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7 日晚间,复星医药(SH600196)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复星医药产业(复星凯瑞的直接控股股东)与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共同签订《增资协议》。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拟参与复星凯瑞 A 轮融资,即计划分期出资共计 6 亿元,认缴复星凯瑞不超过合计 5.24 亿元的新增注册资本。
根据公告,复星凯瑞 A 轮融资对应的投前估值为 22 亿元。具体来说,复星凯瑞 2024 年营业收入为 3.28 亿元、净利润为 -3.37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复星凯瑞营业收入为 2.20 亿元、净利润为 -1.61 亿元。
上述财务数据表明,作为国内首家 CAR-T(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免疫疗法)产品获批的企业,复星凯瑞的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虽已上市四年,但受制于 CAR-T 治疗单次治疗费用高昂(动辄百万元级)、医保难以覆盖、患者自费比例高等现实因素,尚未盈利。
公告还表示,融资所得款项将用于复星凯瑞及 / 或其子公司的运营和业务发展,以进一步拓展创新管线、加强技术和产品储备。
复星医药仍是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复星凯瑞主要从事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公司旗下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 CAR-T 细胞治疗产品,截至目前已获批两项适应证,分别覆盖二线、三线或三线以上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阿基仑赛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第三项适应证,在中国境内正处于桥接临床试验阶段且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9 月 24 日,复星凯瑞的第二款 CAR-T 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FKC889)的药品注册申请已获受理,申报适应证为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复星凯瑞 A 轮融资的主要出资方——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其在成立之初就与复星医药有着深厚的渊源。该基金成立于 2024 年 3 月,由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坪山区引导基金、复星医药(深圳)及多家区级产业基金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获认缴财产份额为 50 亿元,其中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财产份额 50%,复星医药(深圳)持有财产份额 28.6%。同时,复星医药若干董事、高管还兼任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投委会成员,因此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也构成复星医药的关联方。
公告显示,本轮融资完成后,复星凯瑞的股权结构将出现变化。复星医药产业的持股比例将从 88.14% 降至 69.50%,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将持股 21.03%,成为继复星医药产业之后的第二大股东。增资完成后,复星凯瑞仍为复星医药的控股子公司。
《增资协议》约定,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此次出资的 6 亿元将分三期完成,首期支付 3 亿元,后续两期分别支付 2 亿元和 1 亿元。支付节点将与复星凯瑞部分里程碑事项挂钩,比如阿基仑赛一体化工厂达成约定的落地进展、细胞治疗产品管线达成相应的临床、注册进展等。
此外,复星凯瑞董事会在本次增资完成后将由 7 位董事组成,其中:复星医药产业有权提名 6 名,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有权提名 1 名;坪山区引导基金有权委派 1 位董事会观察员。
国产 CAR-T 崭露头角
过去几年中,中国 CAR-T 产业逐渐步入商业验证阶段,市场格局与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均在持续发生变化。
日前,金斯瑞生物科技(HK01548)公布了联营公司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CAR-T 产品西达基奥仑赛的最新销售额。据悉,该药物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 5.24 亿美元,算上第一季度的 3.69 亿美元与第二季度的 4.39 亿美元,今年以来西达基奥仑赛的销售金额已累计达到 13.32 亿美元,成为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 " 重磅炸弹 " 药物。
国内 CAR-T 市场的竞争已趋白热化。截至目前,国内获批的 CAR-T 产品已有 7 款,且适应证多集中于大 B 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现象。
对此,复星凯瑞方面此前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临床需求,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拓展适应证价值,而非跟风热门靶点。
" 我们认为,CAR-T 领域的竞争最终会回归临床价值本质——只有真正解决患者的痛点,才能在竞争中立足。" 复星凯瑞方面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