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 9 月 17 日神奇的一幕吗?" 券商一哥 " 中信证券最后半小时几乎走成了一条直线。且卖一压单高达 31 亿元之多。乍看以为是跌停板,但实际跌幅不足 1%。
不过隔 10 余天之后的今天(9 月 29 日),在国庆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证券板块从 10:00 左右开始直线拉升,国盛金控、华泰证券涨停。中信证券 14:00 之后一度涨幅超过 9%,收盘时涨幅为 5.88%,全天成交额 180 亿元。
消息面上,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港股市场中资券商股也全线飙升。其中,华泰证券 H 股一度涨近 18%,中信证券 H 股、广发证券 H 股一度涨超 14%,东方证券 H 股、中州证券一度涨超 12%。
临近三季度末,又正值国庆长假前夕,券商板块选择在此时异动,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也就是在国庆前夕,即去年 "924" 新政后,券商板块带动 A 股放量大涨,中信证券连续涨停。但 2024 年国庆节以后,随着上冲过猛,券商板块出现回调,A 股也一度迎来新政后首次震荡调整。
去年 "924",今年 "929"。这一次,券商板块的大涨,会有持续性吗?
从近期卖方研究观点来看,绝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经历了一年资本市场活跃后,证券行业的基本面已有了很大改善。
华龙证券指出,证券行业整体估值与业绩改善趋势形成背离,具备较强的修复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投资生态优化,以及监管对流动性支持的明确态度,均为券商板块提供了有利环境。在当前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长期资金入市加速的背景下,券商行业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维持行业 " 推荐 " 评级。
资本市场一片红火,券商行业自然也在积极把握这一机遇。
9 月 24 日,浙商证券最新公告显示 , 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业务规模管控,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 400 亿元提高至 500 亿元。2025 年内已有华林证券、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至少四家券商先后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
今年以来,两融市场持续火爆,两融余额持续创出新高。截至 9 月 26 日,A 股两融余额达到 24245 亿元。
对此,中航证券指出,券商纷纷上调融资类业务规模 , 是对两融市场持续火热需求的直接响应。其背后蕴含着双重意图:一方面是及时满足投资者的融资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借此机会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行业竞争中确立优势,最终实现信用业务收入的最大化。尽管两融业务持续升温,但市场整体的杠杆水平仍处于稳健可控区间。具体来看,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2.54%)显著低于 4.72% 的历史峰值,单日融资买入额占 A 股成交额的比重(11.80%)也处于历史中枢水平,远未触及 19.26% 的历史高位。此外,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持续处于高位,充分表明当前的火热态势建立在相对稳健的基础之上。
中航证券认为,综合来看 , 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建议关注国泰海通、国联民生、浙商证券等,以及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王砚丹
编辑| 陈柯名 杜恒峰
校对 | 陈俊杰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