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10-16
今天,腾讯投的女总裁敲钟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上市竞赛。

你在酒店看到的送餐机器人正式 IPO 了。

投资界消息,今日(10 月 16 日),云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约 5.9 亿港元,开盘大涨 49.37%,报 142.8 港元 / 股,市值近 100 亿港元。

身后掌门人是一名理工科女生——支涛。早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她在 2014 年创立云迹科技,迄今公司机器人已经在 30000 多家酒店做起了服务生,身后浮现腾讯、阿里以及众多知名 VC/PE 的身影。

放眼望去,今年机器人火爆,港交所门前排着一支长长的 IPO 队伍。

一位理工女生造机器人IPO 敲钟了

如果在万豪、洲际、亚朵等酒店的电梯间和一个机器人相遇,最先打破沉默的一定是它。它会用稚嫩的孩子口气与你搭讪,穿梭于酒店帮忙送达酒店用品、外卖。而创造它们的则是一位女生——支涛。

云迹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总裁支涛

本科和硕士先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支涛在创办云迹科技之前,已经拥有 10 多年传感器和自动化工作经验,曾担任过多家科技公司高层。

亲历行业浮沉,支涛看到了服务业机器人化的趋势。彼时她和团队发现,酒店对于服务的需求较大、标准化程度高,并且还具备一定经营规模和付费能力,一旦在酒店场景证明了机器人的商用价值,将有快速复制的机会。

2014 年,云迹科技正式诞生。

很快,云迹团队的第一台酒店机器人面世。支涛带领团队推出了首款机器人 " 润 " 系列(英文 "Run"),"Run 在英文里是奔跑的意思,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奔跑者。" 支涛曾解释说。

然而,最初进入市场时,酒店机器人还算小众,支涛在一场演讲中回忆,那段时间,她带着团队做出的机器人敲了无数个酒店的门,得到的大多数回答是 " 不需要 "。

转折发生在 2020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酒店机器人迎来爆发,公司订单开始激增。这一年,云迹的机器人已经和全球 1300 多家酒店达成了合作,并开始尝试拓展酒店以外的场景,其中就包括 2020 冬奥会展厅。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以及 2025 年前 5 个月,云迹科技的收入分别约为1.61 亿元、1.45 亿元、2.45 亿元,以及 0.88 亿元。报告期内,毛利分别约为 0.39 亿元、0.39 亿元、1.06 亿元,以及 0.34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4.3%、27.0%、43.5%,以及 39.5%。

云迹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向:一是销售或租赁机器人及功能套件的交易及租赁付款;二是在 AI 数字化系统下提供服务的订阅式、交易及佣金式付款;此外还有通过向个人客户销售商品产生收入。其中,机器人产品销售是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超过 70%。

时至今日,云迹科技已积累落地超 34000 家酒店,此外还有医院、工厂、公寓、楼宇等场景,招股书显示,2024 年全年,云迹的机器人完成超 5 亿次服务。

尽管已经找到了商用场景,但公司至今仍未盈利。2022 年至 2024 年以及 2025 年前 5 个月,云迹科技分别亏损 3.65 亿、2.65 亿、1.85 亿元,以及 1.18 亿元,亏损有收窄迹象,但还在持续。商业化场景有限,也是招股书提到的首要风险之一。

不过此刻,支涛终于带着她的机器人登上敲钟舞台。

VC/PE 云集腾讯阿里也来了

回过头来看,云迹科技的融资历程留给创投圈深刻印象。

2014 年成立伊始,支涛团队就拿到了安徽人工智能公司和洋葱基金的天使轮融资,开启创业进程。其中,安徽人工智能公司背后站着科大讯飞。一年后科大讯飞再次加注,云迹科技完成了 A 轮融资。

来到 2017 年,云迹科技拿下海航创投、澜亭资本的 A+ 轮融资,随后腾讯投资进场,数千万美元的 A 轮系列融资相继完成。

此后,VC/PE 大批量赶来。2019 年,金茂资本、携程集团、光控众盈、海银前哨基金四家机构联合进入。直至 2020 年酒店机器人需求激增,云迹订单爆发,联想创投、沸点资本、Translink等入局,云迹科技完成了 B 轮系列融资。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光熙表示,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团队以 " 技术派 + 业务派 " 的务实风格拓展市场,针对酒店人力成本高、标准化服务需求大的痛点切入,推出服务平台产品,联动服务机器人与酒店软硬件设施,让具身智能深度参与酒店数字化转型,在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间找到平衡,为具身智能赋能服务业提供了典型样本。

另外,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姚亚平将云迹科技的投资逻辑归类为市场即将出现的两大趋势之一,即 " 数据化—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商业化 ",并直言," 这类公司的核心就是找到切入的细分应用场景。"

2021 年,云迹科技宣布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中信证券投资跟投,原有股东方腾讯、沸点资本、联想创投、澜亭资本持续加注的 C 轮融资,10 个月内融资规模达 5 亿元。当时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感慨," 服务机器人已经处于市场引爆点的阶段,将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自动化技术的载体,赋能百业。"

这一年年底,云迹科技拿下 5.8 亿元的 D 轮融资。除了不少老股东加持,阿里巴巴、河南科投、江苏文投、海银资本、睿住资本等纷纷进场。至此,云迹科技完成 IPO 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超过 40 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首次公开发售前,除了支涛本人直接持有公司 9.73% 的股份,控制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合共约 36.52% 的投票权外,三位联合创始人及员工持股平台共持股 20.6%,其余股份均分散在投资方手中。

其中,对公司加持多轮的沸点资本持股 10.70%;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持股 9.57%;腾讯持股 9.09%;启明创投旗下 QM165 与北京启明合计持股约 5.39%;联想基金持股 4.22%;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持股 2.94%。

陪跑多年,身后投资人终于等到回报时刻。

攸关生死机器人正在排队 IPO

最受关注的当属宇树科技,不久前公司已经官宣,预计将在今年 10 月至 12 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稍早前,宇树科技完成了 C 轮融资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资本、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大部分老股东参与跟投。

另一边,由前华为 " 天才少年 " 稚晖君联合创办的智元机器人已经在资本市场引发轰动,自从 7 月宣布收购上纬新材控制权后,一度引发借壳上市的猜想。最近,智元机器人筹谋赴港上市的消息开始流传。

这是一场罕见上市潮——仅仅刚刚过去的 9 月,就有优艾智合、极飞科技、望圆科技、微亿智造、珞石机器人五家企业递表,涉及工业、协作、移动操作及农业机器人等多个方向,盛况惊人。

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超过 15 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既有包括镁伽科技、斯坦德、卧安机器人、仙工智能等创投圈明星公司,也有双林股份、兆威机电、石头科技等 A 股上市公司冲击 "A+H"。

另外,今年登陆港股的机器人企业中,极智嘉、博雷顿、三花智控的涨幅均超过 40%。截至目前,年内 A 股 Wind 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了约 57%,其中不乏各个环节的零部件企业。甚至于在宇树发布上市计划后,诞生出一批 " 宇树概念股 ",股价坐上了火箭。

那么,为何机器人挤在此时争抢上市?一个现状摆在眼前,大多数机器人初创公司都还处于烧钱投研发的阶段,尽管不少已在摸索商业化,但等到落地也还需要时间。卷订单,正在成为机器人赛道一抹残酷风景。

因此,IPO 成了一场攸关生死的竞赛,决定了一家公司能否继续留在牌桌上。

归根结底,上市只是起点,最终要走进千家万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腾讯 ipo 港交所 西安交通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