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4 日早晨 7 点半,王晓晨已在乌镇乌村稻舍乡村酒店门口等待景区往返班车,打算赶在乌镇古镇西栅景区人头攒动前,深度体验这个江南水乡古镇的恬淡静美。
" 过去 5 年,我三次在乌镇古镇景区过节。" 他坦言。
这让他亲身经历近年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的新变化——一是宏观经济波动令水乡古镇旅游热度趋于降温,与他相熟的多个古镇景区店家感慨 " 生意不好做 ",二是同样是 " 一条河流,两岸瓦屋 ",江南水乡古镇日益同质化竞争,导致游客感受不到 " 新鲜感 ";三是水乡古镇的商业化氛围日益浓郁,让游客挺难体验到水乡古镇那份纯粹的 " 恬淡静美 "。
一位常年带团在南浔、周庄、西塘、乌镇等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导游刘威坦言,如今的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文化高度趋同、恬淡水乡氛围不浓、民俗风情高度雷同、商业气息持续浓厚,导致游客体验感下降与游客流失压力日益凸显。
" 即便是占据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头部地位’的乌镇景区,也需要找到新的流量密码。" 刘威认为。
乌镇模式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中心,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拥有 7000 年文明和 1300 年建镇历史。
自古以来,乌镇先后成为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石门、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错壤之地。
历经逾千年发展,乌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过街骑楼,不但坐拥修真观古戏台、汇源当铺、亦昌冶坊、昭明书院等大批明清时代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还完整保存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与格局,被誉为 "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
但在 1990 年代古镇旅游兴起初期,乌镇的名气不如周庄。
彼时的乌镇,断壁残垣、河道污染、新旧建筑充斥、道路古桥破坏严重…… 2000 年前后,乌镇主管部门以保护最彻底、环境最优美、功能最齐全、管理最科学作为水乡古镇保护目标,在东栅景区实施遗迹保护、文化保护、环境保护工程。
2001 年,乌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东栅景区对外开放,其崭新的水乡风貌一跃成为中国知名古镇旅游胜地。
2003 年,乌镇又对西栅景区实施二期保护与开发工程。相比东栅景区主打 " 旅游观光 " 体验,西栅景区融合展馆、手工作坊、风格民宿、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商务会馆等建筑,侧重 " 旅游观光 + 度假休闲体验 "。
乌镇对古镇保护开发方式的探索,还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称为中国古镇保护的 " 乌镇模式 "。
如果乌镇主管部门抱着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的经营思路,乌镇或许仍是一个普通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景点。然而,当地政府的 " 创新营销 ",加之一部电视剧的热播,令乌镇景区迅速出圈,迅速奠定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 " 头部地位 "。
流量密码
2000 年初,电视剧《似水年华》剧组开拍,但由于经费有限,场地费用一度捉襟见肘。
据媒体报道,《似水年华》剧组曾计划前往周庄取景拍摄,但被场地经费 5000 元 / 天 " 吓退 "。
正当剧组为场地 " 犯愁 " 之际,乌镇主动抛出橄榄枝,不但提供免费场地与剧组包住包吃,还开出一个大胆要求——只要《似水年华》电视剧每提到一次 " 乌镇 ",乌镇将支付 10000 元。
于是《似水年华》剧组赶紧修改剧本台词,一下子让整部电视剧提及逾 360 次 " 乌镇 "。
2003 年,《似水年华》的热播,让乌镇随之家喻户晓,彻底带火乌镇景区旅游。
" 这或许是最早的跨界营销合作,也是最初的广告植入(电视剧电影)成功案例。" 刘威告诉记者。至今他向不少游客讲起这件事,都能赢得游客广泛赞叹,甚至不少游客会专程前往《似水年华》取景地打卡留影。
王晓晨表示,自己也是因为《似水年华》,喜欢在乌镇古镇景区过节。他至今仍记得《似水年华》里,英子留在乌镇的那句轻语——来过,便不曾离开。
恰恰是这句台词,让他感觉乌镇有种 " 魅力 ",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刘威坦言,《似水年华》的热播,一度给乌镇旅游带来庞大客流,但如何留住这波 " 泼天流量 ",乌镇需拿出独一无二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体验。
过去数年,乌镇对西栅、东栅景区的旅游体验进行升级。作为较早开发的景区,东栅景区保留大量传统手工艺和民俗风情,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酿酒坊、织布坊、竹编坊等,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底蕴。
西栅景区更注重夜景与休闲体验。小桥流水与石板路两旁,既有古朴的传统茶馆与布艺店,又有现代感十足的咖啡馆与手工艺品店,通过古今交融,让游客获得全新的度假观光体验。
为了巩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 " 头部地位 ",近年乌镇景区先后举办乌镇戏剧节与当代国际艺术展,兴建木心美术馆,努力打造属于乌镇的 " 文化 IP" 吸粉。
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又让乌镇看到新的 " 流量密码 " ——如今的乌镇,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一位在乌镇投资民宿的互联网企业高层赵啸告诉记者,正是 " 世界互联网大会 ",他感受到乌镇的现代与古朴交融的气息,决定在乌镇景区附近投资一家民宿。
每逢 " 十一 "、春节等节假日,他都会邀请互联网行业朋友前往乌镇景区聚聚,交流自己对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心得。
今年 " 十一 " 期间,赵啸邀请五位互联网企业朋友在民宿住上三五天,畅聊 "AI 大模型将如何改变自己 "。
他调侃说,自己未必能给乌镇旅游带来 " 泼天流量 ",但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效应一直在发酵,近年不少互联网企业选择在乌镇举行论坛或新品发布会,着实给乌镇带来一大波流量红利。
" 商业化 " 的再平衡
吸引王晓晨过去 5 年期间三次在乌镇过节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喜欢江南水乡古镇的 " 恬淡静美 "。
"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与生活琐事,没时间静下心阅读思考。所以每逢节假日,我会在江南水乡古镇给自己放个假,它的恬淡静美气息,恰恰适合自己向往的慢生活节奏。" 他坦言。
他坦言,近年江南水乡古镇的恬淡静美气息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氛围持续浓郁。除了景区人头攒动,古镇街道两旁的商业喧闹声日益增多,让他挺难静下心体验慢生活。
刘威也表示,原先不少游客喜欢在江南水乡古镇深度体验游,但他们一看到满街店铺,就会草草结束行程。甚至有些游客私下抱怨——为何江南水乡古镇变身 " 大商场 ",缺乏悠闲恬淡静美的原有水乡古镇生活气息。
" 我挺担心游客对乌镇的体验不再是‘来过,便不曾离开’,而是‘来过,便早早离开’。" 他直言。如今的乌镇,或许需要一个新的《似水年华》,让爱上乌镇的人,继续一生爱着乌镇。
这也是众多 " 因水而建、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 的江南水乡古镇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一边是景区的商业化诉求日益强烈,一边是民众渴望体验到江南水乡古镇纯粹的恬淡静美本色,找到自己向往的心灵慰藉,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 " 闹中取静 " 的最佳平衡点,或许是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热能否经久不衰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