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 丨刘天鸣
完成千里智驾并表后,千里科技迅速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找钱 " 加速布局 "AI+Mobility" 赛道。
10 月 17 日,千里科技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若完成港交所 IPO,千里科技将形成 "A+H" 股的格局。
千里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过往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汽车与摩托车制造销售,两项营收占比超过 85%,随着 AI 技术革新移动出行,公司进行战略转型,发展成为以 AI 为中心的企业,形成了包括制造、AI 能力以及软件及硬件研发的全栈式、以模型为中心的 "AI+Mobility" 能力,进而为全球战略性客户提供 "AI+Mobility" 的闭环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千里科技认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 Robotaxi 是 "AI+Mobility" 的核心领域,公司布局 "AI+Mobility" 的第一步便是构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组合,随后逐步将 "AI+Mobility" 闭环解决方案扩展到智能座舱与 Robotaxi 领域,以及布局 "AI+ 机器人 " 领域。
在智能驾驶领域,千里科技能够为车企提供 RLM(强化学习 - 多模态)模型驱动的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能够实现 L2 级至 L4 级自动驾驶。今年 6 月份,千里科技发布智驾路线图,其中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智驾 1.0,联合吉利汽车推出的千里浩瀚 H3/H5/H7 已应用到多款量产产品之中,今年四季度发布 L3 级别智驾方案千里智驾 2.0,于 2026 年下半年发布 Robotaxi 场景的 L4 级智驾方案千里智驾 3.0。
智能座舱业务则依托多模态交互模型与 AI 原生 Agent OS,实现自然语音 / 视觉交互、情绪识别和个性化推荐。
Robotaxi 业务将通过整合 L4 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与综合运营平台为 Robotaxi 运营商提供端到端 Robotaxi 解决方案。就在千里科技提交招股书的前一天,其与成都市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展涵盖出行定制、城市配送、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智能网联示范运营,重点建设 Robotaxi 运营服务体系。
千里科技将布局 "AI+Mobility",推进 "AI+ 车 " 核心战略的主要抓手是,今年 6 月份成立的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千里智驾)。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千里智驾成立之初,千里科技仅持有 30% 股权,未取得千里智驾的控制权,无法将其直接纳入千里科技的合并报表范围,不仅影响到千里科技在科技业务板块生态系统布局的完整性,也让千里科技无法依靠 AI 风口获取融资与提高上市公司市值。
为了解决千里智行并表问题。9 月底,千里科技通过与关联方重庆迈驰签署《股东表决权委托协议》,拿到千里智驾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控制权,实现千里智驾及其控股子公司并表。
在千里科技赴港上市进程中,进一步强调千里智驾纳入上市版图。招股书中写道,将千里智驾合并入账是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实施战略布局及产业部署的关键举措,对实现本公司整体战略至关重要。并表后,千里科技将实现智能驾驶业务的统一战略布局及全面协调管理,进一步整合生态系统伙伴资源,推进 "AI+Mobility" 解决方案的应用及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
由于千里智驾 10 月 15 日才正式并入千里科技财务报表中,其盈利能力并未在财务报表中有具体体现。但从 9 月底千里科技发布的公告中透露了千里智驾业绩情况,截至 8 月底,千里智驾实现营业收入 90.24 万元,净利润亏损 2.94 亿元。
无论是智驾、智舱还是 Robotaxi,都是一场 " 烧钱 " 的马拉松,软件开发、硬件适配、大模型数据迭代等研发工作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然而自动驾驶行业的 " 玩家 " 未到盈利转折点,即便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车 BU),经历三年 240 亿元亏损后,于 2025 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经营利润为 13 亿元。
千里科技赴港上市,便是为 "AI+Mobility" 解决方案的研发落地 " 找钱 "。招股书显示,千里科技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增强研发能力、开发及升级 "AI+Mobility" 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其中,智能驾驶方面使用募集资金推动自动驾驶端到端大模型的研发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及部署,智能座舱方面使用募集资金持续开发及升级 Agent OS、完善智能座舱功能,Robotaxi 领域则使用募集资金测试 Robotaxi 解决方案。
另外,千里科技还将使用募集资金投入上游产业链战略整合、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提升、补充运营资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