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 日,香港金管局向公众披露,截至 9 月 31 日,共有 36 家银行、科技巨头等提交了稳定币牌照申请材料并进入金管局审查程序,预计将于 2026 年初公布第一批持牌人。根据公开渠道消息,第一批牌照持牌人数量较少,金管局将会限定在个位数范畴(参考香港证监会首次发给交易所 VATP 牌照的模式,即使只发一两张牌也并不奇怪),而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申请人无法 " 跃过龙门 "。
今天飒姐团队就与大家聊一聊,此次稳定币牌照申请之争可能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36 家首战告捷,半数已 " 出师未捷 "
10 月 1 日香港金管局虽然披露了进入审查程序的主体有 36 家,但是并未公开具体名单。不批露的主要原因,金管局此前已强调过:"表达意向或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以及金管局与相关机构的沟通,只是申请牌照的过程,并不构成对任何机构的批准,也并非对其获批牌照前景的任何认可。" 所以,为了避免某些主体不当宣传使得公众产生误解,金管局对名单不予公开。
自从香港《稳定币条例》出炉并且牌照申请条件明晰后,飒姐团队就曾与监管机关和多位消息人士有过沟通,并在此前的文章中反复强调:基于稳定币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只有体量大、业务广且资质好的金融、科技、零售等行业巨头,有希望在牌照发放初期 " 上岸 "。简言之,这就不是一般企业能玩的游戏。
如今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消息果然印证了我们的猜想。
不久前的 9 月 1 日,金管局曾对外透露,截至今年 8 月共收到了 77 份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材料,提交申请材料的主体包括:银行、科技企业、证券 / 资产管理 / 投资公司、电商、支付机构和 web3 独角兽等等。
如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77 家(至少)就直接 " 腰斩 " 为 36 家。结合此前金管局 9 月 " 放话 ":" 已陆续安排与表达(申请稳定币牌照)意向的机构会面,希望这段期间的沟通有助这些机构认真评估其发行稳定币计划的必要性和成熟程度,从而决定是否提出正式申请 "。可知,在初筛阶段,金管局很可能就已经 " 劝退 " 了半数的申请主体,其中不乏许多一开始声势浩大向市场宣告申请稳定币的知名巨头,稳定币牌照首战竞争之激烈、合规要求之高,可见一斑。
这不由让飒姐团队想起来之前市场上曾传言,某东旗下的区块链公司和某里旗下的数字科技公司均因合规要求过高,申请时机尚不成熟而退出了首批牌照的申请队伍。现如今来看,消息可能并非空穴来风,暂时退一步未必不是明智之举。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第一批牌照本来发的就少,那不如站旁边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吃这个螃蟹的。
首批稳定币牌照,谁更有机会?
如前所述,香港金管局基于一贯的谨慎态度,首批发出的稳定币牌照确定为个位数,那么,在众多申请人中,谁更有机会?
飒姐团队认为,首批持牌机构很有可能是大型国资银行,或银行 + 零售 / 银行 + 科技巨头的联合体。
我们根据金管局披露的消息可知,36 家稳定币牌照的申请人主要是银行、科技巨头、金融机构和一些 web3 公司,这一结构也符合市场对于初次申请人的预期,毕竟稳定币沙盒三巨头就已经充分说明了香港监管机构的选择倾向。
实际上,根据《稳定币条例》香港稳定币牌照的申请标准其实并不困难,甚至一个小有实力的公司努努力都能达到,具体飒姐团队简要总结如下:
如果只看纸面实力,飒姐团队相信,别说 36 家,就是被劝退的另外 41 家也绝对有实力达到上述要求,但可惜的是,很多游戏规则并不简单的写在纸上。
飒姐团队之所以看好银行,是基于传统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和 24 小时安全监测建设上的基本功。这主要是因为,稳定币在监管眼中并不是一个 " 产品 " 而是关乎香港甚至我国金融未来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这就注定了持牌稳定币的发行必须以 " 合规发行 " 为主,而不能是 " 去中心化发行和自治流通 "。因此,类似某东和某里这种科技巨头,虽然不缺技术、不缺市场,但在金融安全,特别是海量精细 KYC 和反洗钱反恐融资、全天候监测方面,却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无法相比。
同时,相关金管局毕竟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 " 亲妈 ",对各家银行非常熟悉,具备较好的信任基础,科技巨头们现在还略有一种 " 别人家的孩子 " 的味道,短期内想要说服金管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金融安全兹事体大,日久才能见人心。
当然,科技巨头想要快速入局也不是没有 " 捷径 " 可走,联合体就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以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 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 香港电讯(HKT)联合体为例,三家组成的联合体目前已经成功进入香港稳定币沙盒进行测试。
渣打自不必说,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反洗钱合规方面不存在短板。香港电讯伙伴们应该也比较熟,他家是香港知名的电信基础设施提供商,本地电话、宽带接入等基础服务覆盖了香港近 90% 的住户。安拟集团公众可能不太熟悉,他家其实是一个做 IP 手游起家的公司,早期与很多全球知名 IP 合作打出了名声,在 20 年前后 NFT 和 GameFi 最火的时候入局 Web3 链游,做的也是有声有色。这样一个三合一集团兼顾了金融安全、市场、技术、用户等各类监管所喜闻乐见的因素,作为第一家进入稳定币沙盒的主体也就不奇怪了。
写在最后
最后,飒姐团队还要为伙伴们分清两个概念:稳定币牌照和稳定币沙盒。
很多伙伴误以为进入稳定币沙盒是持牌的前提,或者进入沙盒就能稳拿牌照,实际上这两个观点都不对。香港金管局对于沙盒的定位是 " 稳定币发展早期监管与市场的对话窗口 ",通俗的说,类似小白鼠。所以金管局早就明确过,沙盒与牌照无直接因果关系,进入沙盒不意味着获牌,甚至不意味着获牌的概率更大,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的最终方案更能合规 + 持续合规。
当然,沙盒里的三家肯定是有先发优势的,毕竟别人还在方案设计阶段,这三家的币都已经发出来测试了,想必未来大概率会有一 " 牌 " 之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