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网 09-28
9岁娃交替性外斜视术后复发,余新平教授南昌爱尔施术助其获正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5 年 8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迎来重磅诊疗福利 —— 特邀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医院斜弱视专科主任余新平开展手术,为江西地区斜视患者带来了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期间,余新平教授接诊了一位特殊的 9 岁患者小新,这个孩子正被交替性外斜视的复发问题深深困扰。

据小新家长讲述,小新在 6 年前就被发现眼睛向外偏斜,当时家人立即带他在外院接受了斜视矫正手术,术后眼位恢复良好,本以为孩子的视力问题就此解决。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近 1 年来,小新的眼睛再次出现向外偏斜的情况,这让家长既焦虑又担忧,生怕斜视问题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与未来生活。得知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的余新平教授要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家长第一时间预约挂号,希望能让孩子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诊治。

接诊后,余新平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诊疗水平,为小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新右眼裸眼视力为 0.3,佩戴 pl/-3.00DC×10° 的眼镜后,矫正视力可提升至 1.0;左眼裸眼视力同样为 0.3,佩戴 - 0.50DS/-3.00DC×160° 的眼镜后,矫正视力也能达到 1.0。在眼位检查中发现,无论是 33 厘米看近物,还是 5 米看远物,小新的眼位均向外偏斜 30 三棱镜度,且双眼的二级、三级视功能已完全被破坏。结合各项检查数据,余新平教授明确诊断小新为交替性外斜视,同时伴有双眼屈光不正。

考虑到小新有过一次斜视手术史,且此次斜视复发需要更精准的诊疗方案,余新平教授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并做好术前准备后,为小新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斜视矫正手术方案。手术当天,余教授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精准操作,为小新实施了右眼外直肌后徙 3mm、右眼内直肌缩短 5mm 的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有条不紊,十分顺利,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矫正效果。

术后恢复阶段,在余新平教授的远程指导及南昌爱尔眼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小新积极配合进行术后验光配镜,并坚持开展双眼视功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康复,小新的眼位成功恢复正常,原本受损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改善,孩子终于能重新用正常的眼位清晰视物,脸上也重新绽放出童真的笑容。

谈及交替性外斜视这一常见眼病,余新平教授进行了专业科普:" 交替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典型表现为双眼交替注视 —— 当右眼向前注视时,左眼会向外偏斜;反之,当左眼向前注视时,右眼则向外偏斜,也就是说,不注视的那只眼睛始终处于斜视状态。" 余教授强调,交替性斜视患者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双眼视功能,他们只能长期用一只眼睛看东西,这种情况被称为 " 单眼视 ",而单眼视并非正常的视功能状态,长期如此会对眼睛造成极大损伤,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矫正。

余教授进一步解释,交替性外斜视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患者的视轴常常在看远时发生分离,这主要是因为眼睛的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了集合幅度所致。该病症多发于儿童早期,常见症状为畏光,患者在户外日光下常常会不自觉地闭合一只眼睛,目前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尚未明确,但有研究推测可能与光线干扰融合集合功能有关。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双重视觉或视力疲劳等不适症状。

" 若交替性外斜视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双眼视觉功能损害,甚至导致弱视,进而影响患者对物体远近、深浅的判断,给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职业选择带来诸多不便。" 余新平教授表示,目前针对交替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镜矫正、视觉训练和手术干预。其中,手术方式通常为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或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成人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后,6 个月时融合功能的恢复率可达 65%,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率也能达到 50%,而儿童患者若能及时治疗,视功能恢复效果会更为理想。

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表示,未来将继续定期邀请国内顶尖眼科专家前来坐诊、手术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让江西地区的眼病患者无需远行,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一流的眼科诊疗服务,为广大市民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斜视 南昌 爱尔眼科 广州 中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