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最近频繁刷到综艺《我家那闺女》,却意外被一个素人吸引了眼球。
没错,就是火上热搜的律师刘思远,感慨一句:这姑娘隐藏太深,反差也太大了。
她四线小城出身,清华学霸,30 岁成为红圈律所合伙人,北京二环全款买房。

看节目前,我预期了这姑娘的奋斗史绝不会简单,事实也证明,刘思远的高能一天,顶上普通人的几天。
她超级自律,每天五点准时起床,行程安排满满的,最多一天飞五个城市。
为了高效工作,她还原创了 " 折叠时间法 ",同一时间解决多个任务。


说实话,起初看刘思远血条拉满的工作状态,属实压力山大,很多网友也感慨" 过这样一天,我会生无可恋 "。
但几期看下来,我发现,她根本不是被动的卷,而是真的热爱工作。
那种蓬勃旺盛的高能量,是源于对职业的热爱,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不只在工作里发光,她在生活中也像个小太阳,休息时追综艺磕 CP,跟下属真诚谈心,自媒体账号也做得风生水起。
恰如刘思远自己所说 " 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这也让我很好奇,她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家庭,才能守护住女儿的热爱,让她时刻都在发光?

" 心甘情愿 " 的爱,养出不内耗的孩子
看刘思远一家人,我脑海里萦绕着一段话" 爱是自然而然,爱是你情我愿 "。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都是特别的自然和情愿。
对,就是 " 情愿 " 很重要,我愿意爱你,为你付出,但我不会强求回报,道德绑架你。

刘思远的爸爸是军人,长期跟妈妈两地分居,妈妈一边要工作,一边还要独自照顾她。
小时候,刘思远早产体弱,经常生病,有次两人都发着高烧,妈妈不得不忍着病痛,一个人抱着女儿去医院。
很多次,妈妈也快熬不住了,精神几度崩溃。

可她说,这些艰难的时刻,妈妈却从没有向她诉苦、埋怨过,也没有将生活的压力转嫁到自己身上。
节目中,妈妈一直强调,这是我的选择,跟她无关。也不会要求女儿必须优秀,来回报这份付出。
这样没有附加条件的爱,给孩子带来的是,做自己的底气,不内耗的坚持。
即使刚入行困境重重,但刘思远心态特别好,不会情绪低落,但从没想过畏惧退缩。
因为没有人给她特别大的压力,也不需要背负谁的梦想负重前行,所以,她才能义无反顾,只为了热爱拼尽全力。
不设限的托举,成就不怯场的人生
其实,看刘思远的职场经历特别上头,比任何励志剧都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看了她们一家的相处日常,我才懂了:狠人的背后,还有高人。
虽然相比一些同行,她的父母确实算普通家庭,可他们精神上的支撑和托举,却绝不一般。

一个是,他们特别支持女儿的选择,让刘思远成为了真正的自己。
小时候,她并不是天生学霸体质,一年级学拼音都费劲。
后来父母想开了,如果女儿学不进去,以后上幼师、中专都可以。
另一个养育的智慧是,在刘思远的工作、婚恋上,父母都会给予百分百的尊重和信任。
一次次跳槽,一次次人生转场,一次次专注喜欢的领域,父母从来都只说 " 支持 " 二字。

可以说,刘思远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喜欢就果断拒绝,从不需要隐忍和妥协,因为父母永远是那个点赞者。
大抵正印证了那句:有人托底,面对世界时,就可以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耳濡目染的教育,带给孩子榜样和力量
节目中,刘思远说了一段话:" 父母带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让我看到了什么是正直、勇敢、坚毅和善良。"
事实,也的确如此。
都说刘律是 " 拼命三娘 ",那是因为她的父母,也都是特别努力、拼搏的人。
爸爸是军人,常年坚守岗位,保家卫国;妈妈是会计师,工作表现优秀。
正如爸爸写给女儿的信:" 在你身上,有着妈妈的柔韧如菊,也有着爸爸的刚毅如胶。"

我还很欣赏刘思远的三观,不搞办公室政治,无需下属谄媚讨好,只看实力、能力和业绩。
对于职业,她也很有理想,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法治进步做出贡献。

说实话,这份责任感,又何尝不是家族精神的一种延续。
在妈妈的描述中,爸爸身上具备 " 人品、家庭、社会 " 三个责任感,那是她的安全感来源。
虽然不能陪在女儿身边,但爸爸从未缺席孩子的成长,刘思远小时候,爸爸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
妈妈更是将身为母亲的责任感,深深刻在骨子里。

其实,看完节目,我有个特别深的感触:精神的托举,言传的渗透,三观的指引,爱的滋养,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东西。
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给孩子满满的爱,让他们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最坚定的依靠。
跟刘律父母一样,我也很赞同孩子找到热爱,鼓励他们做喜欢的事,像游泳、打球、编程、看书,我都会多支持和陪伴。
我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有热爱和目标,能够成为想成为的人。



刘律爸爸有句话,也是我的心声:" 她能做茶杯就做茶杯,能做碗就做碗,能做碟子就做碟子。"
我相信,花有千种风情,树有万种姿态。
好的教育,应该,爱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是你做自己,忠于自己,喜欢自己,然后成为自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