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9 月 29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举行会晤。特朗普随后宣布,内塔尼亚胡已同意美方就结束加沙冲突提出的 "20 点计划 ",同时他敦促哈马斯同意这一方案,并表示如果哈马斯拒绝接受,美国将全力支持以色列继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内塔尼亚胡则警告称,如果哈马斯拒绝,以色列将自行完成既定目标。
据悉,埃及和卡塔尔已向哈马斯转交了美国的这份加沙地带停火方案,哈马斯尚未表态是否接受,但确认正在 " 积极、客观地 " 研究该方案。
在加沙战事久拖不决,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巴勒斯坦国、施压妥善解决冲突的背景下,美国希望用 "20 点计划 " 下注中东,打造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内塔尼亚胡则需要缓解外交孤立、在美以关系与国内极右翼政治势力之间寻找平衡。但方案的字里行间,却在关键议题上仍有模糊和回避,未来计划的落地也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20 点计划 " 能否落地依旧存疑
白宫 "20 点计划 " 整体框架基本延续特朗普此前提出的计划,短期目标为交换被扣押人员、实现以色列逐步撤军,长期目标致力于建立加沙战后治理机制的框架性安排。具体内容包括哈马斯在以色列公开宣布接受停火协议后的 72 小时内需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释放 250 名被判终身监禁的巴勒斯坦囚犯、1700 名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被抓捕的加沙居民;全面恢复对加沙地带人道援助;组建一个由巴勒斯坦人和国际专家组成的非政治性临时过渡治理机构,哈马斯及其他派别不参与加沙地带战后治理;加沙地带非军事化,并部署一支临时的 " 国际稳定部队 " 等。
特朗普高调宣称,这份计划距离达成最终的和平框架已 " 比非常接近还接近 "。但实际上,脆弱的和平构想背后,是巴勒斯坦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的让步。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指出,美以 "20 点计划 " 的核心诉求是将哈马斯排斥于加沙战后的政治与社会重建之外,期望未来的加沙地带无法对以色列形成威胁。该协议试图通过联合部分阿拉伯国家和部分地区外国家,在确保加沙地带的过渡期上实现形式上的国际参与。"20 点计划 " 凸显美以牢牢掌握加沙未来走势的的强烈企图,试图一揽子实现在加沙冲突中的全方位目标,其结果只能是一个统一的巴勒斯坦国愈发难产。
有哈马斯高级官员表示,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份计划似乎更加符合以色列的立场,并非客观公正,只会让以色列的占领合法化、并且进一步剥夺巴勒斯坦人的权利。
具体来说,"20 点计划 " 允许以色列在加沙保留大片 " 缓冲区 ",但未制定明确的以色列撤军时间表,也未提及以从加沙全面撤军;承认巴勒斯坦建国 " 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愿望 ",但未包含 " 两国方案 " 一词。
该计划设想建立一个由巴勒斯坦技术官僚组成的临时管理机构,未来逐步过渡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接管,并辅以国际或区域稳定力量维持秩序。但以色列多方近期表态令此构想蒙上阴影。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除非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彻底的改革,否则其在加沙未来治理中没有位置。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近日表示,加沙地带是一个 " 房地产富矿 ",他正在与美国就战后如何分割该地带进行谈判。
哈马斯曾直接拒绝任何外来统治,"20 点计划 " 中的加沙战后安排触及谈判的死结。钮松指出,哈马斯可能会在某些条款上积极回应,但难以对美以的要求完全屈服,会在去军事化和释放所有人质等问题上继续拉锯。" 若哈马斯总体拒绝‘ 20 点计划’,那么美以会将冲突延宕的责任归咎于哈马斯。" 钮松认为,在哈马斯作出清晰表态之前,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仍将继续," 其基本思路仍是依显著的综合国力和军事优势来围困加沙地带和哈马斯,其军事冒险活动仍将持续 "。
未来加沙局势的走向,既取决于哈马斯对美以的妥协程度,也将取决于 "20 点计划 " 是否能真正落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汪舒明看来,该计划实施前景黯淡," 哈马斯和其他派别很难同意该计划,地区国家也未必愿意做安全担保人。再加上未来加沙的治理结构过于复杂,很难协调各方 "。
约旦河西岸问题被刻意回避
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停火谈判问题上与哈马斯拉锯已久。内塔尼亚胡此次在华盛顿松口,与以国内政治势力的点头有关。汪舒明指出,被扣押人员获释回国、瓦解哈马斯军事能力并结束其对加沙地带的统治、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等条款,几乎都符合以色列的愿望。
约旦河西岸问题牵动各方,很难与加沙割裂,约旦河西岸问题的恶化势必会牵动加沙。从最终披露的内容来看,美以在约旦河西岸等重要问题上进行了回避,甚至根本没有提及。分析认为,这与美以之间微妙的碰撞有关。一方面,内塔尼亚胡在约旦河西岸问题上面临来自美方的压力。特朗普今年 5 月访问中东时,获得了阿联酋、卡塔尔的投资承诺,因此特朗普愿意以 " 不推进吞并约旦河西岸 " 为筹码,换取阿拉伯资金的投入。但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被以极右翼施压,难以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上妥协。
" 特朗普前两天在与阿拉伯国家首脑们会晤时,表态反对吞并约旦河西岸,已经引起以色列极右翼的不满了。未将吞并约旦河西岸写进‘ 20 点计划’,巴勒斯坦建国前景条件相应变得苛刻,以极右翼的反对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汪舒明说道。
值得玩味的是,双方在记者会上并未回答记者提问,似乎有意回避对细节和敏感问题的追问。内塔尼亚胡虽表态支持 "20 点计划 ",但没有使用 " 全面接受 "" 正式签署 " 之类的表述,而是强调 " 以色列安全必须优先 "。克制的举动,更让特朗普抛出的和平构想有象征性之嫌,双方默契地保留回旋空间,让加沙停火前景依旧不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