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窦文雪
编辑 / 子夜
每一年的年底,国产手机厂商们之间都会上演一场有关年度旗舰机的较量。
vivo 无疑是每年最受关注的 " 选手 " 之一,近几年,vivo 常常在第四季度发布旗舰产品,今年也不例外。
近日,vivo 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旗舰级手机 vivo X300 系列,涵盖了 vivo X300 与 vivo X300 Pro 两款机型。
与 vivo 一贯的 " 画风 " 相同,vivo X300 系列最大的亮点还是在影像系统身上,vivo 手机公众号推文中的宣传语也写得很清晰—— " 巨出片,出巨片 ",可谓是重点明确。
从这款产品的配置上也能看出 vivo 在完善影像系统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以 vivo X300 Pro 为例,其不仅搭载了 vivo 自研的影像双芯、蔡司 2 亿 APO 超级长焦,还拥有号称是蔡司云台级的主摄,按照 vivo 自己总结出的 6 项亮点来看,其中四项都与影像有关。
vivo X300 Pro 亮点介绍,图源 vivo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影像能力上卷到极致,是 vivo 身上长久以来的独特标签。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几年一直在积极追赶 AI 浪潮的 vivo,在 vivo X300 的身上却没怎么提及 AI 相关功能的升级。
反观去年同期 vivo 发布 vivo X200 系列时的情形,vivo 着重介绍了在 AI 技术的支持下,产品的操作系统实现了升级,以及 OriginOS 5 操作系统中的 " 原子岛 " 和 " 小 V 圈搜 " 功能,此外,蓝心小 V 与 Jovi 语音相结合还能够让产品实现一键设置会议提醒、语音记录会议内容等功能。
而今年的这款被称为是 "vivo 成立 30 周年的里程碑之作 " 的产品,却对 AI 技术介绍甚少,再结合 vivo 在今年上半年对 AI 部门的持续调整,这不免让外界对 vivo 当前的 AI 发展感到好奇。
此外,尽管 vivo 已经尽可能在影像上做到极致,也还是很难只靠一项优势提升品牌的整体调性。
严重 " 偏科 " 的 vivo 究竟能不能只靠影像撑起高端化路线,也是其要考虑的问题。
在 vivo 新机发布会上,
AI 故事几乎消失了?
今年的 vivo X300 系列的发布会上,影像依然是 vivo 的宣传重点,但对于 AI 手机相关的语音助手、智能体等内容,vivo 很少提及。
通常情况下,手机发布会的重点在哪里,往往意味着品牌在这一年中深耕的重点在哪里。
而 vivo 近几年的研发动作也十分明确地指向两个方向,一是影像,一是 AI,反观过去几年,AI 也都是 vivo 除了影像之外最大的宣传点。
为何 vivo 对 AI 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vivo 对 AI 的热情,可以回溯到 2016 年,那一年,阿尔法狗掀起的那场人工智能热潮影响了很多企业,这其中就有 vivo。
vivo 创始人兼总裁沈炜那句常被称道的 " 人工智能是所有技术创新的最底层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应该去‘过饱和’地投入。" 就是在受到启发之后提出的。
AI 技术落地,是各行业迄今都在追求的事,更何况是那个各界都对 AI 充满幻想的时期。手机作为与用户连接最为亲密的终端产品,一度被认为是最可能促成 AI 技术落地的载体之一。
另一边,各大国产手机厂商经历了漫长的 " 明争暗斗 ",卷影像、卷价格、卷内存、卷闪充的竞争已经快要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新的突破口越来越难找,横空出世的 AI 无疑是给了手机厂商们一个新的希望。
很多国产智能手机企业的 AI 研发之路都是开始于 2017 年前后,vivo 的反应也不慢。
其在 2017 年就开始布局研究人工智能,随后又组建了 AI 全球研究院,成了首批设立专攻人工智能方向研究院的中国手机公司之一。
随后的几年间,AI 成了 vivo 除影像以外讲得最多的故事。
其先是在 2018 年就快速上线了手机 AI 的标配功能—— AI 语音助手 Jovi,在当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时任 vivo 副总裁、全球 AI 研究院院长的周围还提出," 两年之后的手机将会成为一个‘自学习、自索引、自推荐’的智能终端 ",可以说是对 AI 在手机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2023 年以后,vivo 发布的 AI 相关研发成果愈发丰富。
在当年的 11 月 1 日,vivo 在 2023 开发者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 5 款自研大模型;2024 年 10 月,vivo 还发布手机智能体 PhoneGPT,支持自然对话、模拟人声、同声传译等功能。
从 vivo 对外发布的成果来看,它不仅算是赶上了 " 百模大战 " 的末班车,也没错过大模型混战时代转向智能体混战时代的大潮。
根据 vivo 此前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10 月,vivo 在 AI 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 230 亿元,且 AI 研究院的研发人员数量也从 2019 年的 1000 人增加至 2000 多人,是彼时公开披露 AI 投入最高的手机厂商之一。
但与亮眼的科研成果相反的是,vivo 手机中的 AI 功能并不好用,很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中反馈称常用的功能十分有限,体验不佳。
有用户发帖表示,vivo 原子岛的 AI 识图功能只会看图说话,无法识别图片中服装的品牌名称,也不认识图片中的明星。甚至不少用户评论称,"vivo 灵动岛的最大作用就是保存无水印的图。"
此外,由于 vivo 最初对 AI 大模型的打法是以云端性能为主,云端通用 AI 虽然拥有可支撑千亿级大模型、可处理复杂多模态任务等优势,但缺点是并不适合手机端的应用。
由于手机端的算力、传输速度有限,难以带动高参数 AI。因此就导致了用户在手机 AI 中问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大模型都需要到云上 " 转一圈 ",这十分影响体验感。
另据雷锋网报道,vivo 内部因 AI 部门与 OS 部门存在部门墙现象,导致 AI 部门的研发无法与操作系统打通。
vivo 也对选错研发的重心有所察觉,因此在今年 3 月 -4 月,公司内部对 AI 部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并暂停对大模型研发的资金投入。
梳理雷峰网此前的报道,vivo 先是在今年 3 月,决定将在原 OS 产品领域下设立 AI 领域,人工智能一部、人工智能二部划入 AI 领域。
随后的 4 月,vivo 再次对 AI 部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撤销原 AI 领域下设的人工智能一部、人工智能二部,在 AI 领域下新设了 AI 产品部、AI 技术开发一部、AI 技术开发二部,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划分。
从三个部门的责任划分来看,vivo 对 " 落地 " 两个字十分关注,这次调整也意味着 vivo 的 AI 研发方向正在从云端向端侧处理能力转变。
此外,雷锋网还报道称,由于 AI 大模型进展缓慢,vivo 决定,暂停对大模型研发的资金投入。今年 2 月,vivo 官宣接入 DeepSeek,这对于一个曾经就拥有自研大模型的企业而言,是一个 " 撤退式 " 的决定。
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 vivo,可以说是正在向着与曾经不同的方向行走,成果或许也不是很容易就能显现的。
在今年 10 月的开发者大会期间,vivo 对外展示了 vivo 蓝心智能战略、OriginOS 6、蓝河操作系统 3(BlueOS 3)及 vivo 在生态合作、安全、人文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目前,vivo X300 系列发布的两款机型已经搭载上了 OriginOS 6,但想让产品真正讲出更多的 AI 故事,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影像故事,
还撑得起 vivo 的高端之路吗?
相比于正处于调整期的 AI 技术,vivo 最拿得出手的技术仍然是影像。
去年,vivo 在旗舰机型 X200 Pro 的身上安装了一个 2 亿像素的长焦镜头,一度引爆了销量,市场盛赞这款手机的成像甚至不输单反级相机。
而今年的 vivo X300 系列更是在影像技术上加码。
其他手机厂商开发自研芯片的目标,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 vivo 可能目的更为明确——为了提升影像能力。
vivo X300 系列产品搭载了 vivo 与联发科共同研发的蓝晶 × 天玑 9500 旗舰芯片,并配备 vivo 自研的蓝图影像芯片 V3+。这种芯片组合能够让手机在影像处理上具备更强大的算力和更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镜头配置上,vivo X300 系列定位为 " 蔡司 2 亿影像双旗舰 ",全系搭载蔡司 2 亿超级主摄,其中 X300 Pro 升级更新,搭载了蔡司 2 亿 APO 超级长焦,是一套从传感器、光学到防抖全链路协同的专业长焦系统。
图源 vivo 官方微博
发布会中提及带有 "AI" 字眼的功能也集中在影像身上。
比如 vivo 联合 MediaTek 研发的 AI 定制美颜,通过 15 分钟的端侧训练,即可记录个人修图风格并实现 10 秒钟极速美颜;AI 电影分镜 +2 亿像素可以实现 " 一图多裁 " 的功能。
vivo X300 系列目前已经开启预售,预计将在 10 月 17 日正式开售。
从社交平台的反馈情况来看,不少 vivo 的粉丝已经前往线下门店完成了体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审美,用户体验 X300 后的评价褒贬不一。
还有用户因此前 vivo X200 Pro 出现炫光问题,对 vivo 的高像素旗舰产品仍保持质疑,有用户在评论区中表示,希望先观望一下市场对 X300 系列的评价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据连线 Insight 在社交平台中了解到的信息,vivo X200 Pro 之所以会容易触发炫光,与其采用大光圈设计和镀膜技术策略相关,而且最终 vivo 给出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将产品回收对硬件进行改进,而是为用户提供 " 防炫光手机壳 "。
在高端路上,炫光无疑是一道坎,因此,除了继续讲影像故事,vivo 需要更多能够支撑得起高端定位的亮点。
根据机构 Counterpoint 发布的报告,今年 1-7 月,vivo 在 4000-6000 元价格段的市场份额从 8.8% 上升至 14%,是包含苹果在内的前四品牌中唯一实现份额提升的厂商。
但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随着下半年,各手机厂商的旗舰 " 军备赛 " 正式打响,vivo 是否能真正站稳高端定位,还要打个问号。
(本文头图来源于 vivo 官方微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