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强镇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佼佼者,为其他镇域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近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 2025 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下称 " 报告 "),广东 134 个镇上榜,较去年增加 10 个,总数仅次于江苏、浙江,位居全国第三,镇域经济实力强劲。
" 这折射出广东省镇域经济‘头部引领、梯度突破’的发展格局。"广东省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技术组副组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研究所所长饶晖说,自 " 百千万工程 " 实施以来,通过典型镇培育,在千强镇数量上不断上升,镇域经济发展竞争力也呈现头部镇实力领跑全国、增长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大特征。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万亩罗氏沼虾塘。赖家乐 摄
新晋力量
高度集中在珠三角,粤北乡镇首次上榜
本次广东共有 11 个镇新增上榜,1 个镇掉出榜单。新晋力量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市,分别是广州、江门、肇庆、佛山,肇庆独占 5 席。
从新晋榜单不难看出,肇庆的镇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市五个新晋镇分别为:鼎湖区永安镇、广宁县宾亨镇、高要区莲塘镇、高要区蛟塘镇和封开县长岗镇。
鼎湖区永安镇智能装备产业园。马凯勇 摄
永安镇首次入选便展现出强劲动力,2024 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达 42.19 亿元,同比增长 17.9%,规上工业增加值 38.16 亿元,增长 27.3%,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广宁县首个入选千强镇的代表,宾亨镇虽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和革命老区,但却贡献了全县超过五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其工业总产值相比 2022 年增长了 23.68%。
广宁县宾亨镇工业总产值相比 2022 年增长了 23.68%。江先梅 摄
高要区莲塘镇与蛟塘镇的入选,则体现了重大基础设施对镇域能级提升的带动作用。莲塘镇因广昆高速、肇明高速、G324 国道贯穿全境,成为广佛肇 1 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广湛、珠肇、深南三条高铁在蛟塘镇交会,广州新机场选址落户,使其一跃成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 " 黄金走廊 "。
广湛高铁广州新机场站项目建设现场。赖家乐 摄
封开县长岗镇以全县 5.6% 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超 60% 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其以绿色建材为主导,打火机制造、绿色能源为特色的 "1+2" 产业发展格局,成功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半边天。
值得一提的是,粤东西北地区亦有 3 个镇凭借特色化发展路径新增上榜,分别为清远 2 席、河源 1 席。这也是粤北地区乡镇首次上榜。
清远的两个镇分别是清城区源潭和龙塘。源潭镇是 " 工业类专业镇 " 转型的标杆,2024 年 GDP 首次突破 80 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 118 亿元。龙塘镇则借助清远长隆这一顶流 IP,联动温泉、非遗等资源,2024 年接待游客超 70 万人次,走出一条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
清远清城龙塘镇借助清远长隆这一顶流 IP 走出产业融合发展新路。 南方 + 记者 曾亮超 摄
河源市的源城区埔前镇作为全市唯一上榜的乡镇,其 2024 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高达 538.4 亿元。同时,它坐拥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产值达 32.1 亿元;并依托 " 网红 " 项目春沐源小镇,每年吸引游客超 300 万人次,成功获评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成为 " 工业、农业、文旅 " 三轮驱动的典范。
河源源城埔前镇上榜千强镇。图为 " 网红 " 项目春沐源小镇。黄赟 摄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与 2023 年刚开始实施 " 百千万工程 " 时相比,广东上榜的建制镇数量增加了 21 个,增量主要来自粤东西北地区。" 这标志着‘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见效。" 饶晖认为,珠三角地区镇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粤东西北乡镇加速崛起,镇域经济发展提速明显,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作用将更加凸显。
头部引领
27 镇入围百强,千亿级强镇领跑全国
报告显示,镇域经济实力全国百强中,广东表现突出:前 10 强中占 3 席,前 20 强中占 6 席,前 30 强中占 11 席,共有 27 个镇跻身全国百强。
" 头部镇实力领跑全国。" 饶晖分析,广东拥有狮山镇、北滘镇、长安镇 3 个千亿级强镇,数量居全国首位。在 "2025 镇域经济 500 强 " 中,广东省占据 102 席,占比超五分之一,综合实力强劲。
在全国前十强中,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珠海市香洲区横琴镇和东莞市长安镇排名稳定,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九名,持续引领广东镇域经济发展。
作为拥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 " 中国第一镇 ",狮山镇锚定佛北战新产业中心、佛北城市中心的 " 双中心 " 发展战略。目前,该镇集聚了 1896 家规上企业,形成七大支柱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南海区约三分之一,接近佛山市的十分之一,它也是全国首个 GDP 突破千亿的镇。
佛山南海狮山镇是全国首个 GDP 突破千亿的镇。图为创兴精密钣金三维数字化质检中心。 资料图片
横琴镇则依托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国家战略优势,聚焦科技、金融、文旅、医药等 " 四新 " 产业,实现从休闲旅游向科创智造的高质量转型。" 澳门 + 横琴 " 的独特发展模式,为横琴镇在规则衔接、制度创新方面提供了广阔空间。政府实施具有竞争力的 " 双 15%" 税收优惠政策,成功吸引一批高质量企业落地,初步构建起 " 澳门研发 + 横琴转化 " 的产业协同模式。
作为东莞的 " 排头兵 ",长安镇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比重超四分之三,已形成两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24 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 1050.7 亿元,成为全省第三个 " 千亿镇 ",每平方公里 GDP 产出高达 11 亿元," 亩产效益 " 领跑全国,凸显了东莞 " 直筒子市 " 镇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优势。
位于东莞长安镇的 vivo 总部。资料图片
" 直筒子市 " 的优势在中山市小榄镇同样得以体现。以 " 中国脆肉鲩之乡 " 著称的小榄镇,将 " 一条鱼 " 打造成年产值超 15 亿元的产业链,通过智慧渔业、预制菜研发和文旅节庆推动三产融合,树立了农业产业化标杆。
作为商贸重镇,小榄位列全国千强榜第 32 位,是中山唯一入围榜单前 100 强的建制镇。全镇拥有 13 个 " 亿元村 ",28 个村集体收入平均超亿元,形成了从 " 亿元村 " 到 " 亿元村集群 " 的跃迁。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红宇认为,中山 " 亿元村 " 集群是城乡发展高度均衡的体现,也是实施 " 百千万工程 " 的目的所在。
中山小榄镇以 " 中国脆肉鲩之乡 " 著称。资料图片
总体来看,广东头部强镇在 2025 年全国千强镇榜单中表现突出,不仅数量占优,更在发展质量上形成多层次引领格局。镇域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共同勾勒出广东镇域经济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潜力
粤东西北仍需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纵观 2025 年全国千强镇榜单,广东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清晰可见。粤东西北仅有 9 个镇入围,占全省上榜数量的 6.7% 左右,且排名全部位于 400 位之后。
具体来看,粤东地区共 5 个镇上榜,也是非珠三角地区中平均排名最高的区域,主要是潮州、汕头和汕尾三地。其中,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排名第 457 位,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排名第 565 位,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排名第 622 位,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排名第 690 位,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排名第 712 位。尽管整体排名靠后,但粤东地区产业特色鲜明,民营经济活跃,展现出较强的内生动力。
在 " 中国瓷都 " 潮州,智能马桶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陈锦煌 摄
粤北地区共有 4 镇上榜,集中在清远、河源两市。其中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排名第 405 位,为粤北地区排名最高;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排名第 735 位;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排名第 886 位;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排名第 995 位。
这其中,清远石角镇实现全国千强镇排名的 " 五连升 ",从 2021 年的 801 位跃升至 2025 年的 405 位。其崛起的关键在于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依托广清产业园等重大平台,成功培育出多家百亿级企业。2024 年,该镇 GDP 增速高居全区第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相比之下粤西三市无一镇上榜,成为全省千强镇分布的 " 空白地带 "。
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南方 + 记者 曾亮超 摄
与珠三角前百、前十的顶尖强镇相比,粤东西北地区的强镇存在较明显的数量、质量差距。这是发展短板,也是潜力所在。" 百千万工程 " 的战略意图正是在此——清醒看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锚定目标、聚焦用力,一任接着一任抓。
如何借助 " 百千万工程 " 激发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潜力,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饶晖建议用好 " 四招 " ——
一是强化县域统筹联动,打破 " 单兵作战 ",构建县镇村协同格局;二是推动产镇融合,以空间重构与产业提质激活圩镇活力;三是优化人、地、钱要素配置,激活城镇发展动能;四是推动市场要素下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共建动力。
与此同时,广东应通过 " 科技驱动、绿色引领、改革赋能 " 三措并举,走出一条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镇域经济发展之路,让千强镇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