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8小时前
497亿半导体巨头面临上市以来最难时刻,公司最新回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辑丨巫燕玲

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恐怕料想不到,就在他选择退居幕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公司会接连陷入如此一筹莫展的境地。

10 月 19 日,闻泰科技旗下安世中国发布致全体员工信。

信中表示:

安世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如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董事会和管理层始终全力保障公司正常运转,不会允许外部力量影响公司运营或损害员工利益。安世国内团队的同事均与国内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大家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将继续由安世国内公司而不是 Nexperia 荷兰主体发放。

此前 10 月 18 日,就旗下安世半导体 ( 中国 ) 的员工公司系统权限被全面中断一事,闻泰科技方面负责人回应表示,10 月 17 日早上安世中国团队的账号被封,具体原因不明,目前有部分恢复。考虑到紧急状态下欧洲可能会切断系统切断资金,中国区不得不采取独立的自救行为,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

此前 10 月 12 日,闻泰科技公告,荷兰政府 9 月 30 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

二级市场表现上,自 9 月 30 日以来,闻泰科技股价一路下探,近几日有所回升,累计跌幅超 20%。截至 10 月 17 日,闻泰科技收涨超 4%,股价报 38.5 元 / 股,最新市值为 479 亿元。

未能规避的风险

9 月 30 日,荷兰企业法院作出裁决,并即时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作为 CEO 的职务和职权;任命一名由法院指派的独立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该董事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并可独立代表公司;将闻泰科技通过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仅保留 1 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指定的独立第三方。

与此同时,法院任命了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减去 1 股)托管给独立第三方。闻泰科技暂时失去了对安世的治理权和投票权,但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未受影响。

对此,闻泰科技表示:" 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此举严重违背了欧盟一贯倡导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际经贸规则。我们对这种针对中资企业的歧视性待遇表示强烈抗议。"

虽然表面上这是与荷兰政府的司法对峙,但闻泰科技真正面对的依然是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

9 月 29 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美 " 实体清单 " 等的企业持股超过 50% 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而以全资控股方式持有安世半导体的闻泰科技,无疑成为了新一轮无端制裁措施的目标。

 

10 月 16 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表声明,反对荷兰地方当局干预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 ( Nexperia ) 的运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对此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 " 国家安全 " 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荷此举不仅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还将严重损害荷营商环境,害人害己。

 

2017 年,以建广资本为主的中资银团收购了由恩智浦(NXP)标准化产品部门组建的主体安世半导体。随后,2018 年至 2020 年,闻泰科技陆续通过现金和 A 股股票发行等手段,从银团手中完全收购安世半导体 100% 股权。

2024 年,因受被列入 " 实体清单 " 影响,闻泰科技 ODM/OEM 业务在全球化的供应链和客户获取层面遭遇重大挫折。2025 年上半年,闻泰科技 ODM/OEM 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74.85 亿元,却累计产生 6.85 亿元亏损。为此,闻泰科技主动选择 " 壮士断腕 ",以约 43.89 亿元对价,向包括立讯精密及关联公司在内的主体出售 ODM/OEM 业务。

 

不仅如此,闻泰科技还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包括张学政(闻泰科技创始人)的姐姐张秋红先后辞去公司董事长、总裁职务,三位 ODM/OEM 背景的公司高管辞职。此外,公司还遴选了系出安世半导体的高管沈新佳、杨沐、庄伟等人,全面接管闻泰科技经营决策。

自此,闻泰科技从双产业齐头并进,变为了半导体单主业全线押注。就连上市公司本身都几乎成为安世半导体的控股主体。

可惜的是,这样的股权安排,又再度被美商务部的新一轮穿透性规则所约束。

不利的迹象

事实上,安世半导体脱离闻泰科技控制的风险,早在 2022 年便有初步迹象。

2021 年,汽车行业 " 缺芯 " 危机开始蔓延,车规级芯片价格暴涨。加上汽车电气化浪潮滚滚向前,这让收购安世完成的闻泰科技和张学政嗅到了商机。

由于安世半导体源自飞利浦和恩智浦的基因,使安世先天具备了符合全球严苛汽车行业标准的基因。其产品多数符合 AEC-Q101 等车规认证,所有晶圆厂均获得 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嫁接车规级芯片技术产能的先天条件。

2021 年 7 月,安世半导体完成对英国车规级芯片企业 Newport Wafer Fab(NWF)的正式收购,试图布局车规级 IGBT 和 MOSFET 的 IDM 产能,加强面向全球市场的高压功率器件和模拟 IC 研发。

然而此举立刻遭遇了英国当局干预。2022 年 1 月,英国出台《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并不惜动用追溯权对已经完成的 NWF 收购案进行追溯,要求安世半导体出售 NWF 至少 86% 股份。

安世半导体随即表示震惊和反对,并提出上诉。随后安世半导体与英国当局展开了为期一年多的轮番审查与谈判,包括提出不开展敏感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允许政府参与共管等,但最终仍未奏效。

终于,2023 年 11 月,安世半导体与美国威世(Vishay)签署协议,以 1.77 亿美元出售 NWF,交易在 2024 年完成。而这几乎已经表明,安世半导体彼时已经成为部分国家针对中资企业限制投资展业的目标之一。

外籍高管指控背后

事实上,闻泰科技对境外收购主体独立经营一直较为重视。张学政治下,安世半导体,包括其收购 NWF 一直维持相对独立的经营情况,主要事务也依托外籍高管执行。

但是,此次针对安世半导体的冻结,亦恰恰由几位安世半导体的资深高管辅佐指控举证

有报道指出,这次事件涉及三位核心外籍高管:荷兰籍首席法务官 Ruben Lichtenberg、德国籍首席财务官 Stefan Tilger 和德国籍首席运营官 Achim Kempe,三人在荷兰政府发出部长令的第二天就联合采取行动,要求暂停中方 CEO 职务和股权托管。

从官方履历来看,此次作为事件主要发起人的公司首席法务官 Ruben Lichtenberg 负责领导公司全球法务和 IP 团队。在职业生涯初期,Ruben 曾担任律师,在 Royal Haskoning、摩科瑞能源集团和 Vesta Terminals 等多家国际公司担任过高级法律职务。

另外两位负责人中,CFO Stefan Tilger 为飞利浦与恩智浦的 " 老人 ",2017 年随标准化部门独立入职安世半导体;COO Achim Kempe 负责所有的全球运营事务,并监督 6 家工厂的业务及制造活动。

(图片来自安世半导体官网,两位指控申请人 Stefan Tilger、Achim Kempe 与张学政同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端恰逢闻泰科技人事调整在前。而上位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几位高管中,代行闻泰科技总裁职务的沈新佳为安世半导体 CEO 办公室首席事务官,杨沐为安世半导体战略高级总监,庄伟为安世半导体全球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CEO 人力资源助理。三人在职权上与以上三位外籍高管均不交叉,却在管理架构上实现了对高管的实际管控。

因此,外籍高管发起事端,也被部分市场人士分析理解为针对安世公司的一场夺权。而三位外籍高管的 " 倒戈相向 ",也被认为终属情理法理之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荷兰 安世半导体 托管 张学政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