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不管是全家围坐聚餐、和朋友约饭欢聚,还是出游打卡尝当地风味,哪怕宅家休息,美食都是少不了的 " 快乐搭档 "。如何在假期健康饮食,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发布饮食小贴士,帮市民守护假期味蕾,让大家吃得开心又踏实。
专家提醒,饮食要注意均衡搭配,营养不偏科。饮食中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四大类食物。节日里大家爱多吃鱼虾、肉蛋,这时候更要多配新鲜蔬菜,比如清炒时蔬、凉拌黄瓜,既能补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帮肠道动起来,还能解油腻。想要营养更全面,主食别只吃白米饭、白面条,加点糙米、红豆、红薯、玉米、燕麦,口感更丰富;蔬菜水果也别盯着一种买,绿色的菠菜、红色的番茄、黄色的橙子、紫色的葡萄换着来," 彩虹吃法 " 让营养更均衡。
应规律饮食,肠胃少负担。尽量遵循日常饮食时间,合理安排三餐,避免漏餐或饥饱不均,减少肠胃负担。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优先选择白水、淡茶水(注意饮料不能替代白水);尽量做到少饮酒、不饮酒,尤其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面对美食诱惑,要控制食用量,每餐以七分饱为宜。各地风味小吃建议以品尝为主,一次吃太多容易腹胀、不消化。
学会选对零食,解馋不踩坑。零食可作为三餐外的营养补充,但要记住 " 量少、精选 "。推荐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黄瓜、小番茄,或者喝杯纯牛奶、无糖酸奶,抓一把原味核桃、巴旦木也不错;像薯片、炸鸡、糖果、蜜饯这类高盐、高糖、高脂的零食,尽量少碰,既能控制热量,也能减少对牙齿和肠胃的刺激。
记住买对做对,安全第一位。去超市、菜场选购食材时,务必查看保质期和新鲜度,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产品;按需采购,不建议一次性囤积过多食材。生鲜肉、海鲜买回家后,及时分成小份分装,放进冰箱冷藏或冷冻,避免串味、变质。烹饪前再次检查食材状态,若发现肉类发黏、海鲜有异味、蔬果腐烂,务必直接丢弃。而且不管是猪肉、鸡肉,还是虾、扇贝,一定要完全煮熟煮透,别吃生鱼片、溏心蛋,避免细菌找上门。用餐前,记得用肥皂、流动水把手洗干净;用餐时注意分辨食物是否有异味、食材是否新鲜,从细节守护饮食安全。
在外就餐,避坑有技巧。选择餐厅时,先看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优先挑卫生评级高的店,尽量避开环境杂乱、卫生条件差的小店。点餐时少点生食和冷荤凉菜,吃火锅、烧烤时,需确认食材(尤其是肉类、海鲜)完全熟透,避免外熟里生。此外,需要避免食用过于刺激的食物,饮食尽量保持清淡,避免进食过多的油腻、高盐、刺激性食物,如油炸油煎食品、腌制熏制食物、过于辛辣刺激等。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刘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