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余件历代石雕石刻文物亮相,蓟州老照片引发市民游客集体找记忆……作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蓟州古城文化惠民的重点项目," 独乐寺历史文化空间 " 自 10 月 1 日开放起,以文物、老照片与摄影为核心载体,成为游客触摸蓟州历史、感受古城风貌的全新场景,在假期中不断破圈,成为津城文旅新热点。
10 月 6 日,蓟州区独乐寺东院的 " 独乐寺历史文化空间 " 内,灯笼暖光映着飞檐。在 " 古刹中秋夜——听古乐、食月饼、赏中秋 " 主题活动现场,刘氏元宵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守着展台,刚出炉的月饼裹着热气,金黄饼皮上有 " 中秋 "" 团圆 " 字样,现场分切了 6 块 2 斤重的大月饼,将中秋团圆的祝福传递给现场游客。此外,《关山月》《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经典古乐旋律缓缓流淌,琴箫和鸣绕着独乐寺飞檐打转,与天上圆月相映成趣,童声演唱的《菩萨蛮》《蓟水桃花源》更添灵动气息。
步入 " 历史文化空间 ",古蓟州石雕石刻珍品包括唐代的经幢残件、明清时期的记事古碑,这些历经风雨的石质文献,以斑驳的字迹诉说着古城的兴衰,让游客直观感受到古代蓟州 " 畿东锁钥 " 的重要地位。
" 这张照片里的城楼,现在还在鼓楼广场呢!" 国庆假期,一位老者指着 20 世纪 30 年代的蓟州鼓楼照片,激动地和孙辈讲述着儿时记忆。在老照片墙区域,参观者被瞬间 " 拉回 " 百年前。80 余幅黑白影像中,有 20 世纪 30 年代独乐寺山门的原貌,古刹风铎叮咚作响;有 20 世纪 70 年代蓟州城内的石板街,挑着货担的商贩与骑自行车的行人擦肩而过;更有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与精神面貌的历史变迁。
风光摄影展区则展现了蓟州的当代魅力。摄影师镜头下,盘山云海翻涌、黄崖关长城秋色绚烂、于桥水库波光粼粼,独乐寺的观音阁在不同光影中更显古朴庄严。
据了解," 独乐寺历史文化空间 " 节日期间每天 8:00 — 21:00 均免费向公众开放,日间有非遗展示、拍照打卡,夜间有灯光映衬着古阁。" 我们从馆藏文物中精选石刻珍品,联合本地摄影爱好者征集近百幅作品,再以‘古刹中秋夜’主题活动串联起历史、记忆与当下,让这一‘空间’真正‘活’起来。" 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