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非常讨厌我自己。"
当事业有成的主持人窦文涛在镜头前说出这句话时,鲁豫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为什么一个功成名就的公众人物,会对自己抱有如此复杂的情绪?
看了鲁豫和窦文涛关于死亡的讨论,或许能找到一个答案。
窦文涛的经历,也给所有中年人提了个醒!
自嘲背后的真实原因
放眼中国这么多主持人,窦文涛却自成一派。
他的身上,或许没有职业主持人的冷静,也没有讨巧卖乖的高尚话。
但他凭借独特的主持风格,在众多观众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要说他身上最突出的特质,大概就是喜欢自嘲。
在武大的校友演讲活动上,他曾毫不避讳提到自己当主持人第一次上台,紧张的尿了裤子。
1996 年,他放弃广东电台的 " 铁饭碗 ",从广州到香港,追求自己的 " 电视梦 "。
在凤凰卫视,他并没有迅速看到所谓的锦绣前程。
初入职时,窦文涛留了一个心眼。
毕竟他把广州那边稳定的事业单位辞了,这个代价可不算小。
他那时想万一在凤凰卫视干几个月被炒了,那可真成 " 流浪汉 " 了。
所以他在入职时提前与老板谈好,他除了当主持人,还能当撰稿人。
本以为自己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为日后的工作稳定性多上了一道保险杠。
没想到工作之后才知道,就是因为签了这份协议,自己一份工资却要干两份活。
每次录完节目之后,别的主持人拍拍屁股就下班了,但他却要留下来写稿。
这样苦哈哈的日子,他干了两年。
后来综艺节目过于浮夸的主持风格,让他苦不堪言。
因为他本身是个内敛少言的人,无法适应在镜头前耍宝搞怪。
所以后来台里就安排他去主持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
主持没几个月,他就遭到了观众的投诉。
理由是 " 长得就不可信 "。
那时候窦文涛每个月收到工资条的时候,都怕那个信封里夹着 " 劝退信 "。
好在那个时候凤凰卫视的老板给主持人足够的自由空间。
就在窦文涛混日子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新的节目——《锵锵三人行》。
这个节目的形式在当年绝对是 " 前无古人 "。
它以一种 " 闲聊 " 的方式,用江湖话语在官方消息和民间话语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在公开活动上,窦文涛始终不避讳谈及自己的囧事和失败。
在别人看来,他这是一种幽默的自嘲方式。
但他自己却说:" 我非常讨厌我自己。"
别人眼中的自嘲,却是他内心实实在在的厌恶。
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像他这样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态。
直到看了他和鲁豫畅谈死亡,才对他的境界有了新的理解。
窦文涛关于死亡的看法,也给无数中年人提了个醒!
畅谈死亡,真诚提醒
9 月 22 日,鲁豫的个人节目《陈鲁豫 · 慢谈》更新了最新一期。
这一期鲁豫请来了自己的 30 年好友——窦文涛。
两人关系好到什么样呢?
大概就是鲁豫对窦文涛说 " 你对我好点,我把我的遗产都留给你 "。
玩笑之间,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挚友间的真情。
在节目中,两人聊了很多话题,从早年工作,到性格探讨。
但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两人对死亡的看法。
按理来说,鲁豫今年 55 岁,窦文涛 58 岁,两人现在聊死亡这个话题还有些为时尚早。
但他们二人却不这么想。
鲁豫直言:" 我曾经认为死是和衰老连在一起的,但站在如今这个年纪看,我才意识到死亡未必意味着衰老。"
对面的窦文涛立马补充道:" 死亡是突然来临的,是不会有准备的。"
在窦文涛过往的认知中,他以为人和人之间的分离会经历一场告别。
但慢慢的发现,原来不辞而别才是分离的常态。
今年窦文涛经历了父亲去世之后,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曾几何时,他坐在《锵锵三人行》的现场,坐在《圆桌派》的现场,侃侃而谈。
那时他认为只要把痛苦说出来,既可以治愈自己,也可以治愈别人。
但经历过父母双双离世之后,他才明白当年种种不过是 "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经历过真正的悲哀之后,他真正体会到了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在节目中,窦文涛坦言至今仍未走出父亲离世的阴霾。
前段时间有圈内好友联系他,想做一期关于父亲的节目,窦文涛拒绝了。
原因是怕掉进悲伤的漩涡,无法抽离。
鲁豫和窦文涛这段关于死亡的讨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 大家都知道你痛苦,但是不经历的人一点感受不了,哪怕说了,也无法脱离这个痛苦。"
窦文涛与鲁豫的这场关于死亡的畅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戳中中年人的痛点。
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年人们在追逐财富路上迷茫的脚步。
让他们明白,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对于中年人来说,健康是最重要的。
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要是身体垮了,不仅自己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这个特殊的年纪,中年人们更应该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珍惜身边的人,爱护自己的身体,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毕竟,人生短短几十年,钱赚得再多,也带不走。
只有那些珍贵的回忆,那些真挚的情感,那些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结语
窦文涛的人生,就像一场慢慢铺陈的茶话会。
有初入职场的青涩慌张,有事业起伏的焦虑迷茫,也有经历生死后的沉淀清醒。
他曾把自嘲当保护色,也在失去中懂得了 " 欲说还休 " 的重量。
但正是这份不完美的真实,让他成了观众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他用温和的方式提醒我们。
人生最宝贵的,从不是名利的多少,而是带着爱与健康,认真走过每一段旅程,这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回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