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好卖了,票房不卖座,酒店也空了。
国庆档背后
都知道房地产必须挤泡沫了,如今才知道挤泡沫的过程,有多痛。
今年的国庆中秋档期就出现了比较有意思的场景——
一个是国庆中秋期间,非常热门的旅游圣地,酒店空了,帐篷满了,游客不住酒店,而是选择了更经济的帐篷露营。
一个是国庆档的电影总票房回到 10 年前。国家电影局 10 月 9 日发布,2025 年国庆档电影票房 18.35 亿元,整个国庆假期虽然破 18 亿票房,但同比下滑 14%,而今年的国庆档还多一天假期。
还有一个是这个国庆假期的人均消费金额。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 8.88 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 8090.06 亿元,人均每日消费 113.9 元,同比下滑 13%。
电影票房不卖座、酒店空了,看上去和房地产没那么 " 直接挂钩 ",但背后都是老百姓的钱袋子、日常消费习惯在串着。
电影票房收缩的底层逻辑是近年的电影行业投资端不畅,产能不足;国庆假期年轻人光旅游不花钱的底层逻辑是收入缩水,景区酒店涨价,失去性价比,不如自带帐篷、自备食物更能降低旅游的成本,最终还是与经济息息相关。
经济的循环是投资创造收入,收入又拉动消费,而消费又将会带动企业收入,进而拉动企业投资。
而过去经济中,投资领域最大的驱动器就是房地产。
当这个驱动器暂停了,在其他领域自然也慢慢跟着按下暂停键。
消费的背后又是居民的收入,于是行业收缩,收入减少,消费的需求自然也就缩减。
所以,可以看到,近十年国庆中秋档期的电影票房高峰期,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的高峰期高度重合。
只不过有的行业先调整,有的后调整,而房地产就是那个率先调整的那个。
酒店、电影这些文娱消费折射出的不过是房地产这家马车静下来的转型阵痛。
假期效应
虽然与假期消费最直接相关的领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场面,但房地产该有的假期效应,还是表现的挺明显。
假期复工第一天,各大楼盘无一例外都对外宣发了假期的业绩喜报——
北京的新房,据说打了个漂亮仗,有的超 6500 组客户到访,有的卖了 4 亿,有的 16 套就卖了 1.6 亿。
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披露,2025 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10 月 1 日至 8 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网签总量 418 套。
广州的新房,几乎要杀疯,清一色的 " 战报 + 晒单 ",有的假期第一天就卖了 10 套,有的首日到访 200+ 组,有的喊出节后回收折扣,还有的整个国庆假期卖了十几亿。
据广州市住建局公布的(10 月 1 日 -8 日)全市商品房成交情况,国庆期间全市新房国庆到访 4.27 万组次,认购 2004 套,环比增长 394%。
深圳的新房,喜报也满屏,有的 8 天假期累计接待 1.2 万人次,有的狂销 110 套,还有的揽金 3 亿元。而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国庆期间(10 月 1-8 日)深圳新房累计网签 264 套,其中住宅为 219 套,而去年新房国庆期间累计网签 189 套,其中住宅 146 套。
可见,为了 " 银十 " 业绩,各大城市的新房都铆足了力气,想尽办法促销去化,而在节前,各大城市也陆续强化了楼市政策刺激。
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 月 1 日 ~8 日,北京新房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52%,深圳新房日均成交同比增长 22%。同期,广州方面则同比下降 4%。
但新房放烟花的背后是二手房刹车踩到底。
新房和二手房冰火两重天。
北京二手房,2024 年 10 月 1 日 -8 日网签 497 套;2025 年 10 月 1 日 -8 日网签 148 套。
而一些核心区典型的小区成交价格,也肉眼可见地出现调价。
比如位于北京海淀区的 2025 年 10 月成交一套 48㎡的 1 居室,成交价 333 万,而同户型 2021 年 3 月成交价为 620 万;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双榆树东里 2025 年 10 月成交一套 39㎡的 1 居室,成交价 301 万,而同户型在 2023 年 3 月成交价 542 万;
位于北京西城的北露园 2025 年 9 月成交一套 43㎡的 1 居室,成交价 326 万,而同户型在 2022 年 9 月成交价 635 万。
深圳二手房,2024 年 10 月 1 日 -8 日网签 310 套;2025 年 10 月 1 日 -8 日网签 95 套。
而典型的小区,成交价格已经不用多说,调整幅度 50% 的并不鲜见。
比如曾经深圳西部宝安沙井的标杆神盘博林君瑞,2018 年开盘 4 万 +/ 平,2021 年成交高峰 8 万 +/ 平,2025 年最低成交价 3.66 万 / 平;
比如位于龙华梅林关的典型小区龙悦居四期,如今 63 平左右的户型,成交价 275 万左右,而 2021 年 1-2 月同户型成交总价可以去到 700 万 +。
位于光明区的光明一号,今年 8 月和 9 月成交的约 88 平及 81 平成交总价已经不到 270 万,单价也在 3 万 / 平左右跳动,而同户型 2020 年 11 月及 12 月的成交总价去到 520 万 +,单价在 6 万 +/ 平。
广州方面的二手房不光是挂牌的 " 笋盘 " 多,网红豪宅成交价有的也新低。
比如位于广州塔下旁的豪宅盘珠江帝景,今年 8 月成交一套约 133 平户型,成交总月 648 万,折合单价约 4.88 万 / 平,但 2022 年小区同户型曾成交一套 1235 万(折合 9.2 万 / 平)房源。
再比如位于广州天河的远洋天骄,9 月成交一套约 75 平户型,成交总价约 252.5 万,折合单价约 3.35 万 / 平,而同户型 2021 年 3 月和 4 月成交需要 440 万 +/ 套。
这样的成交,放在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但也可以看出,各个城市如今的二手房现状,在新房的火热压制下,笋盘成交也更明,市场的博弈并未停歇。
作者 | 飞天小女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