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0-15
“物业联盟”破解治理碎片化,曹杨新村街道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单个社区物业面对突发应急任务力不从心时,如何才能迅速凝聚起数倍的力量?当毗邻而居的小区因物业不同而陷入治理标准不一、资源难以互通的困境时,如何破壁融合?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社区对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路径。

南梅园正在深入推进的基层治理新机制—— " 南梅 · 物业联盟 "。该联盟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整合辖区内三家社会物业公司,通过 " 五共享 " 机制,着力破解混合型社区治理碎片化难题,探索形成治理合力的有效路径。

南梅园社区下辖梅岭园、梅花园、常高公寓(含兰苑)三个小区,总户数超过 2000 户。此前,服务这三个小区的吾安、沪西、沙田三家物业公司,虽近在咫尺,但分别服务不同小区,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技术资源不互通、应急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 最大的问题是物业治理力量的分散。" 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杨磊说," 一个小区的物业遇到抢修或环境整治等急难任务时,资源捉襟见肘,而隔壁小区的专业力量却难以调动。"

基于实际需求,居民区党组织主动作为,痛点倒逼创新,多次组织 3 家物业公司召开座谈会梳理问题,最终确定以 " 联盟 " 形式打破壁垒,今年五月 " 物业联盟 " 正式落地。

联盟的生命力在于有效运作。南梅园物业联盟建立以 " 机制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技术共享、经验共享 " 为核心的 " 五共享 " 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物业联盟会议、随时响应棘手问题,实现经验交流、技术支持和物资互助,持续提升整体物业服务水平。

其中," 交叉互查 " 制度成为联盟实质化运行的重要一环。三家物业管理人员定期互访巡查,以 " 监督伙伴 " 视角帮助对方发现盲点、即查即改。常高公寓沙田物业经理俞娟表示:" 互查不是挑刺,而是互相学习。我们可以吸收兄弟单位的长处,提前规避风险。"

为打破 " 业务联系多、情感交流少 " 的壁垒,居民区党总支还组织外出参观、消防实训等联建活动,有效增进互信,使联盟从 " 工作伙伴 " 逐步发展为 " 兄弟团队 ",为长期协作打下坚实情感基础。

夏季积水蚊虫处理的高效协同,是 " 物业联盟 " 效能的一次检验。今年夏季台风过境后,南梅园社区的梅岭园小区出现积水,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35 个门栋平台的积水清理与灭蚊工作。任务紧急、人手紧张。随着居民区党组织一声号召,服务另外两个小区的沪西物业、沙田物业迅速调派人员支援,与吾安物业协同作战,及时清除隐患。杨磊说:" 单个物业靠两个工人,35 个门栋都清下来,要一整天的时间,但通过物业联盟合力完成,一个多小时就全部清理掉了。"

对于未来,杨磊也有进一步设想:" 在物业联盟成员组织上,今后可以推动群众参与交叉互查,让业委会、楼组长、业主代表也加入,在‘比较’中促进小区各方面的提升。我们还计划建立资源清单,对各家物业公司的防汛物资、抢险设备、可调度人员等统一登记,实现应急资源的统筹调配、快速响应。"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