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李琳(化名)今年 32 岁,体检时查出乳腺和甲状腺结节,之后她尝试购买重疾险时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按照 " 标准体 " 来承保,被多家保险公司拒保,或者只能 " 除外承保 "。体检异常已经成为当代职场人的 " 标配 ",却也成为了购买保险时的 " 拦路虎 "。
李琳的案例并非个例,艾瑞咨询近期对职场人群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最新发布的《2025 职场人 " 健康负债 " 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揭示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35 岁职场人 " 健康负债 " 严重,三高、结节、颈椎病成 " 标配 ",重疾理赔同样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19-50 岁职场人中 35 岁以下约三成有重疾理赔经历。与此同时,职场人的重疾险拒保率达 37%,患肺结节、甲状腺疾病群体拒保率更超 40%,带病群体用户健康保障风险仍存巨大缺口。
月薪 2 万难抵重疾风险,7 成职场人陷健康负债困境
《白皮书》数据显示,现代职场人深陷高强度工作及生活压力,职场人普遍以 " 锻炼少、熬夜刷屏、饮食高油盐 " 的不良生活习惯透支健康,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健康负债正在成为职场人的隐形负担。
数据显示,超过 70% 的职场人体检结果亮起 3 项及以上红灯,易疲劳、睡不好、三高、结节、颈椎病成职场人标配,比例达 41%。另有 42% 职场人睡眠质量差,34% 免疫力较差易生病,33% 受脱发困扰。
经济压力方面,31-40 岁职场人面临多重负担。除了背负房租或房贷之外,83% 同时背负子女教育与父母医疗多重压力。31-35 岁职场人月均医疗支出金额达到 1060 元,是整体均值的 1.5 倍,患三高、结节等职场人群月均医疗支出也为平均水平的 1.1 倍。
《白皮书》还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即使月收入 2 万元的职场人,在家人重病时储备资金仅够支撑 6 个月生活。而生活服务行业人群,储备资金仅够支撑 3 个月。
健康焦虑方面,72% 的职场人不敢看体检报告,同时,每年仍有 13.7% 职场人不参加体检,其中 53% 因担心发现重大疾病无法购险而回避体检。
90 后成投保主力,但超 4 成因基础疾病无法购买合适重疾险
与 " 健康负债 " 相对应的,是职场人商业保险认知的普遍觉醒。《白皮书》显示,82.3% 职场人认可商业健康保险是必要医疗保障补充。"90 后 " 成为保险消费主力群体,投保职场人平均年龄 33 岁,人均持有 2 份保单。线上投保成为职场人主流选择,尤其受较高收入及有孩家庭青睐。
此外,重疾险理赔呈现年轻化趋势,在 19-50 岁的职场群体中,35 岁以下群体有重疾理赔经历的比例为 30.3%,显示重疾风险正在逐渐向年轻群体蔓延。
然而,职场人虽有较强的购险意愿,但实际购险比例仅为 3 成,部分职场人在购险时仍面临障碍。整体来看,职场人重疾险拒保率超 3 成,超 4 成患免疫疾病、肺结节、甲状腺疾病群体无法购买重疾险。《白皮书》提到,一线城市、31-35 岁人群对体检异常导致无法购买保险的担忧更为突出。
业内专家认为:" 当前保险市场存在明显的供需错配。传统保险产品基于精算模型设计,对带病体人群普遍采取拒保或加费策略,这与实际需求形成明显矛盾。"
保险产品及服务供需错位,水滴保助力 4 亿带病群体保障破局
面对这一困境,水滴保总经理冉伟表示,传统保险产品对带病群体不够友好,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创新来是核心解题思路。我国带病体规模超过 4 亿人,满足其保障需求是健康险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创立之初,水滴保便将带病、老年等被传统保险忽视的 " 边缘人群 " 作为重要保障人群,依托自身数据积累优势,不断定制更符合特殊人群需求的保险产品。" 水滴保曾推出多款行业首创意义产品,2025 年累计上线 214 款带病体保险产品,其中 34 款为国内首创,为 204.15 万带病群体提供保障。" 冉伟介绍," 借助 AI 及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赋能,能够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多维度的参考,更好地把握风控,从而推出针对带病体人群的差异化保障方案。近年来,水滴保构建起‘带病体创新保险产品宇宙’,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用户都可在水滴保买到适合的保险。"
带病体保险市场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满足职场人特别是带病体人群的健康保障需求,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只有切实解决带病群体 " 产品少、投保难、条款复杂 " 等痛点,才能实现保险保障的普惠价值。《白皮书》数据也显示,"90 后 " 职场人期待放宽既往症限制的达 42.3%。
冉伟介绍,在水滴保平台," 免健告 " 类产品非常受用户欢迎,2025 年水滴保已经上线近 40 款支持免健告的带病体保险产品。据了解,水滴保是行业最早进行带病群体保险创新的平台之一,此前曾推出国内首款免健告重疾险 " 蓝海系列 ",开创了免健告重疾险先河,2025 年推出行业首款免健告且保证续保 5 年的百万医疗险 " 看病保 "、升级上线了行业首款免健告的母婴险 " 接好孕 ",有效降低了用户的投保门槛。
除此之外,保险条款复杂难懂也是阻拦带病体投保的又一重要因素。《白皮书》显示,55.8% 的职场人因条款晦涩、产品选择困难而放弃投保。对此,冉伟表示,带病体用户最大的困惑常在于不清楚自身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投保条件。AI 大模型技术应用后,智能核保能有效缓解该问题。以水滴保 AI 核保工具 "KEYI.AI" 为例,不仅能够将复杂健康险核保平均处理时间缩短 80%,还可为被拒保客户推荐其他适合保险产品,大幅度节省了用户因购险困惑、核保等待产生的时间成本。
对于未来带病体保险的发展方向,冉伟认为可以向 " 保险 + 服务 " 模式转型。他表示,保险产品不仅应提供经济补偿,还应整合健康管理、医疗资源、康复服务等全链条服务,真正实现风险保障与健康改善的双重目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