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 微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土 豆
在北京很多地标商圈,比如老牌的世贸天阶、新晋网红非标商业体 the box,相信不少人 " 偶遇 " 过 MINI 车主后备厢集市。
在车友会的组织下,车主将他们的 " 乡下人 "(MINI COUNTRYMAN)、COOPER 停放开来,打开后备厢,组成一个充满松弛与欢乐的小型跳蚤市场。
小车,天然就具有亲民、时尚和社交属性。曾经独属于油车车主的这份松弛和快乐,也正在向电车车主传递。
在上海,"smart 车友会 " 会组织 " 城市漫游 " 活动,开着 smart 精灵、去武康路喝咖啡;北京的 " 京蔚荧 " 车友会,也将 firefly 萤火虫的后备厢集市,开到了通州七棵树,这里是北京最 chill 的街区之一。
燃油车时代,尽管小车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相对有限,但还是云集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传奇车型,包括风靡全球的大众甲壳虫、宝马 MINI,实用与操控兼具的大众 Polo、本田飞度,铃木雨燕、丰田雅力士,再到小众个性代表铃木吉姆尼、菲亚特 500 和奔驰 smart,每一款都在全球拥有巨大的粉丝群体,是汽车文化潮流中的大 IP。
以甲壳虫为例,这款诞生于战争动荡年代的车型,2019 年停产后全球累计销量超 2350 万辆。20 世纪 50-70 年代,它不仅成为 " 反战 "" 自由 " 的精神图腾与新潮青年标配,在美国还因搭配万宝路成时尚符号,更常出现在众多经典电影中。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私人代步车需求初现,夏利油耗低,奥拓亲民、耐用,二者凭借技术引进与政策支持,快速占领市场,成许多中国家庭 " 第一辆车 ",更是很多中国人的情怀记忆。
进入 21 世纪的电动汽车时代,受困于早期原生纯电平台、三电技术尚未成熟,以及成本与规模无法均衡等限制,纯电小车要么价格过于昂贵,如售价 30 多万元的宝马 i3;要么就是集中在入门廉价市场,如奇瑞小蚂蚁、五菱宏光 MINIEV 等。
这些纯电小车,不仅在续航、动力等核心性能上存在明显短板,也难以形成与经典燃油小车相匹敌的产品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但从 2025 年开始,一批真正具备 " 重塑市场格局 " 精品纯电小车,已正式驶入赛道,准备创造新的传奇。
smart、ID.Polo,还有 ID.Buzz
2025 年 9 月,慕尼黑车展上,smart 宣布推出纯电两门两座车型 smart。这意味着,最具 smart 精神的经典车型 smart for 2 即将 " 带电 " 重生。
smart- 奔驰设计团队操刀设计,基于专为超紧凑车型打造的全新架构生产,配备同级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正处于最终设计与开发阶段,计划在中国进行生产。
消息一出,不少人直言:这才是 smart 该出的车嘛!
这并非第一款电动 smart 两座车型,早在 2007 年 smart 品牌就曾推出 Smart Electric Drive 车型,该车主要在美国市场销售。
不过,受限于轴距长度,这款车的最后一代车型仅配备 16.5 千瓦时的电池,在北美 EPA 循环下续航里程最高只有 58 英里(约 93 公里)。
全新 smart Electric Drive 卷土重来。它将在 2026 年底正式首发,登陆中国、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
smart 品牌全球公司 CEO 佟湘北表示,现在正是重塑 smart 品牌城市汽车标杆的绝佳时机。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今年慕尼黑车展上,大众 ID.Polo 伪装车、ID.EVERY1 概念车正式亮相,尤其是前者," 借力 " 传奇经典燃油车型名称,标志着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汽车已进入 2.0 时代。
ID.Polo,是 2023 年亮相的 ID.2all 概念车的量产版。当初概念车发布时,大众就宣布计划在 2025 年推出量产版本并于 2026 年正式上市。此番在慕尼黑,量产版如约而至,并收获一个更有情怀的名字。
其实,从它原来的命名也能看出,ID.2all 定位低于 ID.3,后者有电动高尔夫之称。在大众燃油车体系中,高尔夫定位高于 Polo,因此,ID.2all 命名为 ID.Polo 也顺理成章。
更契合 Polo 家族体系的是,大众还将推出速度更快、动力更强劲的 ID.Polo GTI 版本。
" 像 Polo 这样的车型展现了名字的强大力量:它代表着可靠性、个性和历史。正因如此,我们再次为我们的 ID. 车型赋予能够激发情感、扎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名字。" 大众汽车品牌管理委员会成员马丁 · 桑德 ( Martin Sander ) 说," 电动汽车不仅应该具有进步性,还应该方便易用且个性化。"
大众 Polo 于 1975 年推出,是大众汽车品牌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车型之一。截至 2025 年 5 月,Polo 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 2000 万辆,自 2002 年首次亮相中国至 2025 年 5 月,累计交付量也已超过 200 万辆。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在纯电动车型命名上,利用 Polo 的品牌效应不但合情,而且极为明智。
大众旗下另一款电动车型 ID.Buzz 同样体现了这一逻辑。进入电动化时代后,大量大众粉丝呼吁复活经典的 T1 车型,ID.Buzz 正是在这一诉求下,以纯电形态让 T1 的经典基因得以延续的 " 重生 " 之作。
"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我们的身份,从大众的身份中汲取个性。" 大众汽车设计总监安德烈亚斯 · 明特(Andreas Mindt)说," 保时捷是所有车型中速度最快的;兰博基尼是所有车型中最具侵略性的;Cupra 是所有车型中最酷的;而我们(大众品牌)又是什么呢?我们有机会成为最受欢迎的。"
老牌车企把往日荣光推向未来
如何定义 " 最受欢迎 " 的车?每个人回答恐怕都不同,但大众的确非常善于打造 " 最受欢迎的车 "。
前文已经提到,大众甲壳虫不仅是大众汽车史上最成功的车型之一,更在全球汽车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甲壳虫受欢迎的原因,并非来自零百加速、车内空间或发动机技术等硬核参数,其核心吸引力恰恰源于其独特设计与品牌情怀。
这种 " 因喜爱而选择 " 的特质,成为大众甲壳虫能够跨越时代、跨越文化收获 2350 万粉丝的关键。用 2025 年流行的话说,就是它能够为喜爱它的人提供情绪价值。
进入电动汽车时代,大众希望打造电动化时代最受欢迎的车,于是,开始推出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 ID. 家族电动汽车,但是除了 ID.3 外,大多 ID. 家族电动汽车不具备广泛市场影响力。
原因很简单,受限于智能化层面的明显短板,无论是车机交互的流畅度、辅助驾驶的功能性,还是软件迭代能力,再加上成本压力,均与特斯拉及中国头部新能源品牌存在差距。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的高管们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在电动车时代让品牌重获世人的喜爱。
" 这就是我们把我们知名品牌推向未来的原因,ID.Polo 只是一个开始。" 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兼汽车制造商管理委员会成员托马斯 · 谢弗 ( Thomas Schaefer ) 表示。
如果说 2019 年发布的 ID.3 作为大众 MEB 平台的首款纯电车型,开启了大众第一代原生纯电平台时代,那么 ID.Polo 则代表着大众新一代电动汽车的起点。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ID.Polo 还可能是大众汽车品牌首款利润率与内燃机汽车相当的纯电动汽车。
ID.Polo 是大众 MEB Entry 前驱平台的首款车型,定位为 2.5 万欧元级别(作为对比,大众 ID.3 上市时欧洲售 4.3995 万欧元起)。
MEB Entry 前驱平台,意味着不同于后轮驱动的 ID.3,ID.Polo 将为前轮驱动车型(这也是当今主流电动汽车更常见的设计),让电驱系统、变速箱等可以更加高效地集成,释放更多座舱空间并提升能效。
因此,ID.Polo 得以搭载功率达 166 千瓦 /226 马力的电机,续航里程可达 450 公里(WLTP 工况),换算为 CLTC 工况约为 562.5 公里。
与 ID.Polo 一同在慕尼黑车展亮相的 ID.EVERY1 概念车,同样出自 MEB Entry 前驱平台。相比 ID.Polo,这款概念车引发的关注更大,因其尺寸更小,量产版价格直接下探至 2 万欧元级别。
大众对 ID.EVERY1 量产车型寄予厚望,将其视作阻击中国电动汽车在入门纯电市场扩张的核心产品。这款车计划在 ID.Polo 上市后的第二年(即 2027 年)正式推向市场。
这些纯电小车希望恢复品牌往日的荣光,但是它们迎战的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新一代纯电小车。
中国小车排队进入 next level
中国品牌新一代纯电小车,已经彻底摆脱廉价感,互相比拼着高级感和精致感,试图俘获城市个性化用户的心。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在 2025 年 9 月的慕尼黑车展,地平线的展台上,蔚来汽车一辆白色 firefly 萤火虫车型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
当地时间 2025 年 8 月 14 日,firefly 萤火虫在欧洲正式开启交付,率先落地挪威和荷兰市场。不同于 firefly 萤火虫在国内走亲民路线,该车在荷兰的起售价为 2.99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25.12 万元)。
firefly 萤火虫标配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具有领先的辅助驾驶技术,这是此前欧洲 4 万欧元纯电车型都少见的配置。可以设想,凭借智能化优势,firefly 萤火虫在欧洲仍属于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
后续,firefly 萤火虫通过国家总代理模式加速拓展全球市场,计划进入比利时、丹麦、奥地利、匈牙利、葡萄牙、希腊等 6 个国家。
尽管 Firefly 萤火虫尚未在德国上市,但在慕尼黑的蔚来展厅内,这款车已进店陈列。有趣的是,即便 Firefly 萤火虫被放置在展厅最里侧的位置,仍有不少顾客一进店便径直走向它。
如果说如果 firefly 萤火虫在欧洲受到如此关注本属题中应有之义的话,那么它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则远远超乎人们预料。
因为蔚来汽车 2025 年又深陷生死存亡关头,firefly 萤火虫不得不率先在国内上市,孰料,上市后 3 个月就完成交付 10000 辆。在销量榜上已经将电动 MINI COOPER 和 smart。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原来 firefly 萤火虫在海外市场准备增加增程车型,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此计划。相信,firefly 萤火虫在欧洲将成为本土品牌强有力的对手。
看准精品电动小车市场的还有奇瑞,它也打算复刻经典,让传奇车型 QQ" 带电重生 "。
在 2025 年 8 月底开幕的成都车展上,奇瑞官方宣布,全新 QQ 将成为一个独立品牌,并在未来推出多款车型,包括当时亮相的 QQ3 和此前在上海车展已经亮相的全新 QQ5。
与全新 smart,全新奇瑞 QQ 产品与老款车的链接只在于名称和基因,其技术平台和外观内饰,都经过重新设计。比如,全新 QQ3 基于 T12 纯电架构打造,专为 A0 级及以下纯电车型设计。
全新奇瑞 QQ 产品上市后,直接竞争对手包括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2024 年 10 月上市的吉利星愿目前稳坐中国汽车销量榜榜首,2025 年 8 月单月销量达到 46057 辆。
吉利星愿并非像奇瑞 QQ 一样有燃油车时代的品牌基础,但能够在市场上一炮而红,离不开领先同级的产品力:在 6 万 -10 万元价格区间,提供了 410km 续航、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等越级配置,全系标配魅族 Flyme Auto 智能座舱系统,搭载国产 7nm 制程芯片。
对于吉利星愿成为中国精品小车进入 next level 的一大现象级产品,上汽乘用车表示不服。
2025 年 8 月 29 日,全新 MG4 成都车展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 6.88 万 -10.28 万元,置换限时补贴价为 6.58 万 -9.98 万元。上市 24 天实车交付突破 10000 辆。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全新 MG4 正按照月销 2.5 万辆排产,联想到此前这款车寥寥几百辆的月销量,眼下的这个结果令人惊叹。
电池成本下降让一切成为可能
支撑中国车企在纯电小车市场发力的关键原因,主要是原生纯电平台技术进步、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
动力电池一直是一辆电动汽车成本的关键因素。2022 年,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电池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大幅提高,部分纯电动汽车中该比例可达 40%~60%。
这也直接导致销量火爆的欧拉黑猫、白猫两款车当年直接停产。
" 黑猫和白猫这两款车型月销量虽然达到了 2 万多台,但每台亏损 1.3 万元,年度亏损高达 26 亿元,我们不得不忍痛停产。"2024 年 8 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当年作出如此选择的原因。
魏建军当时还说:" 长城汽车的产业链既广又深,垂直成本比谁都低。" 换言之,如果在这个市场,长城赚不到钱,其他人也很难赚到。
因此,纯电小车如果成本下不来,续航表现又上不去,在市场上只能依赖更低的价格赔本赚吆喝。事实上,当时出手纯电小车的品牌也并不多。
如今,随着碳酸锂价格从 2022 年的峰值回落,以及主流体系电池技术基本成熟和规模效应的持续影响,纯电小车有了更好的生存土壤。
成本方面,从 2024 年开始,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已经从 0.6 元 /Wh 下降到 0.33 元 /Wh 左右,三元锂电池也从 0.85 元 /Wh 下降到 0.42 元 /Wh 左右。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动力电池成本在整车成本上的占比从原来 50% 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杰兰路数据预测,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将从 2024 年的 28% 降至 2030 年的 19% 左右。
能量密度方面,2025 年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能够达到 280-350Wh/kg,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行业水平也来到 200Wh/kg。这让电池包减重的同时续航里程也得到提高,再加上电驱技术的进步,能耗大幅下降,有些车企已经能够做到每度电跑 12 公里,如此一来,纯电小车的续航能力已经不是问题。
比如,吉利星愿提供 30.12 度和 40.16 度电两种容量版本,分别达到 310km 和 410km 的 CLTC 续航里程;比如,全新 MG4 搭载 42.8 度电 CLTC 续航里程达到 437 公里,53.95 度电的版本续航里程则达到了 530 公里。
再加上当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越来越强大,中国电动车车桩比已经到达了惊人的 2:1,小车电动化已经越来越被接受,而且随着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也让智能配置 " 下放 " 至小车成为可能。
比如 firefly 萤火虫搭载高通骁龙 8155P 芯片,为智能交互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智能伙伴 lumo 在底层能力上复用了 NOMI GPT 能力并接入 AI 大模型数据。
正是基于这样越级的产品力和亲民的价格,让中国的小车去欧洲和大众们正面竞争成为可能。
那么,此时长城汽车欧拉品牌是否考虑升级复活黑猫、白猫呢?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