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前天
执笔绘就丰收景 着墨勾勒振兴图 兰州加速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群众在什川古梨园里庆丰收

时下的兰州,秋色尽染,山川田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红古区花庄镇湟兴村的兴欣鲜食玉米加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给外地客商加工鲜食玉米,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糯香。皋兰县什川古梨园里,正拎着竹筐摘香水梨的魏至本说:" 摘下来的梨经过冷藏、熟化后就会由青转黑变成‘冻梨’,是冬天里待客的上好佳肴 "。永登县武胜驿、坪城等乡镇,满载西生菜、玫瑰精油、马铃薯种薯的车队,正在源源不断地将高原夏菜运往外地各大市场 ……

" 十四五 " 规划实施以来,兰州市农业农村系统以 1139 工作部署为牵引,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 经验,聚焦 " 八个美丽 ",做好 " 四篇文章 ",打好 " 三大战役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筑牢了 " 三农 " 根基。

优质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升级

地处黄河上游的兰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里孕育的农产品口味甘甜,特色优势明显,成了兰州农业产业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徐家山的葡萄、水源的白兰瓜、什川的软儿梨,以及兰州百合、高原夏菜、苦水玫瑰、七山羊肉、榆中菜花、皋兰禾尚头小麦、安宁白凤桃等兰州特色农产品风行市场,颇受消费者青睐。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 · 食品博览(交易)会上,兰州特色农产品凭借优良的品种、独特的风味和可靠的品质,让众多与会者争相品尝,采购商驻足洽谈。

不久前,皋兰旱砂西瓜、安宁白凤桃、永登七山羊等 9 件兰州农产品成功转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我市继兰州百合、苦水玫瑰之后再度新添的 " 国字号 " 金字招牌。这一利好消息对于我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衔接,尽快形成线上线下布局,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体系,推动高品质农产品绿色供给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我们就是要借助长春农博会等国家级农业展会平台,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近距离体验兰州特色农产品,感受‘甘味’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同时,全面客观展现兰州特色农业的多样性与优质化发展成果,让兰州优质农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兰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联农带农机制增强群众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 十三五 " 末(2020 年底),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0%、达到 57.43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7.7%、达到 14652 元,城乡收入比 2.74。2024 年底,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2%、达到 74.9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7.6%、达到 20018 元,首次突破 2 万元大关,城乡收入比 2.52,比 " 十三五 " 末缩小 0.22。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是 " 千万工程 " 在兰州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市布局乡村振兴示范带 49 条。2025 年,市委、市政府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列为入民兴办实事。2024 年建成的 " 烟雨兰山 "" 满城渔歌 " 等 15 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今年,在巩固提升 2024 年建成 15 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基础上,我市又启动 " 生态创新 "" 古渡河口 " 等 12 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面推进 42 个省市级和美乡村及 40 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我市紧扣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主线,过渡期内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截至 9 月 26 日,全市通过 " 一键申报 " 农户自助申请、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新识别监测对象 293 户 1067 人,监测对象累计达到 1890 户 6621 人,风险消除 1268 户 4391 人,风险消除率(户占比)67.1%,户均享受帮扶措施 4.5 项。

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方面,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保供水平。截至 9 月 26 日,全市共收获小麦 32.1 万亩,占实际种植面积的 99.07%,预计产量 7.25 万吨,占任务产量 110%;蔬菜 77.59 万亩,占实际种植面积的 79.53%,产量 178.1 万吨,占任务产量 80.74%。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 804.47 万头(只),出栏量达到 306.27 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 12.39 万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我市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加快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瓶颈制约,释放了经济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皋兰县作为全省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首笔交易。2025 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截至 9 月 26 日,2025 年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品种达到 12 种,交易额 3.96 亿元,累计完成交易额 8.61 亿元。《兰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千员带万社 " 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出台,引领合作社按照 " 五有 " 标准开启规范化运行阶段。

在持续助力农民增收方面,通过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大与天津协调对接力度,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今年以来,全市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21.28 万人,创劳务收入 60.72 亿元。东部省份消费帮扶金额 3.29 亿元,占年度任务 164.97%。全市 244 个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 10270 次、宣传政策 2889 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事难事 1764 件、化解矛盾纠纷 1162 个、筹措帮扶资金 599.52 万元,引进社会力量捐助 285.07 万元。

农业产业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

" 十四五 " 规划实施以来,我市聚焦富民强村,强化乡村发展支撑能力建设。以实施 " 扩量、提质、延链、增效 " 四项行动为载体,全力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

在实施扩量行动中,着力构建 "2547" 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统筹推进 25 条产业带、4 大产业集群、7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壮大 " 牛羊菜果薯药粮种 " 八大优势产业和 " 百玫瓜桃鱼梨面 " 七个地方特色产业,打造 "1173" 产业集群,全市 " 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 " 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在实施提质行动中,我市坚持稳生猪、扩牛羊、兴渔业、扶奶业一体发展,着力实施 " 百玫瓜桃鱼梨面 " 特色产业提升工程,起草完成《兰州市兰州百合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做大做强做优百合产业,打造出知名品牌;开展玫瑰产业攻坚年行动,编制《苦水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 — 2030 年)》,成立了兰州市玫瑰产业协会,举办 2025 兰州苦水玫瑰产业发展交流推介活动;成功申报 2025 年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项目 11 个,总投资 2.04 亿元。

在实施延链行动中,加快推进永登县树屏食品加工、榆中县农产品加工、榆中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等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皋兰县瓜菜、七里河区百合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5 个省级批准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前全面完成创建任务。皋兰县什川镇农业产业强镇进展顺利,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获批建设 2025 年农业产业强镇,总投资 7.99 亿元的牛羊产业博览园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市畜牧业全产业链深加工空白。农业产业实现全链条发展、多业态融合,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64% 以上,培育规上企业 17 家,其中营收 2000 万元以上 9 家、1000 万元以上 8 家。

在实施增效行动中,全市重点培育 4 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7 个省级 " 甘味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2 个 " 甘味 " 企业商标品牌,认定 " 三品一标 " 农产品 450 个,深入推进 " 甘味出陇 " 行动,扩大品牌宣传推广,提升 " 甘味 " 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今年以来,已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46.8 亿元,同比增长 9.9%。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正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

本报记者 张万宏 文 / 图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兰州 长春 夏菜 乡村振兴 幸福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