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居财经 靳文雨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管理层的稳定往往与业绩预期紧密挂钩。尤其是在行业增速放缓、企业寻求转型的时期,核心岗位的人事变动更易引发市场对战略连续性的关注。
9 月中旬,国星光电(002449.SZ)一纸公告引发市场关注:上任仅 14 个月的董事、总裁刘正东因工作调动辞职,一同离任的还有董事张勇。
这已是公司一年内第二次核心管理层变动,叠加此前董事会秘书的调整,频繁的人事洗牌背后,是这家 LED 龙头企业业绩承压的现实困境。
国星光电的管理层调整早有脉络可循。2023 年 12 月,陪伴公司 17 年的 " 老将 " 李程卸任董事、总裁职务,这位见证企业多年发展的核心管理者离开,当时就被视作公司管理层迭代的信号。
2024 年 7 月,公司宣布聘任广盐集团高管刘正东为总裁。这位拥有研究生学历、兼具工程师与经济师资格的职业经理人,履历覆盖科技、地产、盐业等多个领域 —— 从广州新软计算机的部门经理,到广盐集团电商和连锁事业部部长、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主任,再到食安云商公司 " 一把手 ",其数字化运营经验曾被市场寄予整合业务的期待。
但仅一年多后,刘正东便悄然离任,且未持有公司股份的他未透露具体去向。
到了 2025 年,人事变动的脚步更为密集:6 月,职工代表监事曾默翔因个人原因辞职,梁丽芳通过选举成为新任职工代表监事,补位监事会空缺。
7 月,原董事会秘书袁卫亮因工作安排调整辞职,转任子公司风华芯电董事、总经理;公司随即聘任李文强接棒。
这位 "85 后 " 高管背景亮眼,拥有工学与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历经中汽研、南方电网、深创投等机构,在战略投资与资本运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还兼任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战略投资部)总经理。短短两月后,总裁与董事的同步离任,使得公司管理层再度进入 " 补位 " 阶段。
人事频繁变动的背后,是公司持续承压的业绩表现。2024 年,国星光电营收微降 1.94% 至 34.73 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39.83% 至 5153 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暴跌 80.97% 仅余 824 万元,核心盈利能力显著弱化。
细分板块中,占比 17.13% 的贸易业收入同比下滑 13.82%,成为拖累营收的主要因素;而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虽占比近八成,却未能实现增长,反映出 LED 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未见起色,公司实现营收 16.81 亿元,归母净利润仅 2457 万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5624 万元近乎腰斩。
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费用管控压力凸显:2024 年销售费用增长 13.18%、管理费用增长 8.76%,远超营收降幅,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 38.38%,资金流动性承压明显。
尽管业绩低迷,国星光电近半年仍在技术与业务端积极寻求突破,资本运作层面的动作尤为引人关注。
9 月 28 日,公司公告称 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此次定增拟募资不超过 9.81 亿元,控股股东佛山照明已承诺认购 1.16 亿元以彰显信心。
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超高清显示 Mini/Micro LED、智能车载器件、光电传感等前沿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研发实验室并补充流动资金,与公司当前技术攻坚方向高度契合。
对于当前的国星光电而言,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管理层补位,尤其是总裁职位的空缺可能影响战略落地。
相关公司:国星光电 sz002449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