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17小时前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港股IPO升温 中资券商加速布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前三季度,港股 IPO 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据 Wind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共有 68 家企业在香港主板成功 IPO,较去年同期的 45 家增长 51.11%;IPO 募集金额更是达到 1862 亿港元,同比大幅飙升 233.97%,若叠加再融资规模,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总额高达 4148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53.30%。在这波 IPO 热潮中,中资券商凭借对内地企业的深度服务能力与本土化优势,成为绝对主力,不仅承销金额占比持续提升,更在香港市场加速布局,通过扩充团队、升级业务架构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港股 IPO 业务正成为中资券商国际化发展的核心突破口。

港股 IPO 市场的繁荣,得益于内地优质企业的密集上市与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从行业分布看,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成为募资主力,其中电气设备行业募资 436 亿港元,宁德时代以 410.06 亿港元的募资额成为前三季度港股 " 募资王 ",紫金黄金国际、恒瑞医药分别以 287.32 亿港元和 113.74 亿港元紧随其后,前十大 IPO 项目合计募资 1299.54 亿港元,占全部 IPO 募资总额的 69.79%。这些企业的上市,既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反映出全球资本对中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优质资产的青睐。与此同时,香港联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改革,简化生物科技企业、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上市流程,进一步增强了对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11 家企业 IPO,位列各行业之首。

中资券商在港股 IPO 承销业务中表现抢眼,市场主导地位日益巩固。从承销排行榜来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等头部中资券商包揽了前三季度港股 IPO 承销金额的前三位,其中中信证券参与承销的 IPO 项目募资总额超 500 亿港元,市场份额占比接近 27%。中资券商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承销规模上,更在于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从前期辅导、路演推介到上市后持续督导,中资券商能够凭借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资源整合能力,为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在宁德时代港股 IPO 中,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组成的联合承销团队,不仅帮助企业完成了复杂的跨境架构搭建,还通过 " 港股 +A 股 " 双重上市模式,吸引了大量南向资金参与认购,该股上市首日涨幅达 12.3%,市场表现超出预期。

面对火热的市场机遇,中资券商正加大在港布局力度,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在团队建设方面,中信建投国际今年以来新增投行业务人员超 80 人,重点扩充新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专业团队;国泰君安国际则设立 " 跨境 IPO 专项小组 ",专注服务拟赴港上市的硬科技企业。业务架构升级同样动作频频,华泰国际推出 " 数字化投行平台 ",实现 IPO 项目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大幅提升了项目推进效率;招商证券国际则通过与香港本地金融机构合作,拓展机构投资者资源,增强股票分销能力。此外,中资券商还在香港市场积极拓展再融资业务,前三季度港股配售融资规模达 2182 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 541.01%,中资券商在配售业务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也超过 60%,形成了 "IPO+ 再融资 " 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展望四季度,港股 IPO 市场有望延续活跃态势,但中资券商也面临多重挑战。从机遇来看,目前已有超过 30 家企业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热门领域,预计全年 IPO 募资规模将突破 2500 亿港元。政策层面,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港股通南向资金对新股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为港股 IPO 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撑。不过,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美联储加息周期延长等因素可能影响市场情绪,增加 IPO 定价难度。对于中资券商而言,需进一步提升跨境服务能力与风险控制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发展。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港股 IPO 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不改,中资券商通过持续加码在港布局,有望在全球投行业务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搭建更坚实的桥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港股 券商 香港 中信证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