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弄。120 分钟不停的卖弄。" 导演王晶的一句话,把国庆档大片《风林火山》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他看来,这部集结了金城武、梁家辉等影帝的作品,根本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消耗演员 —— " 王家卫压榨演员能榨出高度,这部片里所有人都像被合约捆着,只能勉强把戏演完,反正怎么也演不好 "。
更诛心的是他那句 " 没有富有的父亲,估计这片子根本拍不完 "。王晶特意点出,不止《风林火山》,连麦浚龙早年的《僵尸》《复仇者之死》,恐怕都难见天日。这番话没指名道姓,却把 " 富二代任性拍电影 " 的质疑摆上了台面。
无独有偶,演员陈百祥的吐槽更直白。他直言自己没看也看不懂这部片,最羡慕的是麦浚龙手里的 4 亿资金:" 要是给我 4 亿,我能拍 40 多部戏!" 两位香港影视圈 " 老人 " 的连番炮轰,让这部本就票房惨淡的电影,彻底陷入舆论漩涡。
4 亿烧出的 " 灾难 ":从史诗梦到票房惨案
谁也没想到,这部筹备 7 年、投资 4.5 亿港元的 " 港片救市之作 ",会变成国庆档最大的笑话。上映 4 天票房刚过 4000 万,排片占比跌到 5.2%,猫眼预测最终票房不足 1 亿,算下来要亏超 3 亿。
麦浚龙的 " 野心 " 早从预算里藏不住。最初计划 1.5 亿港元,结果越拍越疯:在惠州搭 6 万平方米的景,1:1 复刻铜锣湾街道;为了拍雪夜戏,下雪机每天烧掉一辆奔驰 C 级的钱,觉得不够 " 悲 ",还硬等冬天补拍,直接拖垮了演员档期。
演员成本更是夸张,金城武一人拿走三分之一片酬,三年拍摄光酒店套房就花了两千万,加上刘青云、古天乐等大咖的酬劳,光演员支出就占了大半预算。
可钱没花在刀刃上。原本计划拍四部曲,拍到中途资金链断裂,只能砍成一部,180 页剧本缩到 110 页,人物关系乱成 " 蜘蛛网 "。
金城武在片中出场 20 分钟,台词不到十句,全程靠眼神 " 打酱油 ";刘青云的支线被剪得只剩背影,粉丝调侃他演了个 "NPC"。难怪观众吐槽:" 花 4 亿看了场 MV,黑白滤镜加慢镜头,还以为放映机坏了。"
压榨不止是 " 累 ":替身上吊 1 分钟,影帝集体翻脸
王晶说的 " 压榨演员 ",远比 " 累 " 更可怕。港媒曝光的幕后细节里,最惊悚的是那场 " 吊颈戏 ":任贤齐的替身在无防护措施下被真吊,原定 10 秒的镜头,麦浚龙硬是不喊停,直到替身挣扎到昏迷才罢手,送医后保险公司直接拒赔,当天超支七位数。
这事彻底惹毛了剧组。任贤齐当场要和导演动手,之后拒绝补拍,戏份全被删,海报上还留着他半张脸;金城武也力挺任贤齐,跟着罢演;古天乐原本答应客串,一听要补拍连夜飞马尔代夫,经纪人放话 " 免谈,除非加钱 "。
连武术指导熊欣欣都忍不住骂街:" 我设计的 90% 动作被剪,署名都没有,这戏玩命给谁看?" 最后直接骂麦浚龙 " 心理变态 "。
梁家辉的吐槽更扎心。宣传期被问感受,他翻着白眼说:" 等我百年之后,也许才能看见导演剪辑版。" 这话戳破了最尴尬的真相:演员们不过是导演 " 自我表达 " 的工具,连作品完整性都保障不了。
从 " 黑马 " 到 " 笑柄 ":富二代的艺术梦该醒醒了
谁都记得,2013 年麦浚龙凭《僵尸》惊艳影坛,拿金像奖、闯国际电影节,让大家以为港片出了个 " 天才新人 "。
可《风林火山》暴露了短板:没有王家卫的功底,却学人家玩晦涩;没有杜琪峰的叙事能力,偏要硬凑史诗格局,被影评人骂 " 得了王家卫的病,没有王家卫的命 "。
更讽刺的是,这部号称 " 国际认可 " 的电影,戛纳首映后海外发行商集体失踪,Netflix 谈判代表看完只问:" 有没有 90 分钟版本?"
国内观众更直接,有人中途退场,有人调侃:" 比《扫毒 3》差几万个《731》,建议导演重看几百遍烂片学底线。"
如今再看王晶那句 " 真羡慕导演 ",满是反讽。麦浚龙确实有任性的资本 —— 父亲麦绍棠拉来银都、邵氏等公司接盘,才没让项目烂尾。但电影从不是 " 富二代的玩具 ",陈可辛、许鞍华也出身优渥,却靠敬畏行业赢得尊重。
当麦浚龙把生命当 " 道具 ",把影帝当 " 背景板 ",4 亿烧出的就不是艺术,而是行业的反面教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