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0 月 15 日,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重点聚焦对乌军援、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建设,以及长期防务支持。
虽然北约成员国在对乌整体和持续保障方面,依旧延续了共识,但是 " 无人机墙 " 落地、防空体系整合等争议话题,却在微妙试探着欧洲的 " 战略自主 " 与 " 履行北约义务 " 之间的平衡,也将俄乌冲突推向未知的境地。
" 无人机墙 " 落地成疑
近期,波兰、德国、挪威、丹麦等欧洲国家报告其领空出现来历不明的无人机。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警告称,频繁的无人机滋扰已构成对欧盟的 " 混合威胁 "。欧盟高层则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要在欧洲东翼推进集快速发现、拦截和击落于一体的 " 无人机墙 " 建设。
在 15 日峰会当天,北约秘书长吕特证实,北约和欧盟正合作推动 " 无人机墙 " 项目,北约负责提供军事能力,欧盟确保资金落实。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透露,欧盟计划于 2027 年年底前建成功能完备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
然而,北约成员国在 " 无人机墙 " 项目上的各自考量,却在很大程度上沦为集体防务的阻碍。该项目面临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包括成员国防务能力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资金保障不足,导致短期内难以形成统一采购标准。此外,成员国对安全威胁的理解差异和技术路线上的分歧也制约了合作深度。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罗天宇指出,从各方的态度来看," 无人机墙 " 的实际落地存在现实阻力:其一,成员国的威胁认知分化导致战略资源分配难以平衡;其次,各国在技术理念上存在分歧——北约东翼偏好常态化低空监控,法国则主张以综合防空和电子战体系取代 " 围墙式防御 "。因此," 无人机墙 " 目前更多象征北约的政治姿态与联盟团结,而非即将落地的安全屏障,其未来进展将取决于欧盟能否在东翼威慑与南翼安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表示," 欧洲各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惊弓之鸟,他们很敏感,确实有联合防空的需求。但是致命缺陷在于利益上的需求并不一致,所以要达成共识,需冯德莱恩和德法等大国付出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和协调勾兑的成本 "。
法英拖延援乌采购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 15 日的记者会上敦促盟国通过 "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 机制增购美国武器,以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该机制下,美国不再承担全部费用,而是由盟国共同承担,累计到位及承诺资金超过 20 亿美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证实,"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 机制下首批总值 10 亿美元的军援已开始交付,其中包括 " 爱国者 " 导弹。乌美还正在讨论一项价值 900 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包括远程武器。
美国要求转变采购方式,旨在将援乌武器与本国军工体系高度绑定。在美方敦促下,瑞典、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国已在峰会上作出承诺,但法、英等国因拖延而面临批评。罗天宇认为,法英等国采取谨慎态度,首先在于法英均拥有较完整的军工体系,尤其法国希望推动 " 欧洲防务工业自主 ",若按照美方清单采购,将进一步削弱欧洲防务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第二,英国虽在外交上亲美,但新政府希望在财政压力下重新评估对乌援助规模;法国则认为美方以北约为平台推动其工业利益,已超出集体防务合作范畴。
" 这一事件再次凸显欧洲在北约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矛盾:一方面,北约义务要求成员国支持集体威慑与援乌行动;另一方面,欧洲内部力图通过防务自主实现政策独立与产业利益平衡。" 罗天宇说道。
此外,美国在防空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引起欧洲方面的警惕。在美方看来,北约内部防空力量的调动与情报共享机制,因成员国复杂的审批流程而效率受限。美方呼吁简化流程和规则,以便快速应对空中威胁。但部分欧洲官员指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借助技术与情报手段控制欧洲防务,使欧洲进一步处于被动协作状态,在自主决策上愈发被动。
军费亦成为本次峰会的敏感话题。在美国压力下,北约成员国在今年 6 月的北约峰会上承诺在 2035 年前逐渐将本国年度国防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提高至 5%。不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虽然在峰会宣言上签了字,但拒绝将国防开支提高至北约新标准。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西班牙 " 踢出 " 北约,并在 14 日警告对西班牙施加关税等贸易惩罚措施,并表示 " 对西班牙很不满意 "。首相桑切斯则坚持不会屈服于压力。
" 战斧 " 导弹牵动全局
赫格塞思当天表示,北约成员国已经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承诺,将 " 很快转化为能力 ",他敦促北约国家 " 捐得更多 "" 买得更多 ",以推动乌克兰局势走向和平解决。不过在外界重点关注的 " 战斧 " 巡航导弹问题上,赫格塞思并未提及。
围绕 " 战斧 " 导弹,俄乌双方展开博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15 日警告,美方若决定向乌克兰提供 " 战斧 " 巡航导弹,将是 " 危险的一步 ",将对俄美关系造成巨大损害。泽连斯基 17 日将赴白宫会晤特朗普,请求美方向乌提供 " 战斧 " 导弹,意图通过强大威慑力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美国官员称,特朗普正评估此举是否能促成冲突结束。
不过分析认为,即便乌克兰获得 " 战斧 " 导弹,其战术价值也可能受限。该型导弹需舰载平台发射,而乌军尚无相关装备。同时,乌军还有赖美方提供情报与作战规划支持,实战独立性有限。即使乌克兰获得 " 战斧 " 导弹,美国也能掌控其使用范围,进而避免冲突升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