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6 日,理想第二款 i 系列车型理想 i6 正式上市,全国统一零售价 24.98 万元,新车已于 9 月 27 日开启交付。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理想 i6 上市当晚便收获超 2 万个大定订单,相比其老大哥理想 i8,可谓成绩斐然。
理想 i6 大定成绩,不仅为理想目前的状态打了针强心剂,同时也相当于为理想 MEGA 和理想 i8 正名,标新立异也可以打动用户。在理想 L 系列受到问界和零跑的左右夹击,理想 i8 并未打出期望中爆款的情况下,理想 i6 似乎让理想找回了此前的状态。
理想 i6 为什么能爆火?
各车企新车上市都在宣传小定,理想却并未对其当天的大定订单大肆宣传,但理想 i6 确实打开了局面。
理想 i6 为何爆火?深究其原因,主要或许有两点,一是理想 i6 在定价层面相对合理,二是对比理想 i8,理想 i6 让用户看到了更多的诚意。
从理想汽车官网能够了解到,理想 i6 与理想 i8 一样只有一个配置车型,24.98 万的售价,算上现金减免 1 万元的限时权益,目前仅需 23.98 万便可购买新车。除此之外,理想 i6 的限时首发权益里,还包括价值 1.5 万元的双腔魔毯空气悬架、价值 5000 元的智能冷暖双用冰箱,以及价值 5000 元的全车静音电吸门。理想全系车型首任车主复购还可获赠价值 5000 元的铂金音响以及 3 万理想积分。
除了购车权益,购买理想 i6 的用户还可选装价值 1 万元的后舱娱乐屏 流媒体后视镜、价值 3000 元的可拆卸拖车钩,以及价值 2 万元的双电机四驱系统。
抛除这些选装,常规配置上,理想 i6 为五座车型,这与理想 i8 的大六座并不一样。此外,理想 i6 搭载 87.3 度的 5C 超充电池,全车标配全铝悬架及 CDC 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智能化上,理想 i6 标配 ADMax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搭载 ATL 全天候激光雷达和 NVIDIA Thor-U 芯片,支持 VLA 大模型。
作为对比,理想 i6 除了在车身尺寸以及座椅布局上与理想 i8 不同,电池小 10.5 度之外,选装了魔毯悬架和四驱的理想 i6 整车配置上与理想 i8 并无区别。换句话说,仅需在 23.98 万元的基础上选装 2 万元的四驱系统,25.98 万元的价格就能买到少一个座位、少 10 度电的理想 i8,这会让你节省 8 万元,足够再买一辆代步小车家用。
因此,从性价比来讲,理想 i6 更有产品力方面的优势,加之其仍具备理想产品特有的大空间智能化家用属性,若非有 6 座需求,理想 i6 更适合家用选择,既省钱又能体验到理想 i8" 同款 " 产品力与驾驶感受,让理想 i6 看起来更具性价比。
理想 i 系列本就是通过独特的设计,以及前卫的产品理念,让产品本身就更容易吸引到用户关注。而搭配上合理的定价,以及适配定价的配置,i 系列即便不与友商产品对比,也很容易打出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理想 i6 能短期内收获更好的订单数量,从产品策略的角度来看是情理之中的。
理想 i6,能逆转理想销量颓势吗?
对比此前最高 5 万辆的单月销量,理想的销量确实出现了下滑。从近两个月的销量看,理想 7 月销量刚过 3 万辆,8 月来到了 3 万以下。
理想销量下滑,背后也反映出理想 L 系列目前面临的市场困境。包括友商竞品问界 M9、M8 两款车的疯狂增长,以及零跑销量的高速增长。而现在,随着新款问界 M7 的上市即爆款,或将进一步加剧理想 L 系列的艰难处境。
如此看,i 系列是理想重整旗鼓的重点,而理想 i6 便成了下一阶段上量的关键。
2024 年,随着插混和增程车型销量上涨,纯电车型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 2025 年,这种趋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今年 1 月至 8 月,新能源市场纯电车型占比 62%,较去年同期增长 3.7 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纯电车型的市场需求重新旺盛。
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车技术在续航能力、续航达成率以及补能方面较之前有了长足进步,20 万至 30 万级的纯电车型续航均能达到 700 以上,且补能速度比去年至少快两倍。在此背景下,电动车需求旺盛也在情理之中。
理想 i6 也算是赶上了电动车最好的市场阶段。一方面,用户对电动车接受度更高,加之理想 i6 在目前最主流的 20 万至 30 万级电动车市场拿出了天花板级的产品力。
另一方面,从细节上看,以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闻名的理想,此次在理想 i6 上并未将智能冷暖冰箱和后舱娱乐屏作为标配,而是采取冰箱限免,后屏需 1 万元选装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理想 i6 仍能获得如此高的订单,足以说明用户对于理想产品的需求已经从这些增值性配置转向功能性需求,例如有着 5C 充电速率的超充平台,和更适用于家庭出行的同级超大空间。
这种用户思维上的转变,为理想在破局的道路上提供了新的动力。新势力中,理想的口碑与产品力一直都属于第一梯队,若用户更关心理想本身的技术,而非并不能拉开产品差异化的 " 无用 " 配置,对于理想下一阶段规划新车矩阵,或许能带来全新的思路。
而且,早在去年年底,李想就表示理想汽车将来要成为人工智能公司,从理想 i8 和理想 i6 两款车的产品侧重点来看,智能化方面正向着李想预设的轨道行进," 轻配置,重智能,重生态 ",也可以为理想从车企转向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从理想 i6 开始,理想的整体产品策略以及公司战略正在悄然转变。不过,上市即大定 2 万辆的成绩,目前还不足以让理想提前庆祝,仍需看理想 i6 后续的市场 " 续航 " 能力才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