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3 日,在塞尔维亚举办的 " 伙伴 " 国际防务展上,中国的歼 -35 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尤其是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的一篇评论更是引人关注。
文章指出,歼 -35 的亮相地点距离 1999 年被北约轰炸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仅几英里远,这一历史性的 " 闭环 " 让人不禁反思: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行为,是否正是其全球霸权衰落的起点?
1999 年的大使馆轰炸事件是冷战后单极世界秩序的一个缩影。
当时,北约以 " 人道主义干预 " 为名,发动了对南联盟长达 78 天的空袭。
5 月 7 日,美国 B-2 隐身轰炸机投掷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造成 3 人死亡、20 多人受伤。
美方将此解释为 " 地图标记错误 ",但这一说法遭到国际社会普遍质疑。
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而塞尔维亚也始终将此视为北约行动的一个重大污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轰炸事件发生前不久,塞尔维亚成功击落了美军的 F-117 隐身战斗机。
这是隐身战机在实战中首次被击落,震惊了美国空军。
部分西方媒体猜测,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真实目的是阻止中国获取 F-117 的技术残骸。
这一说法虽然缺乏确凿证据,但却在欧美舆论中广泛流传。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惨痛的事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它不仅激发了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奋起直追,更推动了隐身战斗机研发的加速。
12 年后,中国首款五代机歼 -20 完成首飞,紧接着第二款五代机歼 -35 也顺利服役。
如今,歼 -35 亮相塞尔维亚,这一地点的选择无疑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25 年过去,中国不仅没有被压制,反而在隐身战斗机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
歼 -35 作为中国的第二款五代机,性能全面,具备隐身能力、舰载适配性和多用途作战能力。
其技术指标与美制 F-35 战斗机相近,甚至在部分领域表现更佳。
巴基斯坦已宣布采购歼 -35,成为其首个海外用户,这标志着中国五代机开始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挑战美国的垄断地位。
这一技术竞争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在全球军事格局中的此消彼长。
1999 年,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被认为是冷战后单极世界的巅峰体现,但这一行动也暴露了美国霸权的脆弱根基。
塞尔维亚不仅没有屈服于北约的压力,反而与中国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而中国则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战略发展,在隐身战斗机领域实现了突破,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两款五代机的国家。
歼 -35 亮相塞尔维亚,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是一次历史性的回应。
它让人们重新审视 1999 年事件的深远影响,也凸显了中国在国际军事竞争中的崛起。
与此同时,美国的全球霸权正面临多方挑战,单极世界的格局早已一去不复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