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7 日晚,2025 年新成路街道 " 我们的节日 · 我们的诗 " 中秋节主题活动暨第二届秀野诗会在江南秀野文化园启幕。这座由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改建而来的文化空间,巧妙融合诗、乐、景于一体,成为辖区居民、桃李园实验小学学生以及同济大学国际留学生以诗会友、共迎双节的好地方。
本届诗会精心设计了 " 月满华诞情满园 "" 诗吟中秋福盈门 "" 家国同梦向未来 " 三大篇章,既有主题献诗、诗谜竞猜等经典项目,也融入了人机对诗、文艺表演和原创歌曲发布等创新环节。" 人机共创 · AI 赋能传统诗会 " 成为活动一大亮点,嘉定本土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达与著名作家魏滨分别写下诗句首联,参赛选手借助 AI 工具续写完成七言绝句,并由作家现场点评。" 用 AI 工具作诗很新奇,这让我发现普通人也能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情思与现代算法的碰撞,为诗词创作开辟了新可能。" 参与者李想表示。
活动现场,回廊区诗旗招展,灯谜轻摇," 一步一诗,一景一韵 " 的中秋雅集氛围扑面而来。主舞台临湖而设,水面雾森缭绕,古建墙面上流动着诗词画卷,为参与者打造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中的铅字,而是可感、可触、可共鸣的生活场景。尤其在飞花令环节,两位来自桃李园实验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与六位市民诗队代表展开精彩对决。小朋友们沉着从容、对答如流,展现出惊人的诗词积累与现场应变能力,引得观众掌声不断。一位学生家长王妹感慨道,孩子为了这次飞花令主动查阅、背诵和理解相关诗词,准备了一周多时间," 在这样的实景中亲身体验,比单纯背诵更能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诗会还特别邀请了同济大学的国际留学生加入,为活动注入了跨文化视角。来自巴基斯坦的默罕默德分享道,自己一直向往中国,去年终于如愿来华留学。" 中秋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所以特意来参加诗会,氛围和体验都非常棒。" 他表示,中国的美食、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令人赞叹,希望毕业后能留在中国工作。国际学子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诗会的文化层次,也使诗歌成为跨越语言与国界的情感纽带,让 " 共赏一轮明月 " 成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灵共鸣的生动写照。
整场诗会从 " 小家团圆 " 自然过渡到 " 国家情怀 ",从居民、学生、留学生等不同人群的参与中,多维度展现出大家对中秋团圆的期盼,进而抒发对国泰民安的祝愿,传递出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的深厚情感,将 " 中秋月 " 的文化意象与时代情怀完美融合。
据悉,新成路街道近年来依托江南秀野文化园这一文物空间,着力打造 " 秀野诗会 " 文化品牌,不仅为居民构筑了富有诗意的精神家园,也使其逐渐成为一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文化名片。主办方表示,自文物修缮改建完成以来,他们持续探索以经典诗词为媒介,融合现代科技与国际视野的活态传承路径,努力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代内涵,让文化自信在居民、学子与国际友人的共同参与中得以生动彰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