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昨天
19岁印度少年也来参赛,今年“海聚英才”总决赛海外项目高达8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期两天的 " 国投科创杯 " 第五届 " 海聚英才 " 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天在 " 海聚英才 " 创业城收官,154 个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项目在此展开巅峰对决。

今年 3 月大赛开启全球招募后,初赛在海内外 30 个分赛区火热进行。154 个入选总决赛的项目,是从全球近 1.5 万个参赛项目中选拔而出,参赛项目总数较去年增长约 22%,80% 入选总决赛项目为海外项目,进一步体现了上海的创新活力和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据不完全统计,自 2020 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上海科创集团已投资 " 海聚英才 " 大赛项目近 30 个,投资金额超过 7 亿元,多个项目已成长为行业龙头。评价项目标准除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关注项目成果原创性及潜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外,更多关注是否在行业内具有国际领先性,能否填补国内空白等,按照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不同标准进行打分。对本届总决赛遴选出的获奖项目,除奖金奖励外,还成立了专门基金进行全方位支持。

19 岁印度少年也来参赛

" 本届大赛热度超出我们预期,海外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民告诉记者,本届大赛海外赛场数约占 2/3,最终进入总决赛的项目中有 124 个为海外项目,参赛项目的选手或核心团队拥有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占比超过 80%。

参加大赛信息技术赛道的周新宇曾在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目前是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本届大赛,他带着基于人工智能的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项目闯进了决赛。他介绍,人工智能驱动的集成电路设计平台,有助于减少电路面积,提高芯片良率,缩短设计时间,加快产品迭代。

年龄最小的 19 岁选手是来自印度的斯帕什,现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和创新设计双学位,他作为 Incy 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主导开发了热能浮体可再生能源方案。热能浮体通过特制透镜聚集太阳光,产生高温。设备利用热表面与下方凉水之间的温差直接发电。这项技术无需占用土地,在炎热环境中表现卓越。

本届总决赛充分展现了参赛项目更趋 " 早小硬 ",参赛选手呈年轻化、学历高、国际化程度高等显著特征。种子期和初创期项目占比超过 85%;更多 AI 驱动项目涌现,人工智能已成为各赛道创新基因;45 岁以下选手占比达 84%,博士占比约 66%,硕士及以上占比约 91%。

上海 " 三重机遇 " 吸引外地公司

一支珀莱雅无香精的柚子味唇膏卖 98 元,添加香精的同品牌产品只能卖 19.8 元,纯天然是颇受当下消费者偏爱的一个属性。

2008 年在上海学习香料制作后出国留学的沈鹏,2022 年在杭州创办了天然芳香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公司晶香元,在化妆品圈内小有名气,是欧莱雅、珀莱雅、毛戈平、花西子等品牌的香料供应商。如今,他希望能将公司落户在上海。初次登上 " 海聚英才 " 大赛舞台的他,感受到了 " 上海速度 ",路演结束,已经有工作人员带他物色场地。

之所以想要重返上海,沈鹏道出三个原因。一是上海的国际化程度高,大型国际美妆展、芳香展几乎都在上海举办,方便客户来公司参观考察;二是受众对高技术的接受程度高,对无香精、无酒精、无添加的天然香料的接受度高;三是上海的分析检测机构多,足不出 " 沪 " 就可以拿到各种完备的检验检测。

化妆品等时尚消费品产业是上海着力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不久前上海出台了全国最高补贴力度化妆品新政,对成功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注册新原料、备案新原料,分别每项给予最高 200 万元、最高 50 万元扶持。晶香元如能如愿落户,将驶上发展 " 快车道 "。    

农业领域高科技项目涌现

粮食安全是 " 国之大事 ",今年的 " 海聚英才 " 总决赛上涌现出多家农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深圳迈斯诺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名为微源种芯的项目,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改造菌株资源,帮助各类农作物丰产稳产。

" 我们的技术相当于给种子穿上了‘保护衣’,与一般育种相比,具有审批周期短、保护效果好的特点。" 公司首席执行官钱思林说。2022 年,该项目在吉林省 50 亩试验田上进行对照组实验,85% 穿着 " 保护衣 " 的玉米扛过了重度干旱,对于这批经受考验的玉米,还有许多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可以让其恢复状态,持续生长。钱思林透露,公司已落户杨浦区。

顶着大太阳背着几十斤的药桶在果园里打转,药打了不少,虫子没除干净,多余的药液流进地里污染水土——这是不少果农、苗圃种植户最头疼的打药难题。如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张智泓联合企业研发攻关出的智能精准变量喷雾植保机器人,用 " 按需施药 " 的思路,专治果园、苗圃和大棚里 " 打药累、浪费多、污染重 " 的问题。

机器人实时瞄准作物长在哪、长得怎么样,精确算出每个地方需要多少药,最后让喷头精准送药—— 形成了 " 眼睛看、大脑算、喷头喷 " 的全链条智能配合。张智泓表示,这里面最关键的是 " 脉宽调制电磁阀 " 技术,靠着高频电信号控制阀门开关的快慢,让药剂啥时候喷、喷多少,都跟作物的实际需求严丝合缝对上,从根上解决了施药不准的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印度 上海 斯坦福大学 首席执行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