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前天
国泰君安国际硬科技投资步入收获期,地平线千亿市值彰显战略眼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光大控股因在 " 硬科技 " 领域的提前布局,股价迎来一波上涨。市场资金正在重新定价那些具备量产落地能力的 AI 芯片、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前沿科技企业,而光大控股正因对这些赛道的前瞻性投资,获得了估值重估的红利。

这也让市场开始把目光放在券商股权投资之上。

在这一背景下,国泰君安国际(1788.HK)近年来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系统性布局受到关注。据悉,自 2020 年起,公司正式成立私募股权团队,聚焦于新能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硬科技赛道。这些项目展现出强劲的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前景,并为国泰君安国际带来了可观的投资回报。

一、聚焦科技创新,前瞻布局高增长赛道

尽管国泰君安国际未进行大规模宣传,但从零星公开资料的草蛇灰线之中,可以看出公司持续在硬科技领域积累成果。从投资节奏来看,国泰君安国际在 2020 至 2021 年间连续出手,投资案例包括自动驾驶领域的地平线、智加科技,激光雷达制造商 Innovusion,以及新能源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蔚能等高科技企业。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公司的布局并非盲目撒网,而是强调 " 早期卡位 " 与深度参与,兼顾注重技术领先性、市场空间、团队能力及策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据悉,国泰君安国际在执行创新科技投资时,还注重投后管理和产业链赋能,通过引入行业资源、推动商业合作,帮助被投企业成长。

以参与武汉蔚能电池资产公司为例,国泰君安国际作为首轮参与者,借助与蔚来、宁德时代及湖北科投的合作,支持了 BaaS 商业模式的推广。蔚能的模式允许用户在购车时不购买电池,而是按月租用不同容量的电池包、享受换电与电池升级服务。国泰君安国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供资金,更联动投行、产业基金及龙头企业资源,推动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落地。。

更为典型的案例是其对地平线的早期投资。根据多家媒体报道,2020 年末,国泰君安国际作为参投方,出现在地平线 1.5 亿美元 C1 轮融资名单之上。地平线于 2024 年 10 月挂牌上市,为当年港股最大科技 IPO。上市至今,地平线的涨幅超过 140%,目前市值已经突破千亿港元。

地平线的投资被市场视为国泰君安国际在 " 硬科技 " 赛道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也一度被市场视为其中资券商系 PE 在智能汽车赛道 " 早半步 " 策略的代表作。

二、构建协同生态,科技布局步入收获期

国泰君安国际的科技投资或已进入收获期——以地平线为代表的一批项目,正从早期投入迈向规模化量产。在企业价值持续上行的背景下,私募股权业务通过项目退出与公允价值变动,显著抬升整体投资收益。2025 年中期,公司投资管理分部收益同比大增 317% 至 8.83 亿港元,成为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金融服务闭环。围绕优质、稀缺且具潜力的标的布局,不仅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组合,也在中长期与财富管理、企业融资、机构服务等核心业务形成深度协同,清晰呈现出科技投资与主业协同放大的路径。

其中,早期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为国泰君安国际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理解和资源网络,并为后续的资本市场服务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国泰君安国际在知行汽车科技(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 H 股再融资中担任独家整体协调人、独家配售代理;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港股 IPO 中,公司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为新能源产业链再添大型上市案例。

从中期报告披露的数据亦可验证协同作用:财富管理佣金收益同比大增 56% 至 2.79 亿港元,其中基金管理费与表现费收益同比跃升 110% 至 1,748 万港元;企业融资分部收益同比提升 69% 至 2.02 亿港元,配售、承销及分承销佣金同比大增 85% 至 1.65 亿港元金融产品业务规模达 417.4 亿港元,较 2024 年底增长 4%。

数据证明,国泰君安国际或正把私募股权的单一项目收益,转化为财富管理、企业融资、机构服务等多条业务线的综合收入。

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板块热度持续高涨及 IPO 进程提速,AI、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企业将进一步吸引资本市场关注。国泰君安国际有望凭借其前瞻性的投资布局、成熟的风控体系以及前后端业务协同能力,持续捕捉科技创新的红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国泰君安 自动驾驶 新能源 激光雷达 券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