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科创板首份 2025 年三季报正式出炉。国内芯片设计龙头海光信息实现营业收入 94.90 亿元,同比增长 54.65%;实现利润总额 28.39 亿元,同比增长 3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61 亿元,同比增长 28.56%。今年 Q3 海光信息实现营业收入 40.26 亿元,同比增长 69.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60 亿元,同比增长 13.04%,营收和盈利续创历史新高。
除海光外,近日多家芯片设计上市公司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多呈现向好的增长势头,经营收入和净利润提升显著。
瑞芯微
瑞芯微预计 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7.6 亿元到 8 亿元,同比增长 116% 到 127%。
瑞芯微表示,2025 年前三季度,AIoT 市场需求保持增长。受益于 AI 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展,AIoT 在各个行业正处在创新发展周期。瑞芯微的长期战略布局按预期推进,旗舰产品 RK3588 带动各 AIoT 算力平台在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应用及机器人市场持续渗透,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带动净利润大幅上升。
瑞芯微在 9 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下一代旗舰芯片 RK3688 目前正在研发中。RK3688 的 CPU 预计将达到 300K DMPIS、GPU 达到 2TFLOPS,内置 32TOPs 的 NPU(定义或顺应市场变化调整),综合性能相较 RK3588 会有大幅提高。
瑞芯微指出,机器人市场品类多、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将保持高速发展。公司已有 SoC 芯片及相关配套芯片应用在多种形态的机器人产品,与较多机器人场景中的头部客户均有合作。后续随着机器人市场逐步发展到一定规模化,公司也会根据市场进一步更新自身的芯片平台产品线布局,不排除推出专用芯片以满足下游客户的终端产品需求。
在汽车电子方面,今年 9 月,瑞芯微推出首款端侧大算力协处理器 RK182X,可成为汽车座舱的算力中心,部署高达 7B 的端侧多模态模型。例如,基于 RK3588M+RK182X 智能座舱 AIBox 方案,可灵活扩充座舱平台的算力,实现舱内外视觉场景智能识别,如前车识别、交通标志实时解读、眼动追踪、儿童危险感知、空间手势感知等,全面提升驾乘安全和体验。
全志科技
2025 年前三季度,全志科技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 -2.9 亿元,同比增长 72.20%-92.06%。全志科技表示,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及公司新产品量产,公司在智能汽车电子、扫地机器人、智能视觉等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增长带动了净利润增长。
全志科技在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基于 RISC-V 架构内核开发了多款芯片产品,并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后续将会持续根据客户需求推出新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目前已经实现 12nm 产品的量产,后续将继续推进工艺平台的研发和迭代。
针对公司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情况,全志科技表示,公司芯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扫地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产品上,未来会持续关注技术及产品的变化。小米仿生四足机器人 " 铁蛋 " 产品使用了公司的芯片。
在高端芯片研发方面,全志科技正积极打造序列化芯片平台,以推动各领域的全面智能化,推出了包括 A733 在内的高性能产品,未来会根据客户需求持续迭代,满足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对于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端侧芯片,全志科技表示将根据经营需求选择下游目标市场及规划产品研发。
炬芯科技
2025 年前三季度,炬芯科技实现营收 7.21 亿元,同比增长 54.5%,归母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增 112.94%。
炬芯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在 AI 技术的强力赋能下推动整体价值加速提升,经营业绩展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公司聚焦端侧产品 AI 化转型主线,通过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与加快新品更新迭代,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果。
其中,端侧 AI 音频芯片推广顺利:公司基于第一代存内计算技术的端侧 AI 音频芯片推广进展顺利,多家头部品牌的多个项目已成功立项,部分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推动新品快速起量。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成功应用于头部音频品牌的高端音箱、Party 音箱等产品,市场渗透率大幅提高,相关销售收入实现数倍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合计约 1.94 亿元,同比增长 21.55%。第二代存内计算技术 IP 研发工作稳步推进,目标是将下一代芯片单核 NPU 算力实现倍数提升,大幅提升芯片能效比表现,并全面支持 Transformer 模型。同时,公司加大下一代私有协议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无线传输带宽,降低延迟,提升抗干扰性能。
此外,公司与头部品牌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化,产品价值量及合作深度同步增强。第三季度销售额与净利润不仅实现环比、同比双向增长,更刷新公司单季度业绩的历史峰值。
泰凌微
2025 年前三季度,泰凌微实现营收 7.66 亿元,同比增 30%,归母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增 118%。
泰凌微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端侧 AI 芯片出货超预期,海外业务快速扩张,带动营收增长。
在新产品方面,本公司陆续推出多款新产品并实现量产出货。公司新推出的端侧 AI 芯片凭借卓越性能与创新特性,迅速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青睐,并进入规模量产阶段,三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的多模 Matter 芯片在海外智能家居领域开始了批量出货;公司在国内首家推出的通过蓝牙 6.0 认证的支持高精度定位等新功能的芯片,已在全球一线客户率先进入大批量生产;公司新推出的 WiFi 6.0 多模芯片也实现了批量出货。音频产品线方面,新的头部客户已开始实现大批量出货,原有客户的出货量也持续增长,带动音频业务整体销售较去年同期实现高速增长。
在研发方面,2025 年前三季度,泰凌微投入研发费用 1.86 亿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度研发投入增加至 0.69 亿元,同比增加 38.96%,环比增加 19.04%。其中,星闪项目已经完成流片回片,测试顺利,并在积极推进认证和前期推广。在游戏领域,真无线 8K 产品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技术指标,已经在多个全球头部客户进行产品导入和开发,预计将在短期内陆续量产出货。公司在 WiFi 领域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并不断引进资深人才加快相关研发团队建设,加快公司新产品推出速度。同时,公司推进端侧 AI 芯片、音频芯片和多模物联网芯片持续迭代,进一步提升产品性价比。
泰凌微表示,公司在国内外头部客户中,已经成为主流供应商。随着低功耗物联网行业的整体增长,公司总体收入增长明显。同时受益于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以及公司通过技术演进带来的产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公司毛利率提升到了较高水平,使公司在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及保障海外市场拓展投入的同时,实现了净利率的快速提升。
芯动联科
2025 年前三季度,芯动联科预计实现营收 3.6 亿至 4.4 亿元,同比增 32.62%-62.09%。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 2.16 亿元至 2.64 亿元,同比 56.43%-91.19%。
芯动联科指出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两大方面:
一是公司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的核心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在手订单充足,且均按计划在前三季度顺利交付,直接推动销售收入放量增长。
二是依托产品竞争实力,公司主动寻求合作,初次试用及送样的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为业绩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由于产品性能领先且具独特性,芯动联科近年来的盈利能力一直位居高位水平,一度被称为 "MEMS 茅 "。芯动联科 2025 年前三季度的经营净利润持续保持在高位,占营收总比例在 49% 至 73% 之间。
2025 年 10 月,招商证券发布《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关注 AI 算力和自主可控主线,存储等行业周期持续上行》报告,全面剖析全球半导体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指出,当前半导体行业正经历多重结构性变革,AI 算力需求持续高景气、国产自主可控进程加速、存储周期强势上行,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三大核心主线。中信证券亦认为,端侧 AI 新品落地与国产替代深化推动行业周期向上。从细分领域看,AIoT、汽车电子、端侧 AI 等场景的需求释放,叠加高毛利新品量产与研发转化,成为企业盈利增长的关键。随着本土化率提升与技术突破,行业高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