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杰逊 昨天
董明珠给雷军的热搜又添了一把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这几天,雷军和他的公司,一直被挂在热搜上。

然而当雷军和他的公司被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董明珠又给这个事件添了一把火。

因为在某女企业家的群里,当大家都在恭维董明珠的时候,董明珠突然扔出了一个链接,而链接的内容,则是关于小米汽车又出事的视频:

而当董明珠扔出这个视频链接后,网络上则又多出了一个关于小米汽车负面事件的新话题:

众所周知,雷军和董明珠,一直存在一些 " 过节 "。

例如董明珠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内涵小米 " 偷专利 "、" 偷技术 ",而且还内涵小米与美的的合作是 " 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

而当小米通过生态链企业持续布局空调等家电领域,与董明珠的业务形成竞争格局的时候,董明珠则多次公开发言质疑其技术。

而当最近的小米汽车出事之后,董明珠又往企业家群里扔这个链接,看得出来,董明珠这是又一次再次公开得罪雷总了。

其实董明珠和雷军之所以有过节,最底层的逻辑,还是两个人底层商业思维存在差异导致的。

董明珠的商业思维模式,是一种重资产、掌握核心科技的传统制造业模式,她极度看重自建工厂、自主专利和技术沉淀;而雷军的商业思维模式,更偏向于互联网思维与粉丝经济,更注重生态链整合、线上营销和性价比。

董明珠多次批评小米 " 没有含金量 "、" 轻资产、无制造 ",正是这种根本性差异的体现。

而且董明珠和雷军之所以水火不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个人 " 性格不合 " 导致。

董明珠的性格,一直是以强势、犀利、直言不讳著称,在公众面前是 " 霸道总裁 " 的形象。而雷军的性格,通常展现出  " 谦逊学霸 "  的姿态,喜欢强调 " 向友商学习 ",喜欢展示自己 " 成功却低调 " 的一面。

这种性格反差,会使两个人在相处或者是在业务往来(特别是当业务存在竞争状态)的时候出现冲突。

而且在战略布局上,雷军和董明珠也存在逻辑差异。

董明珠的企业,需要从单一的空调巨头向多元化工业集团转型,而雷军的小米 " 人车家全生态 " 战略,则需要深入智能家居的各个角落,其中空调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就意味着,两个人在业务的正面交锋是战略布局导致的,所以这种冲突也是无法避免的。

实际上,我早期也是很欣赏雷军那种低调、内敛、谦逊的人设的。

但是当他最近被很多人誉为 " 营销之神 " 后,我就感觉到他可能开始飘了。

特别是当我近期看到他展示出来的那些宣传策略的时候,我就开始对他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看法了。

例如这个 " 逆光之王 " 的宣传,他们则是在大海报下面标了一行小字—— " 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 ":

这种宣传,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有没有?

还有这个小米超强钢的宣传,则也是在大海报的小字下面标注——这个超强钢,其实是一种 " 项目名称 ":

不得不再次感慨,想出这种宣传策略的人,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还有当苏炳添在参观小米实验室的时候,雷军面对前面的 1800 台手机表示,这里每一个型号的手机,在上市之前,都要在这个实验室测试 30 万个小时以上。

30 万小时,换算成天,就是 12500 天,再换算成年,就是 34 年。测试 34 年,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所以雷军说的 30 万小时,很可能就不是每台手机的测试时间,而是所有手机的测试时间。

而如果是所有手机的测试时间的话,那 1800 台手机总共测试 30 万小时,那么换算出来,其实就是平均一台手机测试 7 天(实为 6.94 天)而已,这不过是行业平均水平罢了,何必吹得那么玄乎呢?

所以总是喜欢搞这种宣传的雷军,就被很多网友吐槽了:

而且雷军还有一个很容易产生误会的宣传,那就是下面这个宣传:

如果这样宣传也行的话,那我说,其实雷军比姚明还要高,那也是没问题的。

因为只要你肯动脑子,肯灵机一动,那么雷军,其实完全可以比姚明还要高出几个档次:

· END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董明珠 雷军 小米 小米汽车 逆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