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7小时前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灵犀智能体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共生的下一代交互范式。

作者 | 许丽思

编辑 | 漠影

当下 AI 圈的热议焦点,往往萦绕于 " 万亿参数 "、" 算力突破 " 等宏大叙事。这些技术里程碑固然令人震撼,却与普通人的日常体验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然而,在 2025 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讨论的范式发生了决定性转变:问题不再停留于技术有多强大,而在于体验能有多流畅——一句话如何让充话费更省心?一次询问如何让线上购物更划算?一个系统如何稳稳守护一家老小?一次出行、一通电话,能否被赋予更多惊喜与乐趣?

这些具体而微的生活之问,共同指向了一个深植于中国移动产品生态中的答案:灵犀智能体。它已不再只是分散的功能点,而是汇聚成一个全新的信息与服务入口。其最核心的进化,在于从过去 " 被动响应指令 " 的单一工具,升级为能够" 主动理解意图 " 的生活操作系统(OS)。依托多模态感知、端云协同计算与情境化推荐等前沿科创能力,灵犀智能体将 " 感知—理解—决策—执行 " 串联成一步直达的闭环,如同底层信息基础设施一般,无缝融入消费、家庭、出行与娱乐等关键场景。

当你在不同展台间切换体验,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演示,而是一个贯穿始终、懂你所需的智能体——它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共生的下一代交互范式。

01.

第一大升级:从 " 功能闭环 " 到 " 心智省力 "

在日常消费中,比价、找券、薅羊毛的 " 省钱心智 " 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认知负担。如今,这一痛点因科技的改变重新被定义。中国移动让 AI 从后台算法的堆叠,进阶为一位深谙消费节奏与钱包管理的 " 生活理财官 ",其核心使命是实现 " 心智省力 ",将原本需要用户主动规划、费心搜寻的复杂决策,转化为系统主动交付的、一步到位的确定性福利。

这种 " 省力 " 体验,已在多个层面落地生根:

" 中国移动 APP""5G 消息 "中,省心体验变得 " 开口即得 "。一句 " 充值月月省 ",直接帮你找到最优惠的话费福利;一句 " 十人聚餐、想吃粤菜 ",返回的不是冰冷的搜索结果,而是集餐厅候选、在线订座、路线与预算规划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AI 在这里扮演的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步到位的服务执行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线下触点" 灵犀贴贴 "。它将数字入口外化为一张 NFC 卡片或钥匙扣,通过 " 一贴即达 " 的物理交互,将 " 寻找功能 " 的认知负担几乎降为零。这标志着入口的 " 消失 " 与体验的 " 极致 ",是 " 心智省力 " 理念在物理世界中的完美锚点。

纵观这一系列体验,灵犀智能体实现的,远不止是消费行为的 " 闭环 " 与 " 高效 "。其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它通过快速撮合价格、优惠、实时路况等多元变量,将不确定性极强的消费决策,转化为当下可执行的最优方案。用户动作更少,但获得的确定性与获得感更强。

这也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标准,真正的智能,不再是炫酷的算力展示,而是能否让用户在生活实处 " 多省一点心、多享一点利 "。中国移动以 " 人人一个智能体 " 为发展愿景,正通过加速构建灵犀智能体,将 " 心智省力 " 从理念推向现实,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

02.

第二大升级:从 " 智能家居 " 到 " 家庭伙伴 "

在家庭生活琐事当中,人们有太多细小却真实的难题:老人健康监测难,孩子学习陪伴有限,家庭安防不够智能等。过去,这些碎片化的需求往往依靠不同的设备,彼此孤立,缺少一种能真正理解家的心智。

在大会现场,AI 的演进正经历一场从 " 控制 " 到 " 关怀 " 的本质蜕变。在初期阶段,智能家居更多体现为设备的 " 遥控器式联动 ",实现基础自动化。而灵犀智能体的目标,是成为家庭中一位 " 情感化的数字成员 "。

其关键衡量标准,不再仅仅是接入了多少设备,而是能否与家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老人、孩子,甚至宠物——建立起深层的信任关系,从被动的功能响应,走向主动的情感连接。

灵犀家庭智能体作为家中的 " 数字大脑 ",其核心价值在于彻底打通了曾经孤立的数据孤岛。它联动电视、音箱、智慧云盒等载体,将娱乐、网络、安防、家居、健康、教育等场景数据融会贯通。当健康数据与安防动态、学习内容与娱乐偏好彼此交织,AI 所能提供的就不再是单一服务,而是 "1+1>2" 的协同关怀。

这种协同具体体现在:

在健康与守护上,系统展现出" 主动式关怀 "。它不再仅仅满足于在老人摔倒后报警,而是能基于日常活动与健康数据,提前预警潜在风险、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建议,甚至联动专业筛查工具,将健康的 " 事后补救 " 前移至 " 事前预防与事中干预 "。

在陪伴与成长中,AI 的角色进化为" 有成长的伙伴 "。面向孩子的 " 移动伴学 ",AI 不再是冰冷的知识题库,而是能进行角色对话、趣味问答的 " 学习陪练员 ",在互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面向宠物的 " 移动伴宠 ",智能项圈与灵犀机器狗则构成了缓解主人 " 分离焦虑 " 的情感纽带,它们提供的不仅是状态监测,更是可视化的互动与安心。

对于更具象的机器人进家庭,宇树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兴兴恰当地指出了行业演进的路径:从完成特定任务的单功能机器人,到未来能够端茶倒水、处理复杂家务的通用智能体,这是一个在技术、伦理与安全上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他的判断恰恰印证了,从 " 单一功能 " 到 " 综合智能 " 的进阶,是整个行业构建用户信任、实现真正 " 家庭伙伴 " 愿景的必经之路。

在家庭这个最需要温度的空间里,AI 的价值尺度已然改变。它不仅能 " 干 ",更要 " 可信、懂人、有温度 ",中国移动以 "AI 与爱 " 为内核,重新诠释了智能家的内涵:家的温度,既来自至亲家人,也来自这份可被感知、会倾听、能回应的科技之力。

这也是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 "AI+" 行动中,所提到的 "AI+ 民生保障 " 的表现。通过提供智慧又贴心的 " 硅基伙伴 ",助力构建一个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

03.

第三大升级:从 " 体验增值 " 到 " 场景创生 "

在出行与娱乐领域,AI 的角色正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如今技术的飞速迭代,让体验更流畅(例如,让导航更精准),正如上文提到的灵犀智能体则开启了 " 场景创生 "。不再仅仅优化既有流程,而是作为一种 " 创作媒介 " 与 " 感官放大器 ",主动创造出以往未曾想象的场景与体验。

这种创生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

空间的创生:从 " 交通工具 " 到 " 可进化的移动第三空间 "AI 智能座舱的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本质。它超越了 " 车家互联 " 的便捷性,构筑了一个能够学习用户习惯、提供导航、娱乐、办公等融合服务,且其体验能随 AI 迭代而不断自主成长的移动智能空间。这不再是 A 点到 B 点的位移,而是一个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充满可能性的 " 新空间 "。

体验的创生:从 " 昂贵特权 " 到 " 普惠沉浸感 " 回到家里的客厅,AI+ 大屏 3DAI+XR 技术,正将曾经需要高昂设备堆砌的 " 沉浸感 " 变为普惠品。通过高清大屏电视、3D 眼镜与升级的机顶盒,就能让用户身临其境地 " 置身 " 于赛事现场或演唱会当中;更能将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 " 复活 " 在眼前,让文化体验从静态的 " 观看 " 升维为动态的 " 走入 "。新型终端正在打造 " 沉浸式数实融合空间 ",构建一个混合式生态系统。

表达的创生:从 " 专业创作 " 到 " 个人叙事 " 最具普世意义的创生,在于个人表达权的下放。AI+ 拍照馆让 " 十秒专属写真 " 成为可能,AI+ 视频 /3D 彩铃则将通话等待页变成了动态个人名片。这些功能的核心价值,是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能轻松生成以往需专业团队才能完成的内容。AI 在这里不再是工具,而是每个人表达个性的 " 共创者 "。

衡量这类体验的标准正在悄然改变:它不再局限于解决了多少麻烦,而在于创造了多少新的乐趣。当 AI 能够无缝衔接不同场景、大幅降低体验门槛、并激发每个人的创作欲时,它便将平凡的日常,点化为了一个可创作、可叙事的舞台。生活依旧平常,但每一个瞬间,都因此更易被点亮。

04.

结语:从技术圈走向生活圈,AI 将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存在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谈道," 打造‘灵犀’智能服务入口,加强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布局,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更具个性特色、更有科技含量的消费体验,全面提升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大力拓展情绪经济、体验经济。"

在这场大会上,中国移动通过一个个接地气、具体的生活案例,展现出 AI 最本真的价值,让 "AI 服务普通人 " 不再是口号,这也是 AI 正在从 " 技术圈 " 走向 " 生活圈 " 的体现。

未来,像灵犀智能体这样的智慧生活入口会成为像水电网络一样自然存在,少消耗精力,多给确定性。也许我们不再频繁直接谈论 AI,但在一次支付、一通来电、一段陪伴、一次出行里,或许都会感到:有一套生活 OS 在默默托举,让日常更顺手便捷,也更有温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中国移动 理财 5g 物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