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博物馆 10-07
看完古画里的“小学生作品”,这真不是“糊弄”人吗?有手就能画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不失联,需要你的加星

点击上方蓝字→主页右上角 ···→设为星标

你好啊,我是朵朵 ~  

看古画的时候,我忽然有个疑惑

有些画整体看

笔法刚劲,山水秀美

可仔细看看

咦? 

徐天池山水真迹图册 - 明 徐渭

这个小人儿……

未免也太简单了吧

这我觉得我也可以

这不是有手就行吗?

古人真的在 "糊弄" 我吗?

松树挺干练的

松树底下的小人儿

可看起来比较慵懒

山水四屏之四 - 清 蒲华

  

打眼一看好似江南的景色

亭台楼阁

    

       

这小房子

不就是我小学美术课的画法吗

原来我从小就有传承在身了

         

两江名胜图册 - 明 沈周

飞鸟高山

好一幅渔乐景象

         

山水图册 - 清 石涛

乐的失去了五官和表情

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抓鱼机器

       

你觉得这个像啥?

         

        

云?土?冰?

错,石头,大石头们

此刻我真觉得我拿上笔

我也能来两下子  

         

黄小松先生山水图册 - 清 黄易

芭蕉树下煎茶

蛮有意境的嘛

         

        

就是这茶杯…碗?

有点像2 元店买的

         

人物山水图册 - 清 金农

隔着江水

对望

放现在绝对是 5A 级景区

       

可这个塔……

看着不太稳啊朋友

         

山水册 - 清 柳堉

木槿花开的正好

鸡爸爸鸡妈妈带着孩子出来玩

         

       

公鸡母鸡的姿态、羽毛

描绘的很细致

         

       

但可爱的小鸡崽做错了什么

过于潦草了吧!

笔耕园 - 南宋 毛益

江山万里好图景

" 云遮雾掩,重山连绵 "

山路曲折,行旅匆忙

         

是不是太匆忙了?

头发都不给画了?

         

       

宋人画水,如此细致

淡墨铺底,再用淡墨染深

一浪一浪,层层叠叠

伸手似乎就能感受得到湿气

        

人呢?基本上按照传统手工艺

——扎毛猴的水平处理了

——害,人不如水

         

江山万里图 - 南宋 赵芾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辽阔

我很寂寞

         

江山飞鸟图 - 南宋 佚名

古人爱 " 卧游 "

不出室,在画中行千里

         

       

——去我家玩吧!

——行啊,你家在哪儿呢?

——那边,童话一样的小屋。

 

       

儿童画般的小屋

         

江山卧游图 - 清 程端伯 旅顺博物馆

不是真不行

是有选择的不行

想精细

有精细的

想 " 糊弄 "

那老糊弄了

大名鼎鼎的敦煌壁画

  有的看起来也是老糊弄学了

难以描述的五官

不能说是很像菩萨

但看起来真的不太想拜

黄渤老师,是你吗?哈哈哈哈哈

这和我草稿本上的灵感创作有的一拼

         

       

最后放一个无奖竞猜

这是啥?

鹅?鸡?鸭??? 

         

        

最后说两句:

山水画中的人有些为何很简单?

是因为在宋元时期

文人在绘画里找到了" 书写 "的乐趣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就说

"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石头就像书法里的 " 飞白 "

树木就像写大篆

竹子得用上 " 永字八法 "

在文人的绘画世界里

画山水的技法和书法几乎同宗同源

擅长书法的文人画起山水没啥问题

但是画人物想画得 " 像 " 与传神

就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

如果没有专业学过 那还真的只能 " 糊弄 " 了

还有一种情况

用苏东坡的一句话来说

"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

假如一幅画只看画得像不像

这样的评价方式就等同于儿童的欣赏水平

换句话说

真正的大师几乎不 care 自己是否画得像,

在文人看来,画画更多是笔墨游戏

享受绘画的过程,营造画面的意境

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