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9小时前
团队里的四种人:奋斗者、贡献者、劳动者、惰怠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言阅思 ,作者和言阅思

   导读   

带团队其实就是管人,不同性格的人又可以简单分为奋斗者、贡献者、劳动者、惰怠者。管理者需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细致观察自己的团队,明确人才的倾斜方向,以动态的眼光,培养合理的团队结构,才能最大程度激活组织。

作者 |   和言阅思

来源 | 和言阅思

带团队,管公司,说到底就是管人。人管好了,事就成了。但人跟人不一样,仔细观察你的团队,你会发现,根据工作状态和价值产出,大致可以把他们分为四类。认清这四种人,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

奋斗者:自驱的引擎,组织的先锋

什么样的人算奋斗者?

他们是为工作 " 上了发条 " 的人。不用你催,他们自己会找活干,会想着怎么把事做得更好、更快、更漂亮。他们眼里有光,心里有火。

主要特点:

自我驱动:他们的动力来自内心,不是靠外在压力。他们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有极强的 " 主人翁 " 精神。

目标导向:他们清楚知道要到哪里去,并且会主动规划路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拥抱挑战:遇到难题,他们眼睛会放光,觉得这是证明自己和学习成长的机会。他们不怕接 " 烫手山芋 "。

持续学习:他们有危机感,不学习就难受,总在迭代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管理策略:

对于奋斗者,你要做的不是 " 管理 ",而是 " 赋能 " 和 " 激励 "。

给空间:给他们有挑战性的任务,授予他们足够的决策权,别管得太死。

给平台:让他们负责核心项目,给他们露脸和成长的机会。

给回报:钱要给够,股权、奖金等物质激励要倾斜。同时,精神激励同样重要,公开的认可、荣誉,对他们来说是极高的奖赏。

注意点:要防止奋斗者 " 过度燃烧 "。他们有时会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管理者要适时提醒他们注意节奏和团队协作,避免一个人冲得太猛。

专业概念引入:奋斗者是组织的 " 核心人力资本 ",是驱动业务增长的 " 价值引擎 "。

贡献者:稳定的基石,专业的能手

什么样的人算贡献者?

他们是团队里最让人放心的一群人。你交代的任务,他们总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他们可能不像奋斗者那样总是激情四射,但他们的专业、可靠和稳定,是团队正常运转的保障。

主要特点:

责任导向:他们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有极强的责任感,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

专业扎实: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他们是行家里手,技术过硬,流程熟悉。

执行力强:指哪打哪,计划性强,输出稳定,是管理者的 " 定心丸 "。

团队合作:他们通常很好合作,不搞幺蛾子,遵守规则,维护团队和谐。

管理策略:

贡献者是团队的中坚力量,要好好珍惜和培养。

明确期望:给他们清晰的目标和职责范围,他们就能高效执行。

尊重专业:多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在具体业务上给予信任。

适度激励: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他们看重公平和稳定。

激发潜能:可以尝试给他们一些带有挑战性的 " 拉伸任务 ",鼓励他们向奋斗者学习,走出舒适区。但要注意方式和节奏,不能强推。

专业概念引入:贡献者构成了组织的 " 结构性资本 ",他们保证了组织流程和知识的沉淀与高效执行。

劳动者:沉默的大多数,温水的青蛙

什么样的人算劳动者?

他们是团队里数量可能最多的一群。他们的工作状态就八个字: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他们不会主动揽活,也不会明显犯错。上班来,下班走,工作只是 " 一份工作 "。

主要特点:

交易心态:我付出时间和劳动,公司付我薪水,这是一场公平交易。别跟我谈太多理想和情怀。

被动执行:你吩咐一件事,他做一件事。不说就不动,缺乏主动性。

规避风险:不愿尝试新方法,怕出错,怕担责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是潜在信条。

边界清晰: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加班可以,但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补偿。

管理策略:

劳动者并非不好,他们是维持组织运转的基础。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 " 激活 "。

精细化管理和引导:需要给他们更具体、更细致的指令和流程。通过过程管理,确保输出。

加强沟通:多和他们一对一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意义感,哪怕只是一个小目标。

建立激励机制:设置明确的、可达成的绩效目标和即时奖励,让他们 " 跳一跳能够着 "。

营造氛围:让他们处在一个奋斗者和贡献者居多的积极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周围都是惰怠者,他们很容易滑向那边。

核心要点: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如何将 " 劳动者 " 转化为 " 贡献者 "。

惰怠者:团队的熵增,需要清除的负资产

什么样的人算惰怠者?

他们是团队里的 " 负能量源 "。不仅自己不出活,还会影响别人干活。他们是组织机体上的 " 病毒 "。

主要特点:

消极敷衍:工作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质量堪忧。永远有借口。

抱怨传播:自己是 " 摸鱼大师 ",还总爱散播负面情绪,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抱怨同事,破坏团队士气。

逃避责任:功劳抢着要,责任甩得快。善于 " 甩锅 "。

能力停滞:拒绝学习和进步,知识和技能还停留在几年前。

管理策略:

对于惰怠者,管理者必须果断。

迅速识别:通过数据和观察,尽快识别出这类人,不要让他们毒化团队文化。

明确警告:进行严肃沟通,指出问题,设定明确的改进期限和衡量标准。

果断淘汰:如果在给予机会后仍无改善,要坚决、快速地清退。拖延的成本远高于招聘的成本。

注意点:要区分 " 惰怠者 " 和暂时处于低谷的 " 劳动者 "。前者是态度和品性问题,后者可能是状态问题,需要的是帮助和调整。

专业概念引入:惰怠者是组织 " 熵增 " 的主要来源,他们消耗资源,制造混乱,降低整体效率,是必须被处理的 " 负资产 "。

总结与管理的核心

1. 动态的眼光:这四种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标签。一个今天的贡献者,受到激励可能变成奋斗者;一个今天的劳动者,如果管理不善,也可能滑向惰怠。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促成良性的转化。

2. 合理的结构:一个健康的团队,应该是 " 贡献者 " 为基石," 奋斗者 " 为龙头," 劳动者 " 需要通过管理被带动和激活,同时坚决清除 " 惰怠者 "。

3. 管理的重心:你的时间、资源和激励政策,应该明显地向前两者(奋斗者和贡献者)倾斜。这叫 " 价值分配向价值创造者聚焦 "。绝不能搞平均主义," 干好干坏一个样 " 是对奋斗者和贡献者最大的伤害。

作为管理者,你的核心任务就是:识别并重用奋斗者,依靠并培养贡献者,引导并激活劳动者,识别并淘汰惰怠者。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用不同的方法管理不同的人,让团队的每一个细胞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健康运转,这就是管理的艺术,也是组织成功的基石。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技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