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乐
编辑 / 子夜
非洲草原的落日熔金中,躺卧的狮子和踱步的角马如同电影大片,一位带着摄像机的男人缓缓按下快门;动画片画面中,积木般堆叠的高楼间,一辆汽车骤然驶向天际;星际航行的船舱内,失重状态下的漂浮物与行星表面的沟壑纹理清晰可辨……
很难想象到,这些需要专业团队耗时数周搭建场景、调配设备才能完成的镜头画面,都出自爱奇艺 " 与 AI 共生 " 短片创作大赛。
今年七月,爱奇艺宣布启动 AI 短片创作大赛,历经数月征集与筛选,来自 30 多个国家,共计 142 部作品通过初筛,其中 54 部评委提名作品最终入围。在形形色色的作品中,不难发现,AI 创作早已跳出 " 特效堆砌 " 的初级阶段:这里既有水墨晕染的古典动画,也有霓虹闪烁的赛博朋克场景;既能用极简黑白勾勒深沉叙事,也能用奇幻写实风格构建想象世界。
图源爱奇艺 APP
这些兼具视觉冲击力与创意巧思的短片,让整个内容行业清晰感知到:AI 创作已从技术尝鲜的探索,迈入重塑内容生产逻辑的关键转折点。
无独有偶,就在大赛作品官宣前夕,爱奇艺在秋季悦享会上抛出另一枚 " 重磅炸弹 ",平台联合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鲍德熹,共同发起 " 鲍德熹 · 爱奇艺 AI 剧场 "。该剧场将面向全球征集专业创作团队与内容创意,入选团队不仅能获得制作补贴与专属技术支持,还将在线下集训中得到鲍德熹的全程指导。
从 7 月激活创作者生态的短片大赛,到 9 月的专业剧场的内容创作,连办两场大赛,爱奇艺环环相扣的动作,既是对 AI 赛道的重仓押注,更直指一个行业核心命题:当技术突破了物理与叙事的边界,AI 该如何真正走进专业影视内容的生产链条,成为驱动创作变革的核心引擎?
AI 内容创作,进入 " 落地阶段 "
自去年起,AI 技术对内容产业的改造已从概念构想走入现实场景。
连线 Insight 观察到,在这场技术浪潮中,长视频平台纷纷试水 AI 辅助剧本评估、宣传物料生成,短视频 APP 推出 AI 创作工具,整个行业都在试图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内容的产出。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爱奇艺顺势而为,成为 AI 创作领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25 年 7 月,爱奇艺正式启动 " 与 AI 共生 " 短片创作大赛,面向全球 18 岁以上创作者开放,明确鼓励创作者使用 Veo 3、Seedance 1.0 pro 等专业 AI 工具进行创作,作品篇幅聚焦 1-5 分钟的短片叙事。
图源爱奇艺行业速递微信公众号
目前大赛已进入最终评委评审阶段,在爱奇艺 APP 内搜索 "AI 短片 " 或 "AI 大赛 " 即可看到通过初筛的 142 份作品。
点进 AI 短片的页面,这些作品堪称技术与创意碰撞的鲜活样本。从题材来看,既有《烟花底下有我家》这类聚焦战争中儿童视角、充满童趣隐喻的现实叙事,也有《一棵 " 树 " 的幻想》这种以抽象表达探讨环保议题的作品,更不乏《Savanan Golden Horizon》《海岸线》式具备好莱坞质感的作品。
除此之外,中文、外语作品并存,场景从古代到未来都市,跨度极大,我们不仅看到了《新貂蝉传》的古典题材,也看到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动画形态,这些作品将 AI 打破创作边界的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透过这批入围作品,不难窥见 AI 短片内容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技术赋能下的创作效率与想象力将持续释放,过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拍摄的宏伟场景,如今可通过 AI 快速生成,复杂的多镜头转场与风格化视觉呈现也更易实现,创作门槛的降低将激活更多个体创作者。
另一方面,内容表达将更注重 " 技术为创意服务 ",而非单纯堆砌特效,从入围作品对环保、人文关怀等议题的挖掘能看出,未来 AI 短片会更聚焦故事内核与情感共鸣,创作者主导叙事与价值表达,AI 承接画面、场景生成、后期特效、配音等繁琐工作,让创意落地更高效。
如果说 7 月的短片大赛是爱奇艺对 AI 创作的试水,那么 9 月官宣的 " 鲍德熹・爱奇艺 AI 剧场 " 更像是迈向专业影视内容的关键一跃。
图源爱奇艺行业速递微信公众号
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剧场将面向全球征集内容创意和团队,并为创作者提供技术支持及创作补贴。
首批上线影片将全部出自剧场创作营,经筛选的 30 支创作团队将在 7 天的线下集训中获得鲍德熹全程指导。第一批篇幅在 15 分钟以上的 AI 作品,预计于 2026 年一季度上线爱奇艺。平台还将为其匹配专属宣推资源,打通从创作、制作到分发的完整链路。
从 1-5 分钟的短片孵化到 15 分钟以上的专业剧集,爱奇艺连续开启的两场 AI 大赛,既让 AI 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更清晰勾勒出未来创作的核心逻辑,AI 不是替代人类创作者,而是帮创作者聚焦于创意构思与叙事打磨,回归讲故事的本质,实现技术赋能创意的内容生产新范式。
" 为创意点火 " 背后,
爱奇艺打开行业想象力
爱奇艺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抛出两场 AI 内容重磅赛事,既展现了爱奇艺推动 AI 内容产业化的系统性思考,更传递出其布局 AI 创作赛道的决心。
这种决心,源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今年全球 AI 视频生成工具持续更新,但整体应用大部分还是短画面生成及素材简单剪辑等辅助环节,真正实现从创意到成片的全流程落地案例并不多,尤其在长视频领域,受限于叙事逻辑的复杂性与内容质量的高要求,AI 全流程参与的成熟案例更为稀缺。
当行业从 " 技术兴奋期 " 冷静下来后,通过规模化赛事搭建创作者、技术以及营销资源的协同平台,可以进一步推动 AI 工具在专业影视内容中的应用,激活 AI 创作的生态活力。
" 与 AI 共生 " 短片大赛以 1-5 分钟轻量化叙事降低门槛,吸引创作者参与,探索叙事可能;而 " 鲍德熹・AI 剧场 " 引入奥斯卡获奖者级别的指导与全链路资源,用赛事树行业标杆。
这体现了爱奇艺对 AI 内容产业化路径的清晰规划——构建技术沉淀、创作者培育以及内容落地的完整闭环。
透过赛事产出的作品,我们能清晰看到 AI 内容的未来趋势。AI 正逐步突破叙事连贯性与情感共鸣的难点,借助技术优化,许多镜头转场更自然;同时,AI 内容与垂直场景的融合也将愈发紧密,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如文旅领域,可通过 AI 生成景区定制化剧情短片,借助内容打造地域 IP,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在教育领域,AI 能让知识传递更生动;在公益领域,像爱奇艺 AI 短片创作大赛里《温度》这类聚焦智能关怀的作品,也可以快速适配不同地区语言与文化,扩大公益传播范围。
更值得期待的是,AI 短片的商业想象空间正逐步打开。
在第十八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演讲中,爱奇艺广告策略营销总经理王凯航提到,开环生态是当前最适配 IP 营销的生态模式。他进一步拆解 IP 营销 " 建立共识、激发共情、数据协同 " 三大关键链路,在这其中,AI 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包括辅助品牌规模化筛选适配剧本、明星及植入点位、让品牌信息规模化覆盖相关场景、助力区分投放目标人群,传递不同营销信息等。
爱奇艺广告策略营销总经理王凯航,图源爱奇艺行业速递微信公众号
从部分入围作品在数分钟的时长呈现的极强叙事及概念传递能力来看,AI 驱动的短片创作,未来有望成为品牌 IP 营销的新方式——除前期的投放剧本筛选到宣发端的目标人群锚定外,AI 品牌广告片有望真正实现剧情与植入的自然融合,成为拉新利器,为平台打开广告变现的新空间。
爱奇艺在 AI 内容创作的尝试,为整个内容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探索价值。2025 年 7 月 25 日,爱奇艺首部 AI 动画《音乐公主爱美莉之传承守护》上线播出,两场 AI 大赛也让 AI 在不同类型内容作品中发挥的潜力被看见,如果能成功跑通 AI 创作到商业化变现的路径,将有可能重塑长视频行业的生产逻辑与商业模式。
AI 内容、AI 创作相关的工具也有机会成为长视频平台的新增长曲线。AI 提效能提升内容创意打磨的效率、降低内容制作成本,改善平台影视制作的周转能力,且 AI 内容的新鲜感能吸引年轻用户,为平台带来新的流量增量。
从 Sora 2 引发的技术狂欢,到爱奇艺的 AI 剧场,内容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爱奇艺发力 AI,既是对未来创作趋势的一次主动出击,也是对行业瓶颈的一次突破。从目前看,技术为基、赛事为桥的模式,让爱奇艺在 AI 创作浪潮中走在前列。
在 AI 技术与内容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爱奇艺正在努力推开一扇新的门,这扇门后,不仅有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更有技术赋能创意的全新内容生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