。2024 年,公司海外营收首次越过 1000 亿元大关,实现重大突破。
在分析人士看来,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奇瑞汽车虽然走得很快,但是其国际化资本配套、技术配套和影响力配套都难以支撑下一阶段更大的发展。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具备高度开放性与成熟度,市场投资者的国际化程度极高。通过香港上市,奇瑞汽车可以在资本、技术和影响力等方面实现国际接轨,开启发展新阶段。
根据规划,奇瑞汽车未来的两大战略重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巩固其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冠军的地位。
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车研发、下一代汽车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芜湖生产设施升级,剩余部分补充营运资金。
背后大赢家
奇瑞汽车的成功上市,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里程碑,也带动了资本、产业链、地方政府、投资者等多方受益。
作为安徽第一大车企,奇瑞汽车现有前十大股东中,有 6 家具有国资背景。包括芜湖市国资委旗下的芜湖投资控股、安徽省国资委旗下的安徽投资控股集团和安徽信用担保公司等,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和大规模研发投入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资源支持。
如果说芜湖国资作为第一大股东享受了最大的财富增值,那么青岛国资泽恩通过精准的 " 进与退 ",成了汽车产业链里的深度赢家。
公开资料显示,2019 年,奇瑞启动混改,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以 144.5 亿元入局,分别拿下奇瑞汽车 18.5185%、奇瑞控股 30.99% 的股权,这笔投资带着鲜明的产业引入目的。
接下来几年时间,随着奇瑞青岛基地项目的推进,青岛五道口的持股比例开始大幅下降,但产业链落地带来的长期税收和就业却在持续扩大。2024 年,奇瑞青岛基地整车产量达 16.5 万辆,产值突破 180 亿元,为青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
备受关注的还有汕头王来春家族掌控的立讯精密。三年前,王来春和哥哥王来胜,通过立讯有限,花费 100.54 亿元,接盘奇瑞汽车等三家公司股权。当时,因股权关系复杂,无明确上市日期,奇瑞汽车估值不振,王来春家族的买入价只有 8.4 元 / 股。
截至目前,立讯有限拥有奇瑞汽车 9.2 亿股,持股比例为 15.96%。按照 IPO 首日收盘价来算,这部分股权价值为 293.7 亿港元,约合 270 亿元。
这笔投资,还为立讯精密带来大笔订单。据披露,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奇瑞汽车向立讯精密及其联系人采购汽车部件的历史交易金额分别约为 3172 万元、1.61 亿元及 21.34 亿元,呈现倍数级增长。
强敌环伺
即便成功敲钟,奇瑞面临的行业压力也丝毫未减。
2024 年,奇瑞销售汽车 260.39 万辆,同比增长 38.4%,仅次于比亚迪之后。
今年 1-8 月,比亚迪销量 282.58 万辆,奇瑞汽车销量 172.73 万辆,吉利汽车销量 189.71 万辆。照此速度,全年销量或被吉利汽车赶超。
营收总收入方面,2024 年,奇瑞汽车达到 2,861.18 亿元,不到比亚迪 8,081.67 亿元的三分之一,但高于吉利汽车的 2,546.30 亿元,排名第二。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4 年,奇瑞汽车是 149.85 亿元,低于吉利汽车的 174.78 亿元。
销售毛利率方面,2024 年,比亚迪达到 17.88%,吉利汽车 15.90%,奇瑞汽车 13.45%,在港股十大车企中,优势并不明显。
截至 9 月 26 日收盘,奇瑞汽车报价 32.80 港元 / 股,总市值 1,891.65 亿港元。虽然营收规模远超新势力,但在估值水平上依然落后,某种程度上也潜藏着投资人对其长期发展的担忧。
如何在新能源赛道的激烈竞争中突围,如何弥补过往错失的资本机遇,都是奇瑞汽车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