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难了、太难了!" 走出考场的选手们不约而同地摇头感叹。10 月 14 日— 15 日,第五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仁怀产区遴选赛在茅台学院举行,105 名来自仁怀产区的年轻品酒师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感官挑战。走进实操考场,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九轮考核,每轮都要通过观色、闻香、品味,精准判断酱香型白酒和其他香型白酒的厂家、等级、酒精度以及发酵设备等关键信息。这种高强度的感官考验,让选手们直呼 " 太难了 "。
▲图为实操考试环节
" 第一轮就栽了跟头。" 来自君丰酒业的冯丽苦笑着摇头。这位有着 6 年酱酒勾调经验的技术人员坦言,理论考试相对轻松,但实操阶段对其他香型白酒的陌生感让她措手不及。" 平时专注于酱香型白酒,对其他香型的特征把握不够。" 她的困扰道出了许多选手的心声。国威酒业的李明勋同样感受到了压力。" 没想到实操会这么精细!" 他告诉记者,判断出每一个酒样的酒精度这都很基础,要准确判断出它是哪个酒厂、哪个等级的酒以及用的什么发酵设备。" 这种精准度要求,确实超出了日常工作的范畴。" 李明勋说,如果能够晋级国赛,一定要加强其他香型白酒的学习。
▲图为实操考试环节考生正在 " 闻香 "
" 我觉得非常难,这是绝对的。" 贵州醉泉酿酒公司的吴和洋说,在第二轮就考了酱香型白酒,要鉴定出酒样的厂家,还要品出它是该厂的第几档酒,分数是多少,度数是多少,它的发酵设备是什么。所以是非常难的。" 产区、厂家、等级这些基础信息,通过日常工作积累,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这位 " 酒三代 " 的自信,来自于长期扎根一线的实践经验。
▲图为实操考试环节考生正在品味白酒
实操考场外,著名酱香白酒专家彭茵、蔡天虹等正在紧张地审阅理论试卷。她们严格按照中国酒业协会要求出题,确保每一道考题都能精准考察选手的专业能力。组委会制定的严格考场纪律和评分规则,更是让这场选拔成为了真正的 " 技术大考 "。
▲图为专家组正在审阅试卷
" 太难了,但很值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选手如是说,她说,这场考试让自己看到了短板以及以后努力的方向。每个厂家、每个生产地、每个轮次的酒都有细微的不同,这正是酱香白酒的魅力所在。
▲图为实操考试现场
这场被选手们称为 " 魔鬼考验 " 的比赛,无疑是对仁怀酱酒产业新生骨干力量的一次全面检阅。105 名 45 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员,代表着仁怀酱酒产业的未来和希望。中国酒业协会为仁怀预留 13 个参赛名额(其中 2 名由茅台集团内部选拔),充分体现了对 " 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 地位的认可。而这 11 个面向仁怀产区的名额,更承载着传承匠心、接续力量的重要使命。
▲图为小结会现场
当选手们感叹 " 太难了 " 的同时,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仁怀酱酒集团姜元晖说,通过此次比赛学习到了很多,比赛过程中对心态的调整和对细节的把握就是她的收获。
这场选拔赛不仅是一次技能比拼,更是一场匠心传承的生动课堂,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委会副秘书长康健所言,此次比赛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淘汰,而在于锤炼与发展,是对仁怀产区人才队伍和技术实力最真实的一次检阅。在茅台学院比赛教室每一张实操课桌上,都闪耀出年轻品酒师们追求卓越的光芒。
贵阳市融媒体中心 梁晋毅 /文 杨才江 /图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