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10 月 11 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在昇世集团举行的新财富格局论坛上,就亚洲超高净值投资者的跨境资产配置和资产走势等问题,专访了昇世集团亚太区首席投资官陈敬维。
昇世集团作为新加坡持牌财富管理公司和家族办公室,在客户投资过程中扮演第三方投顾的角色,可代客户在私人银行账户内进行操作投资,但并不直接托管客户资金。其服务的客户多为亚洲超高净值投资者,这类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投资门槛约在 2000 万美元至 10 亿美元之间,更倾向于进行全球配置和寻找长期确定性高的资产。
陈敬维表示,除了股票、债券、黄金等传统的投资类别外,超高净值投资者通常还会考虑另类投资,例如对冲基金、私募基金、房地产基金、基建基金等。另外,超高净值投资者目前偏向投资黄金、AI(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对冲基金、新加坡房地产基金等资产。
以下为专访内容。
投资理念
经济观察报:超高净值投资者有哪些投资理念?
陈敬维:在投资期限上,超高净值投资者不仅关注 1 至 5 年的中期机会,更着眼于未来 20 至 30 年的长期资产增值,以及资产安全传承给下一代,因此短期内一天或一周的股市涨跌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
基于客户的这一核心需求,我们的投资策略聚焦于长期确定性机会,而非短期市场波动。
我们会重点把握未来 1 至 5 年乃至更长期的明确趋势性机会,例如当前的黄金、AI 领域,均属于这类大趋势机会。
在具体配置上,我们会通过多元化降低风险、保障稳健。一方面是资产类别多元化,配置黄金、对冲基金等与股市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平衡整体组合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地域多元化,不会将资产全部集中于美国或中国,而是会搭配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欧洲等不同地区的资产,实现全球范围的风险分散。
经济观察报:超高净值投资者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对冲基金?
陈敬维:会选择基金管理人的组合管理能力强、所属平台实力强及风险管控水平高的对冲基金公司。举个例子,目前我们的超高净值投资者比较青睐的是一个叫 " 千禧年 " 的对冲基金公司。他们投资的主要是基金份额,这类基金通常不公布持仓,即便公布,也多是两三个月前的信息,参考意义有限。在收益呈现上,不同基金的披露频率不同,有的按月披露,有的按季度披露,会定期告知投资者基金涨跌幅,并通过基金净值体现最终收益。对投资者而言,这类投资的吸引力在于,能直接获得由专业对冲基金团队能力带来的投资回报,且这种回报模式在其认知范围内是清晰且可靠的。
经济观察报:超高净值投资者为什么喜欢这类产品?
陈敬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 " 省心 ",把钱交给专业基金经理,不用自己盯市场,每月看净值就行;二是与市场的相关性较低,例如千禧年基金采用的是多策略对冲(Multi-Strategy Hedge Fund),背后可能有上百个基金经理独立操作,有的操作股票、有的操作外汇、有的反向对冲,哪怕市场波动,整体收益也相对稳定,预期年化收益率在 10% 至 15% 之间,而且回撤较小。
股票赛道
经济观察报:如果是直接投资股票,你们会向超高净值投资者推荐哪些赛道的股票?
陈敬维:我认为还是和 AI 趋势相关的投资领域。当前 AI 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尚未迎来爆发转折点,且整体可视为 AI" 大项目 " 的基建阶段,市场核心仍在比拼算力、芯片等基础能力,因此布局英伟达、台积电、荷兰阿斯麦、韩国三星等 AI 供应链中上游企业是合适的。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这些公司目前估值高吗?
陈敬维:从标的基本面看,以英伟达为例,其估值并不高,虽有人将其与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期的高估值(100 — 300 倍市盈率)对比,但英伟达当前盈利仍在高速增长,且具备实打实的盈利支撑,与泡沫期企业有本质区别。此外,英伟达芯片等产品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订单已排至 3 至 5 年后。
不过在客户层面,部分客户存在不同的投资偏好。有的认为相关标的看起来挺贵,且不喜欢购买股价处于历史高位的股票。针对这类客户,我们可提供非直接购买股票的替代方案,如通过衍生品、期权、结构性票据等工具,为客户提供向下缓冲,避免其在当前价格直接买入股票。
经济观察报:港股的机器人这类股票,你们会推荐吗?
陈敬维:超高净值投资者有关注机器人赛道,但很少直接投资。因为港股机器人公司多是中小盘,不符合超高净值投资者 " 稳健 + 高流动性 " 的需求。这些投资者的核心诉求是 " 不亏钱 ",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前景很好,但该领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 10 家相关企业中,最终可能仅有 1 家企业胜出,其余 9 家则会面临淘汰,而我们无法精准预判胜出者。这种 " 企业消失 " 的风险是超高净值投资者最不希望面对的,他们往往更倾向于 " 少赚一点,也要避免所投公司消失 "。例如,几年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某些教育股的经历,一夜间亏了 80% 至 90%,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资产的仓位很难补回来,所以他们更倾向确定性高的资产。
经济观察报:对于外卖行业,有观点认为因为行业 " 内卷 " 的问题,业绩未达投资者预期。对此,你们怎么看?
陈敬维:虽然有超高净值投资者会自行配置美团、京东等股票,因为它们本身也是行业龙头,但我们在主动推荐时,较少直接推荐这类标的。核心原因在于,从行业层面观察,这些企业所在领域的行业门槛和护城河相对较低,例如淘宝、京东、高德等模式的可复制性较强,竞争壁垒不高。考虑到客户普遍追求稳健投资,并倾向于长期确定性的机会,而当前外卖等相关市场仍处于红海厮杀阶段,竞争激烈且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我们更倾向于为超高净值投资者寻找那些行业格局已较为清晰、龙头地位明确、投资确定性更高的行业或标的。
其他配置
经济观察报:超高净值投资者会考虑哪些房地产基金(REITs)?
陈敬维:超高净值投资者现在挺喜欢新加坡 REITs。新加坡 REITs 起步很早,市场已经成熟,有几十只产品,覆盖中国、欧洲、印度等地区,还细分到数据中心、购物中心、医院等领域。这是因为新加坡房地产发展比较稳健,当地政府通过 " 调控灵活 + 财富虹吸效应 " 等手段,调节外国人购房税的幅度,一旦房地产市场遇冷,降低税收就能吸引东南亚、印度资金的流入。新加坡 REITs 产品采取每月或每季度派息,年化收益率在 4% 至 8% 之间,在新币低利率的环境下,超高净值投资者通常会配置 10% 至 30% 在组合里。
经济观察报: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你们长期看好吗?
陈敬维:我们从 2024 年 4 月就建议投资者加仓黄金,至今它仍是表现强劲的传统资产。
我们的逻辑很明确:一是各国央行持续增持,目前黄金在外汇储备中占比 20% 左右,低于历史平均的 28% 至 30%,还有空间;二是满足个人投资者抗通胀、分散投资的需求;三是处于美元降息周期,黄金 " 无利息 " 的缺点被弱化,吸引力提升,而且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下,黄金的避险属性会更突出,所有因素都指向黄金的向上空间还比较大。
经济观察报:对美元和其他货币怎么看?
陈敬维:我们不看好美元,它处于降息周期,今年可能再降两次,且美国政府也希望降息减轻国债利息压力。今年美元已经下跌很多,后续大概率还会走弱。其他货币如欧元、日元、瑞士法郎,我们会关注。因为有些超高净值投资者会选择加杠杆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借贷成本会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会盯着这些货币的汇率,避免超高净值投资者还款时货币大幅升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