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贵州习酒第四届秋收论坛在赤水河畔启幕。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在活动上致辞。
恰好一年前的这一天,同样在秋收论坛上,汪地强以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身份出席并主持论坛,正式向外界证实其已出任习酒集团 " 一把手 ",且董事长、总经理 " 一肩挑 " 的消息。
彼时,白酒行业已步入深度调整期,产业生态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剧变。升格为 " 省管大一型企业 " 的习酒,正肩负着引领企业突围与推动行业前行的双重使命。
面对宏观经济周期起伏与产业内部日益加剧的差异化竞争,稳健策略、主动降速已成行业共识。掌舵习酒一年的汪地强,为习酒谋定了怎样的发展方略?又将如何和管理团队一起带领企业穿越周期?我们尝试从他与习酒的 " 这一年 ",探寻端倪。
图片来源:习酒官方微信号 48 岁接手 " 省管大一型企业 "," 双重考题 " 之下先打破短期业绩焦虑
75 后的汪地强,在业内是典型的 " 资深而年轻 ",也被业内视为 " 技术派出身 "" 非常专业 " 的实干派。2020 年之前,他在茅台的近 16 年里,在技术中心、项目研究室、制酒车间等多个部门任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2020 年,汪地强调任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随后,他在习酒一步步扎根,相继担任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等。可以说,他亲身参与了习酒连续迈过 100 亿元、200 亿元大关的重要阶段。
2024 年 4 月,原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调任茅台集团,同时习酒集团升格为 " 省管大一型企业 "。汪地强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5 个月后接任习酒集团掌门人时,汪地强刚满 48 岁。这个年龄在白酒头部企业董事长中算得上名副其实的 " 少壮派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艰难的 " 双重考题 ":既要在白酒行业 " 价格内卷、库存高企 " 的调整周期中稳步前行,又要承担起贵州 " 打造酱酒第二增长极 " 的重任。
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汪地强
早在 2023 年,习酒集团曾立下到 2025 年末实现营业收入 300 亿元的目标。随后,行业深度调整的压力和挑战却不断袭来。
根据公开资料,2023 年习酒集团营收为 198.64 亿元,利润总额为 90.06 亿元,资产总额达到 268.35 亿元。2024 年习酒集团营收同比增长 8.38% 达到 215.29 亿元,净利润却从 67.46 亿元降至 55.63 亿元。
当下,降低业绩预期、主动降速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今年上半年,白酒企业增速普遍放缓,龙头企业茅台、五粮液增速均降至个位数;茅台首次将全年营收增长目标调整到 9%,而更多企业则不再提出具体的业绩增长目标。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认为,当下,业绩下滑正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主要还是由行业波动、消费变化等所致。企业决策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跑赢行业平均降速,为未来发展夯实反弹基础。
对于习酒来说,也要打破短期业绩焦虑。
去年 12 月,汪地强提出要坚持 " 五线 " 战略,深耕 " 五精 " 行动,特别是希望 " 厂商一心 " 坚定 " 六心 " —— " 穿越周期的信心、不离不弃的诚心、推进改革的恒心、清朗市场的决心、履行社会责任的初心、长期主义的耐心 ",对未来进行长远思考和规划,防止短期行为伤害长远发展,相信 " 量变引起质变 "。
"(和行业整体趋势一样)习酒营收增速从早期高增长到有所回落,销量与利润出现承压。但客观来看,习酒通过渠道管控、实施主品牌‘习酒’、新品牌‘知交酒’双品牌战略,以及在数字化、国际化等方面的创新,整体上保持了较为理性务实的发展策略,其发展前景依然比较乐观。" 酒类资深分析师蔡学飞向《每日经济新闻 · 将进酒》记者这样表示。
逆势周期下的 " 攻坚术 ",唯改革创新者胜
稳健,是多位资深产业专家、行业分析师,对一年来习酒以及以汪地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的评价。
长期关注酱香白酒行业的资深人士李桓(化名)向记者坦言,当下习酒乃至整个白酒行业正在经历最不容易的调整期,尤其是中高端白酒面临很大挑战。这也是习酒独立运行后首次面临的产业深度调整。" 不可否认,对于以汪地强为核心的习酒管理团队而言是个大考验。" 但顺应行业调整,习酒在保持市场稳健的前提下,有序推动结构性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理性发展和调节的机会。
诚然,行业逆势中能穿越周期的企业,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 " 硬实力 " 的扎根与 " 软实力 " 的滋养。在认同价值观、秉持信念感之外,更需要行之有效的 " 攻坚术 "。
习酒和汪地强给出的答案是:"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在汪地强看来,抓好传统酿造技艺是 " 稳局 " 的核心,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是 " 破局 " 的关键。首先就是以技术创新坚守住品质根本,稳固企业穿越周期的底气。
无论是秋收论坛的主题聚焦,还是汪地强在第十四届中国白酒 T9 峰会上的发言,都指向习酒正在走一条 " 传统酿造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 "。
" 传统行业更要积极拥抱智能化变革 " 正成为习酒和汪地强的 " 必答题 "。
早在智能化浪潮初起时,习酒便主动拥抱变革。2024 年,习酒与北京大学共建 " 酱酒行业数字化转型联合实验室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2025 年,习酒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服务等方面共同探索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一系列动作探索背后,自研 " 习酒数磐 " 系统平台底座、全域数据整合平台、构建习酒酿酒小麦品质表达技术体系、建设酱香型白酒集约式智能酿造系统、试点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业务等,正推动习酒从 " 经验驱动 " 到 " 数据领航 ",从 " 手工制造 " 到 " 智能协同 ",实现生产到消费的 " 智慧闭环 "。
同时,习酒也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营销体制改革。以 " 整合营销 + 简单营销 " 为抓手,成立营销服务中心与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强调让 " 听得见炮声的市场一线指挥员 " 掌握资源、调度资源,牢牢把握市场发展主动权。今年一季度,习酒市场精耕成效开始凸显,在迎来开瓶、动销两旺的同时,实现了 " 开门稳 "" 开门顺 "。
市场突围战的 " 下半场 ",双品牌战略能否转化为长期优势?
当前,中国白酒行业正从 " 生产者主导 " 向 " 消费者主导 " 转变,正式迈入 " 消费者定义价值 " 阶段。白酒品牌需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能够实现情感共鸣的 " 不可替代的价值认知 ",性价比、质价比、心价比越来越成为关键所在。
根据《2025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在白酒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多重压力下,今年上半年批价整体表现较弱。其中,800 元~1500 元价格带倒挂最为严重,500 元~800 元价格带产品生存最为困难,最受欢迎价格带由 300 元~500 元向 100 元~300 元下沉。
而 300 元 ~800 元的酱酒腰部市场,已成行业内卷的 " 主战场 ",习酒面临来自郎酒、珍酒等市场争夺正不断加剧。
根据第三方平台参考批发价数据,君品习酒 53 度 /500ml 在 630 元左右;窖藏 1988 53 度 /500ml 为 360 元左右,相比今年初均有所下滑。窖藏 10 年 53 度 /500ml 为 980 元左右,与年初基本持平。
为此,习酒提出了 " 习酒 + 知交酒 " 的双品牌战略:习酒品牌定位持续深耕中高端酱香赛道,知交酒品牌则聚焦当代年轻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 双品牌战略,是习酒面对核心产品价格波动所采取的一次战略性主动破局,核心思路是‘老市场守存量,新市场创增量’。" 蔡学飞认为,目前来看,此战略有助于习酒在存量市场维系传统渠道和核心消费者,在增量市场开拓新人群和新场景,实现消费群体的代际互补,展现了习酒从 " 卖产品 " 向 " 卖生活方式 " 的文化转型。
在李桓(化名)看来,为满足中低档酒市场需要,习酒推出知交酒,但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机构性补充,而是习酒在新营销、新传播、新品牌发展上的试验田,抓住新消费趋势,深入挖掘触达潜在消费者,有望成长为新的酱酒增长点。
不过,未来 " 双品牌战略 " 如何实现产品、文化、场景的长期共振,把短期突破转化为长期优势,仍是摆在汪地强和习酒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