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辞职后,其三叔发声:她被水军害了,娃哈哈不是宗家的
周五中午,享誉海内外的中式餐饮企业 " 鼎泰丰 "(Din Tai Fung)发布公告称:官方微信商城将于 2025 年 11 月 30 日停止营业。
据了解,此前鼎泰丰已经关闭多家中国大陆线下门店,目前在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地还有部分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业务渐弱相比,鼎泰丰的海外业务可是 " 东边不亮西边亮 ",刚刚拿下了一个美国市场冠军!
全美连锁餐厅单店销售冠军
对于餐饮业来说,单店销售额是衡量企业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来说就是决定这家店火不火,火了才有赚钱的机会。
据美国管理咨询公司 Technomic, Inc. 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 年,鼎泰丰拿下了美国连锁餐厅平均每家门店销售额的冠军,单店年销售额高达 2740 万美元,而去年鼎泰丰在全美仅有 16 家门店。
这个单店年销售额数字几乎是榜单上第二名高端牛排馆 Mastro's Restaurants 的两倍,几乎是高端餐饮集团 Nobu 的三倍。
鼎泰丰来自中国台湾,主打中国风味的小笼包和蒸饺,经过 25 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这一壮举。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美国快速扩张
25 年前,一家只有 19 张餐桌的鼎泰丰餐厅在洛杉矶郊区的一家购物中心开业。如今,它已在美国拥有 17 家分店,并且还有更多分店即将开业,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连锁餐厅。
鼎泰丰总部位于台北,在全球拥有超过 165 家分店,在各大洲拥有众多忠实粉丝。
鼎泰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 1948 年,当时 21 岁的杨秉彝离开家乡山西省,前往台湾岛。在台北,杨秉彝开始为一家名为恒泰丰(Heng Tai Fung)的公司运送食用油。杨秉彝结婚后,他和妻子攒够了钱,买下了这家食用油公司,销售一直很好。
不过,20 世纪 70 年代初超市出现,食用油公司的销售额大幅下降。于是,他们把店里的一半改成了卖小笼包,并将名字的第一个字改为 Din(鼎),即 " 锅 "。很快,这个家就变成了一家正式的餐馆。他家的小笼包因手工擀面、馅料扎实、" 黄金 18 褶 " 而广受好评。
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鼎泰丰在二代掌门人杨纪华的管理下,逐步开启海外拓展的步伐,先后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地开有分店,吸引了很多客人。许多名人,如梅尔 · 吉普逊、苏菲 · 玛索、成龙、巩俐、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成为鼎泰丰的座上客。1993 年,鼎泰丰曾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 " 世界十大美食餐厅 " 之一。
近年来,鼎泰丰全球扩张速度加快。2024 年,鼎泰丰在新加坡、迪拜、泰国普吉岛、马尼拉以及加州安纳海姆迪士尼乐园开设了分店,并在曼哈顿开设了一家东海岸旗舰店。
2025 年,鼎泰丰新增了十多家分店,包括位于温哥华和加州圣莫尼卡的北美分店。
2026 年,鼎泰丰计划在加州再开设两家分店——尔湾和布雷亚,以及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此外还有许多国际分店。
和在中国国内不同,鼎泰丰在美国都是大店,大得夸张。纽约店面积 2300 多平米,迪士尼店 680 多平米,还有一家最大的拉斯维加斯店,面积约 3000 平米。即便如此,每家店也经常有消费者排长龙,生意火爆。
目前,鼎泰丰圣莫尼卡店每天可以卖出超过 1 万只小笼包,而纽约店的销量更大。
尽管多年来很多商家向鼎泰丰申请特许经营许可,但杨氏家族执着于质量控制,拒绝了大多数邀请。
据公司代表称,除了位于拉斯维加斯的 ARIA Resort & Casino 餐厅外,大多数北美分店均为公司直接拥有。
目前,鼎泰丰北美管理团队密切关注 Yelp 和 Google 上的评论,公司奖金与好评挂钩。鼎泰丰除了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营销活动。尽管它没有在 TikTok 上宣传,但照样爆红,热门帖子的阅读量高达数百万。
鼎泰丰北美管理团队第三代掌门人 Albert Yang 表示:" 我记得我把客人带到餐桌前,问他们:‘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五分之四的人会说:‘ TikTok ’。"
在美国爆火的三大原因
鼎泰丰是如何在美国火起来的呢?
首先,鼎泰丰没有硬搬中式菜单,而是侧重本土化创新。美国人更喜欢吃鸡肉,鼎泰丰就开发出了鸡肉馅的小笼包;美国不少中产都有素食需求,鼎泰丰就推出了素食馄饨。
其次,鼎泰丰迎合了美国对 " 异域高端餐饮 " 的需求,搞起了 " 明厨亮灶 ",拉近消费者与后厨的距离,不少美国人愿意排几小时队看师傅捏 " 黄金 18 褶 ",踩中了当地消费者的痛点。
第三,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的传播能力。TikTok 知名网红 " 黄瓜哥(Logan Moffitt)" 专注于黄瓜除了拌沙拉外的 100 种吃法。" 黄瓜哥 " 做了鼎泰丰的黄瓜复刻教学,并因此将这款菜品变成了网红小爆款。此外,巧克力流心小笼包蘸奶酪的新奇吃法也吸引了美国年轻一代的竞相模仿,引发病毒式的传播。
在中国大陆市场败北
但是,与北美市场的火热相比,鼎泰丰在中国大陆市场却没这么好过。
几乎是与进入美国市场同一时间,2001 年鼎泰丰进入中国大陆,一开始走特许经营模式,让北京恒泰丰和上海广成分别管不同区域,巅峰时开了 30 多家门店。但自 2023 年开始,鼎泰丰却迎来闭店潮,宁波、北京等地的门店接连关掉,现在全国只剩 14 家店,分散在仅 6 个城市里,甚至还没有美国门店的数量多。
据分析,之所以走到这一步,还是因为鼎泰丰在美国的致胜诀窍在中国大陆玩不转了。
首先,中式菜单无法引起大陆消费者的兴趣,无法产生像在美国市场那样的 " 异域 " 感受,缺乏新鲜感。" 明厨亮灶 " 也不再是与众不同的亮点。
其次,也是因为中式菜单的审美疲劳,无法通过社交媒体来扩大宣传。
最要命的是,鼎泰丰的价格太贵,被戏称为 " 小笼包刺客 "。
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海外,鼎泰丰始终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中国国内的鼎泰丰人均消费高达 150 元,美国鼎泰丰人均消费 55 美元,一屉小笼包价格在 17 美元到 21 美元。
以中国国内为例,一口一个的小笼包,价格基本在 6-10 元每个,半屉 5 个起售。鸡肉馅的,5 个 36 元;经典款的,6 个 46 元;丝瓜虾仁的,5 个甚至能卖到 50 元。
货品价格不便宜,但鼎泰丰的服务却没跟上,甚至还要加收 10% 的服务费,这该如何在性价比方面与其他中式餐饮企业竞争呢?
鼎泰丰在中美两国生意的兴衰变化,值得出海的餐饮人认真思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