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言阅思 ,作者和言阅思
导读
带团队其实就是管人,不同性格的人又可以简单分为奋斗者、贡献者、劳动者、惰怠者。管理者需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细致观察自己的团队,明确人才的倾斜方向,以动态的眼光,培养合理的团队结构,才能最大程度激活组织。
作者 | 和言阅思
来源 | 和言阅思
带团队,管公司,说到底就是管人。人管好了,事就成了。但人跟人不一样,仔细观察你的团队,你会发现,根据工作状态和价值产出,大致可以把他们分为四类。认清这四种人,是有效管理的第一步。
奋斗者:自驱的引擎,组织的先锋
什么样的人算奋斗者?
他们是为工作 " 上了发条 " 的人。不用你催,他们自己会找活干,会想着怎么把事做得更好、更快、更漂亮。他们眼里有光,心里有火。
主要特点:
自我驱动:他们的动力来自内心,不是靠外在压力。他们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有极强的 " 主人翁 " 精神。
目标导向:他们清楚知道要到哪里去,并且会主动规划路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拥抱挑战:遇到难题,他们眼睛会放光,觉得这是证明自己和学习成长的机会。他们不怕接 " 烫手山芋 "。
持续学习:他们有危机感,不学习就难受,总在迭代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管理策略:
对于奋斗者,你要做的不是 " 管理 ",而是 " 赋能 " 和 " 激励 "。
给空间:给他们有挑战性的任务,授予他们足够的决策权,别管得太死。
给平台:让他们负责核心项目,给他们露脸和成长的机会。
给回报:钱要给够,股权、奖金等物质激励要倾斜。同时,精神激励同样重要,公开的认可、荣誉,对他们来说是极高的奖赏。
注意点:要防止奋斗者 " 过度燃烧 "。他们有时会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管理者要适时提醒他们注意节奏和团队协作,避免一个人冲得太猛。
专业概念引入:奋斗者是组织的 " 核心人力资本 ",是驱动业务增长的 " 价值引擎 "。
贡献者:稳定的基石,专业的能手
什么样的人算贡献者?
他们是团队里最让人放心的一群人。你交代的任务,他们总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他们可能不像奋斗者那样总是激情四射,但他们的专业、可靠和稳定,是团队正常运转的保障。
主要特点:
责任导向:他们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有极强的责任感,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
专业扎实: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他们是行家里手,技术过硬,流程熟悉。
执行力强:指哪打哪,计划性强,输出稳定,是管理者的 " 定心丸 "。
团队合作:他们通常很好合作,不搞幺蛾子,遵守规则,维护团队和谐。
管理策略:
贡献者是团队的中坚力量,要好好珍惜和培养。
明确期望:给他们清晰的目标和职责范围,他们就能高效执行。
尊重专业:多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在具体业务上给予信任。
适度激励: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他们看重公平和稳定。
激发潜能:可以尝试给他们一些带有挑战性的 " 拉伸任务 ",鼓励他们向奋斗者学习,走出舒适区。但要注意方式和节奏,不能强推。
专业概念引入:贡献者构成了组织的 " 结构性资本 ",他们保证了组织流程和知识的沉淀与高效执行。
劳动者:沉默的大多数,温水的青蛙
什么样的人算劳动者?
他们是团队里数量可能最多的一群。他们的工作状态就八个字: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他们不会主动揽活,也不会明显犯错。上班来,下班走,工作只是 " 一份工作 "。
主要特点:
交易心态:我付出时间和劳动,公司付我薪水,这是一场公平交易。别跟我谈太多理想和情怀。
被动执行:你吩咐一件事,他做一件事。不说就不动,缺乏主动性。
规避风险:不愿尝试新方法,怕出错,怕担责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是潜在信条。
边界清晰: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加班可以,但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补偿。
管理策略:
劳动者并非不好,他们是维持组织运转的基础。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 " 激活 "。
精细化管理和引导:需要给他们更具体、更细致的指令和流程。通过过程管理,确保输出。
加强沟通:多和他们一对一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意义感,哪怕只是一个小目标。
建立激励机制:设置明确的、可达成的绩效目标和即时奖励,让他们 " 跳一跳能够着 "。
营造氛围:让他们处在一个奋斗者和贡献者居多的积极环境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周围都是惰怠者,他们很容易滑向那边。
核心要点: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如何将 " 劳动者 " 转化为 " 贡献者 "。
惰怠者:团队的熵增,需要清除的负资产
什么样的人算惰怠者?
他们是团队里的 " 负能量源 "。不仅自己不出活,还会影响别人干活。他们是组织机体上的 " 病毒 "。
主要特点:
消极敷衍:工作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质量堪忧。永远有借口。
抱怨传播:自己是 " 摸鱼大师 ",还总爱散播负面情绪,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抱怨同事,破坏团队士气。
逃避责任:功劳抢着要,责任甩得快。善于 " 甩锅 "。
能力停滞:拒绝学习和进步,知识和技能还停留在几年前。
管理策略:
对于惰怠者,管理者必须果断。
迅速识别:通过数据和观察,尽快识别出这类人,不要让他们毒化团队文化。
明确警告:进行严肃沟通,指出问题,设定明确的改进期限和衡量标准。
果断淘汰:如果在给予机会后仍无改善,要坚决、快速地清退。拖延的成本远高于招聘的成本。
注意点:要区分 " 惰怠者 " 和暂时处于低谷的 " 劳动者 "。前者是态度和品性问题,后者可能是状态问题,需要的是帮助和调整。
专业概念引入:惰怠者是组织 " 熵增 " 的主要来源,他们消耗资源,制造混乱,降低整体效率,是必须被处理的 " 负资产 "。
总结与管理的核心
1. 动态的眼光:这四种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标签。一个今天的贡献者,受到激励可能变成奋斗者;一个今天的劳动者,如果管理不善,也可能滑向惰怠。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促成良性的转化。
2. 合理的结构:一个健康的团队,应该是 " 贡献者 " 为基石," 奋斗者 " 为龙头," 劳动者 " 需要通过管理被带动和激活,同时坚决清除 " 惰怠者 "。
3. 管理的重心:你的时间、资源和激励政策,应该明显地向前两者(奋斗者和贡献者)倾斜。这叫 " 价值分配向价值创造者聚焦 "。绝不能搞平均主义," 干好干坏一个样 " 是对奋斗者和贡献者最大的伤害。
作为管理者,你的核心任务就是:识别并重用奋斗者,依靠并培养贡献者,引导并激活劳动者,识别并淘汰惰怠者。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用不同的方法管理不同的人,让团队的每一个细胞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健康运转,这就是管理的艺术,也是组织成功的基石。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